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插队生活回忆(20):“溯源”桑干河 戏水神头泉

(2010-12-09 10:39:53) 下一个

       插队第二年的夏天,我们按上级的安排,到县里参加了几天体育活动。结束后,我村和邻村的几位伙伴商量,决定趁机出去游玩一次。由于北面的大同已经去过,于是决定乘火车向南。

        那时知青因为没有什么钱,需要乘火车时,常常是蹭客车或扒货车。我们一行五人来到县城的火车站,悄悄扒上了一列车头朝南的货车。当时我们的打算是,如果能到太原最好,到不了就能到哪儿算哪儿。记得上的是一截空车皮,先蹲在里面不做声,听到车下的铁路工人敲敲打打地检查过列车以后,车就开动了。等开出车站,我们才站起身来,眼见两旁的景物飞快地闪过,耳边的风声呼呼做响,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我忽然想起电影<铁道游击队>,竟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声:“扒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可惜好景不长,车才开了不大功夫,就在一个叫神头的车站停了下来,半天也不走。我们正等得心焦,一个同伴忽然说,听说神头有个神头泉,是桑干河的源头,应该离这里不远,咱们何不就到神头泉去,溯源桑干河?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当即从货车上爬下来,向人问了路,很快就来到了桑干河边,开始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听说走四五里地就能到达神头村及神头泉了。实际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远处的那个村子,村后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是绿色的田野,风景很不错。

        和不少同龄人一样,我第一次听说桑干河,是从著名作家丁玲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尽管我没看过那部小说,但感觉桑干河的名字多少有点诗意。来到山阴县插队后,得知本县的中心地带在地理上位于桑干河谷地,然而我们村离桑干河还有几十里地,没有机会去游玩。这次来到了桑干河,又能“溯源”,大家的兴致都很高。

        这里是河流的上游,河床不宽,大约有二十多米。由于那年比较天旱,河水水位比较低,河面只有十来米宽。河水很清,边上很浅,我们挽起裤腿,光着脚或穿塑料凉鞋在浅处趟水走。河中间也试了试,发现最深的地方也不过就到膝盖上面一点。水底是沙子和小石子,没有什么淤泥,很容易走。我们在河里边走边聊,还有人哼着小曲。因为天热,这样走觉得很凉爽。

        时间不长,来到了神头村跟前。河道在这里有个不大的转弯,在转弯处,远远看到一个东西在向外喷水。走近一看,是从河底钻出的一个很粗的铁水管,有一人来高,水就是从这管子里不断地冒出来的。那水很清,像自来水似的。我们过去围着那粗水管洗脸,冲腿,还喝了几口水,觉得很痛快。水管虽然是人工的,但很明显,这一定是从神头泉流出的水,神头泉应该近在咫尺了。

        果然,我们从河床里走出来,快进村的时候,发现路旁有个很大的水池,或者叫小湖。一打听,老乡说这就是神头的“海子”,也就是神头泉了。可能是由于水里石头上的青苔和水草的缘故,乍一看池水呈绿色。仔细看,池水清澈见底,下面有好几处在向上冒水,有点像微微开锅的滚水。“水致清则无鱼”,的确,在这清澈的水里没看到有鱼或任何其它小动物。这样的水池或“海子”实不多见,我好像也是第一次见到。路边紧靠水池有一间很旧的房子,房子与水池之间有一部水车,木制,很大,直径看上去有三米左右。水车是静止的,显得破旧而古老,看样子已经不能用了。我们想象,当年池里的水是从这里流出,带动水车,水车再带动房子里的磨盘之类,可惜门窗都封着,看不清里面是什么。我们在这“海子”边的树荫下席地而坐,看着这美丽而奇妙的景观,久久不舍得离去……

        归途上,我们从神头车站顺利地扒上了一列北上的货车。可是车开到我们县城那一站好像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只是减了速。我们看车速不快,就决定跳车,因为如果不在这里下,不知要到哪里车才能停。我们迅速在车上分散开,爬到车厢外,各自把住一个扶梯,双脚站到最低一级,单手拉着扶梯准备跳。我有些犹豫,但见到前面有同伴已经跳了下去,就鼓足勇气往下一跳,脚刚着地就不由自主地向前紧跑,结果后背好像被什么推了一下,摔了个大马趴。还好,摔得不重。我们几个人在车下聚齐以后,于当晚回到了村里。扒车当然不好,但愿以后永远也没有人再需要扒车了。

        后来听说,桑干河的主要源头并不在神头,神头泉只是桑干河的源头之一,所以我们的“溯源”是打引号的。以后我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又曾两次去过神头,但回想起来,玩得最开心的还是插队时去的第一次。多少年过去了,听说神头泉那里也修了一些吸引旅游者的设施,现在应该比我们去的那时候漂亮多了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