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作为父母,我们能为自己的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就尽力而为吧。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都是要还的。

(2019-01-13 10:30:30) 下一个

 

孩子得到了资助,能做同样的事了。但是他们内心的承受也许是不足于外人道的。

我能够理解为啥藤校的资助生不喜欢用Dell,因为那是一个只属于资助生的“标签”。他们的内心承受,自己受着也还能行,被“标签”公示出来可能就是不能承受之重了。

我家以前的校区没有校车。只有从inner city来读书的孩子因为距离远是校车接送的。“Bus kids”就成了那些住不起我们校区但是父母全心为孩子特别申请了跨区读书的孩子们的“标签”。小学生们不像大人注意言行,对bus kids的歧视言行隔三差五,由此引发一堆让校方头疼得很的问题。某次事件之后,和一个相熟的bus kids妈妈聊起。那个妈妈很坦诚地说,自己也知道孩子不容易,小小年纪要应对这些。但是在这个校区读书能给孩子带来的长远的好处远远大于这些困难。相对于孩子得到的帮助,这些困难就算是“需要付出的代价”吧……

大学生当然不会像小学生那么说话直接,直扎心口。但是道理还是一样的:得到资助和帮助的,或多或少都是有些有形无形的“代价”的。我们当父母,有能力的话,就替他们免了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