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青

拥有健康的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创建美好的生活。
个人资料
晓青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专家告诉你怎样安全过冬

(2011-11-27 20:48:27) 下一个
        按照民间节气的说法,“立冬”意味着冬天的来临,从这一天开始,“北风吹、气温低、雪花飘”的景象就会陆续上演。北京军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周荣斌说:“冬天是道坎儿,只有保证身体健康,才能迈过去,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则认为,从立冬到冬至的45天非常关键,是在为对抗“三九天”养精蓄锐。

  预防

  四种疾病最易高发 应对得体无大碍

  哮喘等:注意保暖

  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气肿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这类人除了要按医嘱吃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另外,还可以通过打流感疫苗来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

  心脑血管疾病:随身带药

  “一到冬天,患心梗、心绞痛、中风、心肌梗死的病人就会增多。”周荣斌表示,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病。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流感:去人多地方要戴口罩

  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摔伤:不要急于起身

  下雪天容易骨折、摔伤,“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周荣斌说,老年人在雨雪天最好少出门,出门须有人陪。如果刚下过雪,最好踩着别人的脚印走。一旦路面结冰,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另外,膝盖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点。

  一旦滑倒,老人可用双手支撑一下。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腰疼,千万不要乱动,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饮食

  掌握“四多”原则

  多吃白色食物降火

  立冬后室内干燥的空气让人“上火”,这时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

  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表示,中医认为,解除燥热多用润法,根据五行五色的原理,白色食物最能防燥热。做菜时,可以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等。其中,白菜、萝卜功效最好,可谓是最经济实惠的补品了,但肠胃寒凉的人在冬季应该少吃这些。

  多吃蛋白质提高免疫力

  对于免疫力本身就比较差的老人和孩子来说,寒冷是健康的最大威胁。因此,这段时间要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此外,在鱼、虾、鸡蛋、花生、核桃中蛋白质含量也很丰富。

  多吃牛羊肉御寒

  付金如指出,冬季多吃牛羊肉可以御寒。怕冷的人还可以多吃胡萝卜、芋头等富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以及海带、紫菜、菠菜等含碘食物。研究发现,怕冷与体内无机盐和碘缺乏有关。因此,女性可多吃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

  多吃酸增加食欲

  上了年纪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胃口也会变得不好,酸味食物能帮助老人开胃、增加食欲。同时,在寒冷的冬季,老人适量吃点酸,还能降脂护心、保护血管。

  最常见的酸味食品山楂为例,山楂味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所含的成分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扩张冠状动脉、舒张血管、降脂强心的作用。老人可以每天用鲜嫩山楂果一两枚泡茶饮用。还可以做山楂酱,将山楂洗净、切开、去籽,和冰糖同煮,放冰箱里冷藏,当作饭后开胃食品。更简单的方法是,老人可以在家做些带酸味的汤,比如西红柿鸡蛋汤。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作用,非常适合消化功能欠佳的老人食用。或者多吃点酸味的水果,比如橙子、柚子等。

  起居

  早睡晚起勤喝水

  早卧晚起 以待日光

  姜良铎表示,《黄帝内经》有“早卧晚起,以待日光”的说法,就是说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最好在太阳出来后。尤其是老人要遵循这条规律。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早睡可以保存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补阳气。而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护好五部位

  寒冷时,一定要护好五大部位——脖子、肩膀、腰部、膝盖和脚。寒冷的天气会连累这5个脆弱部位,引发颈椎、腰背、膝关节疼痛。双脚距离心脏最远,供血最差,所以也更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等。

  因此,姜良铎建议尽量穿高领衣服,外出戴围巾。晚上睡觉时别把肩膀露在外面,可以在肩膀上搭一条毛巾。腰和膝关节不好的人可以戴个护腰或护膝,穿上棉背心。每天睡前用热水泡泡脚。

  越冷越要多喝水

  人们待在温暖的室内,很少外出活动,但并不意味着人体消耗的水分就会减少。冬季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如果喝水少,血液浓稠度就高,容易出现血栓等症状,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天多喝点水还能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抵御寒冷的作用。

  运动

  调整时间换方法

  运动选在下午

  冬天不但寒冷,污染更严重,尤其是早晨太阳没出来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研究室教授陆一帆建议,冬天运动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下午15时至16时之间最为适宜。

  热身时戴上口罩

  运动会让呼吸加快,再加上冷空气的刺激,很容易引起哮喘。

  陆一帆建议,老人在刚运动时可多穿点衣服,戴上口罩,等身体慢慢发热后,再脱掉衣服和口罩。“冬季最佳运动方式是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力量运动要少做,以防拉伤、扭伤。”陆一帆说。

  运动后喝点热糖水

  冬天运动完要做拉伸,喝点热糖水,运动后半小时洗个热水澡。有慢性病的人运动时出现不适,要赶紧停止,并去医院就医。(网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贝卡' 的评论 : 谢谢阅读!
林贝卡 回复 悄悄话 在你这里读到了许多的保健知识,谢谢分享。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丽雅的评论:
谢谢喜欢。
丽雅 回复 悄悄话 好提示!谢谢晓青分享健康知识。

问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