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席琳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关于中学课本“抗日战争”内容编写的几点想法

(2005-05-04 10:59:33) 下一个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史部 刘庭华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编写中学历史课本,责任重大,它关系到影响几代人的问题。就“抗日战争史”内容来讲,我认为,应该遵循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原则,在现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尚应讲清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抗日战争的性质、起止时间和阶段划分

首先要讲战争的性质,其次再将抗日战争的基本概貌告诉学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一切爱国的阶级阶层及海外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内民主革命相结合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其间出现过三次抗日救亡高潮,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的局部抗战时期;第二个时期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止的全国性抗战时期。两个时期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局部抗战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32年“—·二八”淞沪抗战期间,亦是第一次全国抗日救亡高潮的兴起。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略中国的局部战争,中国人民打响了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第二阶段,从1932年4月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前。以《塘沽协定》为分界线,1932年4月至1933年5月为前期;1933年6月进入后期。第三阶段,1935年12月9日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掀起第二次全国抗日救亡高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二个时期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军事形势是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国军队进行战略防御。中国进入全国性抗战,掀起第三次抗日救亡高潮。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第二阶段,从1938年11月至1943年底,特点是军事上是战略相持。国民党正面战场从抗战初期较为积极,逐渐转为消极抗日,并于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敌后战场于1943年秋开始了攻势作战,逐渐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第三阶段,从1944年至1945年9月,其特点是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由敌强我弱开始转变为敌弱我强,从1944年起敌后解放区军队开始了局部反攻作战;中国战场进行时间上先后不一,地域上此起彼伏,规模上由局部反攻作战向全面反攻作战过渡,最后夺取抗战胜利。

上述这些观点,都是20世纪90年代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

二、要讲抗日战争的意义、地位和作用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特别突出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毛泽东曾经指出:“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纪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百年的历史看,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强盛的转折点。一句话,抗日战争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一场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壮举、人类战争史的奇观。它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抗战,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主战场。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抗战始终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中国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联合国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战后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在中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是一个重要阶段,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力量消长变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要充分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所到之处,以其野蛮残暴的手段进行烧杀淫掠,无恶不作。中学历史课本不能只讲南京大屠杀,还应讲日军在各地搞的“三光”政策、无人区、万人坑等,揭露日军用中国人进行细菌实验的第731、100部队的罪行,以及被抓到日本的中国劳工的惨况等。这方面可以图文并茂地给学生讲,让下一代年青人记住这段历史。

四、要讲抗日战争的经验教训

这个问题主要对高中生而言,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提出思考题。

中国近代一百余年,只有抗日战争取得了反对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主要经验是:1.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成为凝聚人民力量的坚强组织者和鼓舞者。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3.实行人民战争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总方针及作战原则,是成功的军事战略指导。4.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援,如联苏抗日、争取军援等。

结合抗日战争的经验,应讲《论持久战》的伟大指导意义。

主要教训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什么长达14年,并付出3500万人的民族牺牲?1.在全国性抗战爆发前的很长时间内,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内战政策,严重阻碍和破坏了抗战的准备,加之军阀混战,消耗了国力。2.战前中国国防工业基础十分落后,除轻兵器,如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等可以少量自造外,其他重型装备,如大口径火炮、坦克、飞机、舰船等,完全依赖进口。中国军队广大爱国官兵虽英勇奋战,但因武器装备落后,数量又少,导致每次战役、战斗遭受数倍于敌的重大伤亡。

内乱就散,团结才有力量,落后就要挨打。如果问应该让青少年记住什么,思考什么,对高中生而言,最主要的应是从大历史观着眼,启迪他们的历史思维,而不必计较某一具体事件、战役等的答案。比如,为什么近代一百多年中只有抗日战争才取得反对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呢?

五、要讲日本投降(东京审判)的不彻底性

战后,日本右翼势力一再否认侵华罪行,主要渊源是由于美国庇护大批日本战犯,搞冷战政策等,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右翼势力的翻案埋下了祸根。这个问题讲清了,将有助于青年一代认清日本右翼势力的本质和今后日本的走向。

六、关于战役战斗问题

现在的中学历史教材只讲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其他如平型关战斗,却没有提及。首战告捷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和抗日的信心。还有如神头岭、响堂铺战斗等,也应该简单介绍。

[收稿日期]2002年12月

[作者简介]刘庭华,男,1949年,江西南康人,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专家,著有《九一八事变研究》、《中国抗日战争》(3卷本)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5卷本)等。

《历史教学》2003年第3期

附:国内高中课本中关于抗日战争部分内容如下: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