废话多多

认认真真做事,快快乐乐做人。
个人资料
废话多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爱情小说万岁

(2010-09-23 11:23:05) 下一个
由【废話多多】


小时候看书,有两种,一种是正经书,即所有与学校功课有关的书。另一种是闲书(非“不正经书”)则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词小说,文学作品,逮住什麽算什麽。文化大革命时,正经书没得看,闲书也没得看。书店里除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著作便是马,恩,列,斯,的语录。偶尔有一些有关“高大泉”之类的小说,数量也少的可怜。于是我们把表哥表姐的旧语文课本拿来当宝贝。朱自清的《背影》,魏唯《谁是最可爱的人》,白居易的《卖炭翁》等等,都是这麽看到的。当时,所有欧美文学都是资本主义的大毒草,所以看欧美小说便是向往资本主义,被发现要受批判。但人就是这样,越不让看越要看。于是一个不成文法便产生了:你要看我的毒草,一定要拿一本你的毒草来交换,咱俩便成了一根线上的两个蚂蚱,谁也别揭发谁。

换来换去,到也看了不少无头无尾的世界名著。无头是因为经过太多的手,开头的几页都丢了,无尾是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个时间问题,一本书,好多人排队等着,于是一人看两天,看完看不完都得还,拖延的后果是以后没人跟你换。结果是我现在拿起一本书,看完开头看结尾,然后再看中间的故事。知道我这毛病的人对这种看书法颇有异议,改了半天也改不过来,最后也不改了,人们爱怎麽笑话就怎麽笑话吧。

这些世界名著中,有一部分是爱情小说,只不过当时各书都被赋予很深刻的阶级斗争意义。小仲马的《茶花女》是“巴黎上流社會对被迫出卖自己的贫家女的藐视和迫害”。《简•爱》是“描写十九世纪英国妇女争取独立自主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巴尔扎克的《朱安党人》是“反映了贵族和革命者之间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等等。

记忆中没看过多少中国的爱情小说,《红楼梦》不知算不算,《金瓶梅》按现在的标准应该算了吧。正经八百当爱情小说看的,大概也就是琼瑶的作品了。记得当年上大学时,六个女生一个宿舍,晚上一人捧着一本琼瑶的小说,屋里一片唏嘘之声。第二天早上一睁眼,梳梳头洗把脸,早饭都顾不上吃,冲到大教室去抢好坐位。不过大家都还颇有自知之明:“就冲咱们这麽风风火火的,白马王子们见了躲都躲不及。”

来美国读书时,蝌蚪文看的头都大了三圈,根本没时间看小说。后来和黑漆板凳去他奶奶家玩,晚上睡不着觉爬起来找书看,从书架上随便抽了一本,结果看得放不下手,临走时书还没看完,便让黑漆板凳去和奶奶商讨商讨,我能不能把书带回家。奶奶一听高兴了:你也喜欢看爱情小说啊!马上把黑漆板凳支到地下室搬上来个大纸箱,打开一看都是她历年看过的爱情小说。奶奶说那些书她看过了,但舍不得仍,既然我喜欢,正好都给我。我也不好意思承认我根本不知道在看一本爱情小说,将错就错的把一箱书带回家。

费好大劲搬回家的书岂有不看之理,结果是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奶奶给的书看完了,便跑到公共图书馆去借。看的多了到也看出点门道:在美国写爱情小说的目的是为了卖钱,所以小说的英文是高中水平,大家都看得懂。小说的结尾都皆大欢喜,否则没人会买下一本。所有的书都大同小异,情节简单。有的作者一写就是兄妹六人,三哥的故事写完了写大姐,人物,情景都变得不多,看起来不用大脑,正好适合我这种英文水平参差不齐,看书为了睡觉的人。看来看去,杂七麻八的常识收罗了好多,好像读英文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近来用英文聊天时经常说出让人刮目相看的话来,大概要归功于我所看过的爱情小说了。



«我说说,你看看,法律责任我不担。你转帖,我不愿,废话多多拥版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不同的感受 回复 悄悄话 哈哈,真的吗?那我也开始看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