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维院士(1913-2000)(一)1993年,北京劳动大厦。国家卫生部在开关于地方病和流行病学的一个学术鉴定会,由领导和专家讲话。..."> 黄秉维院士(1913-2000)(一)1993年,北京劳动大厦。国家卫生部在开关于地方病和流行病学的一个学术鉴定会,由领导和专家讲话。..." /> 黄秉维院士印象 - 博客 | 文学城
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黄秉维院士印象

(2005-09-19 09:48:23) 下一个

黄秉维院士(1913-2000)

(一)

1993年,北京劳动大厦。国家卫生部在开关于地方病和流行病学的一个学术鉴定会,由领导和专家讲话。

卫生部当时的领导、前部长、前副部长、中国医科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领导和专家轮番发言,多则三言,少则两语,都非常的简短。记得这些大人物中包括黄树则、钱忠信、顾景范、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和营养学家于若木等。

最后上来一位戴眼镜的老先生,滔滔不绝,大谈生态环境,说这个词用的不恰当:生态是生态,环境是环境,把生态和环境放在一起说,外国没有。并说这个词,是他当年在五届人大讨论宪法草案时针对保护生态平衡讨论时首先提出来的,被当时的总理赵紫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用,并写入了宪法,然后就扩展开来。以至于谬种流传,泛滥成灾,以至于八、九十年代,政府各级大小官员,言必称环境生态。

这位老先生说到激动处,痛心疾首,旁若无人,为这点小事儿,一页一页地翻稿子,讲了一个多小时。

我问旁边的一个先生,这老头儿是谁呀?答曰:中科院地理所前所长,著名地理学家黄秉维院士。



(二)

据业内人士称,黄秉维是继气象学家、教育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祯之后,中国现代地理科学界最举足轻重的人物。

黄秉维的老家,笔者有幸去过,是在广东惠州,一马儿的红土地。

黄秉维于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曾和美国地质学家詹姆士梭颇一起进行野外土壤考察。1938-1942年在浙江大学任教,1943-1949年任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1953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

青年时的黄秉维风度翩翩,博览群书,但不善辞令,勤于笔耕,常常自许,以笔代说。他关于地理学的知识,十分的系统和渊博。在他的倡导下,中国地理科学的研究,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学综合研究三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又分为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和地理定位监测和实验研究三个层面。

老年的黄秉维不修边幅,背稍微有一点儿驼。他以书为乐,嗜书如命,看起来更象是一个书呆子和书虫子。黄秉维家中的书架具体如何没有见过,但是据说地理所图书室和科学院图书馆地学方面的资料,如果出缺,十有八九,是在黄老先生的家中。



(三)

盛名之下,桃李满天。

中国地理学界,很多人都自称是黄秉维的学生。

其实黄秉维有几多学生,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因为挂名的很多,据说曾经有一次场合,一个博士生,见到了黄秉维,上前套瓷儿,特激动,说:黄先生,我是您的博士生。黄先生抬眼看了一下这位学生,说:很好很好。请问,您的导师,具体叫什么名字?

据说如果连博士后和所里在工作中带出来的人一起算起来,黄秉维的学生,或者是自称黄秉维学生的人,应该不下一千人。



(四)

黄秉维有三大弟子,最为看好。

第一大弟子叫陈发祖,是60年代初黄先生的得意门生,1979年公派到澳大利亚堪培拉作访问学者,一年后,在没有事先获得国内同意的情况下转到阿德雷得读博士,因此受到所里的批评。1985年陈发祖获博士学位,在澳继续工作一年后回国,成为黄秉维核心研究领域中重要的骨干。陈发祖有一个女儿残疾,在国内无所事事,但在澳大利亚受特殊照顾,不但大学毕了业,而且还可以找到工作。为了这种家庭的原因,陈发祖放弃了后来应该可以获得的院士位置,毅然赴澳大利亚定居,很多人都说可惜了,也算是中国地理学界一大损失。

第二大弟子是搞经济地理的牛文元院士。这牛院士的名字牛,学问当然也牛。目前牛院士是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和全国政协委员。笔者不久前看过牛院士写的一篇文章,觉得他文字的功底很好。

第三大弟子叫张冀,现在记得他的人已经不多了。张翼业务上很棒,人品也极好,曾任地理研究所的业务处长和所长助理,前途极为看好。但是好人不长命,天不假年,张翼于90年代得肝癌去世,享年大概不足48岁。

张翼本来的这个位置,后来被黄秉维另外一位工农兵学员出身的弟子所取代。这位自然地理学的后起之秀,和中科院遥感所出来的徐冠华一样官运亨通,不几年的功夫,先后成为中科院地理所的所长和国家科技部的副部长。



(五)

和许多名人学者、将军一样,黄秉维一生,严于律己。对学问和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但是对子女和下属,就不无放纵。

这有时大概是出于对亲人的补偿,有时大概是出于无奈或人情。

据说黄秉维先生的一个儿子,天生就是一个标准的帅哥儿,也是科学院的职工,曾经离婚结婚过很多次。而且这位黄公子也很有本事,每一次结婚都弹无虚发,生下一个或两个崽儿,就严重违背了所里的计划生育和职工分房政策。可是看在老爹的面子上,黄公子每一次,也都可以蒙混过关,在科学院和地理学界,成为笑谈。

也是据说,90年代初,某研究院的一个高官,也是黄秉维早年一个同事的后代,为了当选中科院院士,夜访黄秉维宅。答应从上面拨给黄秉维首创的一个实验基地70万元科研经费。条件是:黄秉维在科学院的学部里,帮这位高官说话儿!

结果如何,大家都是能够猜得到的。


2005-9-1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