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兰原创

天生夜游神,小半生从事中文。敝姓王,但从未登基,只是沾了些先祖灵气而已;生于午夜,着歌而来……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文地理】探险漂流:塔克拉马干沙漠(之二)

(2005-08-25 23:01:30) 下一个

 

探险漂流:塔克拉马干沙漠

                       撰文/丁人人 供图/严江征 

 

沙漠行舟记之二:沙海孤岛----麻扎塔格

 

  塔格拉玛干大沙漠是一个巨大的盆地。被风驱赶的沙丘象一排排凝固的海浪。在这片沙的海洋中,有一条狭长的山脊,象一条巨鲸伏卧在沙海之中,这就是塔格拉玛干大沙漠中唯一的山脉--麻扎塔格。


  在维吾尔族语言中,麻扎是坟墓,塔格是山,合起是坟墓山的意思。这座山呈东西走向,高度在一百米左右,顶平,山脉宽不过一两公里,但绵延足有一百多公里,远远望去就象是维族的坟墓,因此而得名。这座山脉在古书中曾有记载,但没记载具体位置。本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和田寻宝,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找到这座山脉,并在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堡遗址,并挖掘掠走了大量文物。这一消息引起了世界各国探险家们的兴趣。最早进入塔格拉玛干沙漠探险之一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也为此再进沙漠,结果遇险,险些丧命。


  
经过24小时的艰苦跋涉,我们终于在8月13日中午11时30分到达麻扎塔格脚下。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自然景观.和田河由南向北穿越沙漠,麻扎塔格由西向东横卧在沙漠上,麻扎塔格的东端顶在和田河的腰上,形成一个丁字型。和田河从山脚下流过,灌活了一片绿洲。


  我们走到山脚下,才发现这麻扎塔格山是由两座平行的山脉组成的,当地人称之为红白山。南面的山是火成岩,在阳光下呈红色,背面的山脉似沙岩呈白色。两种物质完全不同的山脉相距这麽近,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它们就象两排水色完全不同的巨浪在此相碰,同时又突然凝固。看着在一马平川的大沙漠中颜色完全不同的两排山脉,长、宽、高又基本相同,我们就猜测,是不是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的山体在此相遇,两个巨大的板块在此冲撞,挤压成现在这种样子。


  远远的望去,红山的最东端有一座城堡,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麻扎塔格古堡。这里海拔一千多米,可红山头最高处离地面的相对高度也不过一百多米。爬上山头才看清这古堡是用红土加上一层层胡杨树枝夯实而成,面积比长城烽火台稍大,分内外两层。隔着不远还有一个小烽火台。古堡里还有当年将士们埋锅的灶台,据说不久前人们还从古堡中挖出铜钱和箭簇。我们瞪着眼睛找了半天,一无所获。


  据考证,在公元七世纪,居住在喜玛拉雅山麓的吐蕃民族向北进军,越过羌塘高原,翻过昆仑山脉,占领了和田绿洲。为了巩固他们的统制,吐蕃兵的前哨部队向沙漠中挺进了一百多公里,在这千里大漠的唯一至高点麻扎塔格山头安营扎寨,以防北方民族沿和田河南下。


  和田河在山下被沙梁分成了几股,沙梁上都已长满了胡杨林。河面足有两三公里宽,水流湍急,哗哗作响。我们在山脚的河边扎营,随即下河勘察水情,没想到,这茫茫的水道,湍急的水流其深度不及膝盖。


  我们在河边检查装备,才发现我们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我们原带装备是3条日本机动橡皮舟,两条从新疆军区工兵部队借来的橡皮冲锋舟。由于在和田得知和田河水很小,所以我们只带了两条冲锋舟进沙漠。等我们给船充好气才发现,我们原定的是坐12人的69式冲锋舟,而给我们的却是只能坐四人的76式。所有的计划全都打破了。


  此次"沙漠之舟"探险队一共9人,队长严江征42岁,副队长王维40岁,他刚刚于一个月前,在珠穆琅玛峰六千米的高峰上,成功地将病重的秦大河救下山来。此次他仍为救援队长,不进沙漠。队中年龄最大的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标本室主任路端正老师。队中唯一的女性是香港著名探险家李乐诗女士。她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到过世界"三极"南极、北极和珠穆朗玛峰的女士。还有就是摄影师韩北沙,摄像师孙阳,北京日报记者丁人人,和田水利处的维族小伙子买买提明,和从乌鲁木奇开车给我们送器材的司机李新民。


  我们原定是7人下河飘流。可是眼前的橡皮舟,每条如果坐3人,就放不下装备了。怎麽办?

  全队陷入困境。 

注:请勿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惠兰 回复 悄悄话 图贴不上去,稍后再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