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院士甲信一

(2005-11-16 07:34:31) 下一个

(哈哈,跟某前领导人学一招:开宗明义,为了避免网友们扑风捉影的乱提问,这个帖子中的人物,用的都是化名。)

甲信一院士去世了,最早是从一个朋友那里知道的。忍不住就想写点东西,作为纪念。因为甲院士是一个非常直率也十分有趣的长者,而我毕竟又和甲院士,有过那么一点交往。

第一次见到甲院士,是在单位办公大楼的楼道里面。当时甲院士还是甲教授,但已经小有名气,虽然做的工作不是最出色的,但是比较会总结和宣传,知道他的人就多。用他手下的一个人的话说,是比较会咋呼的那种。

甲教授一开始和我谈话就问我,大学是那个学校毕业的?我说是XXX学校,不太出名的。甲教授就说他自己是XX大学毕业的。甲教授怕我不知道,还告诉我那是解放前中国最好的大学。然后再问我谁是我以前的导师?我说是乙信二教授。甲教授问:我怎么不认识他?我说:噢,他早年是在X国留学。甲教授说:哦,真的?我在X国XXX大学毕业。我说:乙教授好象也是在这所大学毕业的。那他比我晚吧?甲教授问。我说:好像是您刚要去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回来了。

噢,原来如此!甲教授恍然大悟,你的导师,是不是乙院士?!我说是的。在以后的几年里,甲教授对我,就一直的比较欣赏,或者有上面的这一层关系,也未可知。虽然我们不在一个课题组,而且我们课题组的组长和甲院士二人,一直互为瑜亮。只是我们课题组的组长,工作做得非常扎实,但不太会讲话,以至于在外面尤其是国外的学术名气很大,但在本单位和本专业,反而不及甲教授吃得开。

听过甲院士的几次学术报告,确实比较会吹牛,能够盅惑人心,一般人学不来的。例如一次他给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做报告,说六十年代时为了治病救人,曾经带头喝硫酸,听的人就很感动。实际上是在食物中掺一些硫磺粉,而北方农村里大家食用碘盐和用硫磺粉熏蒸食物,是很正常不过的事,但在甲院士的嘴里,就被升华到了理论的高度。

不久甲教授申请提院士,有人说他在他的提职材料中,弄虚作假;也有人说他搞学术剽窃,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可能是查无实据,终于的通过了。后来听乙教授点评说当时主要是甲教授投报的专业对口,搞交叉学科的人少,就比较容易上。

评上了院士,甲教授自然很高兴,就忍不住激动,在楼道里给他的同学和朋友们大声地打电话。当时一个研究室就一部电话,放在楼道里,大家公用,所以全室的人都听得见他在喊:唉呀呀,你知道吗,我现在是XX院的院士了。

我们课题组的一个老太太,是上海人,和我的关系很好,也特别的护主子,私下里给我说:你看看,他可真的不象话!

第二次和甲院士交谈,是我到某地出差,住招待所,突然看见甲院士,兴致冲冲地冲我走来,闪避不及,就只好上前答仙。甲院士告诉我,这一次是有关方面请他来,参加XX大学百年校庆。他是院士,就和很多名人一起,坐在大会的主席台上。他很高兴地见到很多当年的老朋友,还代表院士致词等等,我只好说:恭喜呀恭喜!

没有过多久,我就出国了。

大概在5-6年前的某一天,收到原单位领导的一封公函和聘任书,说甲院士极力推荐我回原单位,和他一块儿干。我却之不恭,就公费回国走了一趟,去见甲院士。甲院士当时非常的牛,是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和国家某前沿课题的首席科学家,气度恢宏,规划也很长远。他拿出几篇他自己刚发表的SCI文章,天地人生地大侃一通,说目前的年轻人都不大成器,眼高手低,心性浮躁,靠不大住。只要你肯留下来,这一摊我就全部交给你,而且你需要什么条件,课题、职称、房子、还有研究的设备,我保证都能够满足你。

我说:先不着急,等我忙完手里的活,再说吧。

不成想,这一别就是永诀。

很快听到甲院士过世的消息!我赶紧的发了个唁电,给原单位的领导。

呜呼,甲院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