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插队生活回忆(14):当地习俗 – 婚丧嫁娶

(2010-12-08 10:01:47) 下一个

       来到村里,很多当地的习俗是我们以前不熟悉,甚至没见过的。当时正值文革期间,很多这类东西都属于“四旧”,但村里的老乡和干部却不管那一套,照样按他们的传统习俗行事,真是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意味。集中体现风俗习惯的莫过于婚丧嫁娶这些红白喜事了。我在村里时,亲眼见到过老乡办这些事。当时只是看新鲜,看热闹,没有刻意去记住什么,也不知其中的讲究。以下只是从表面看到的一些情形。

        刚到村里不久,有一位老汉去世了,享年七十多岁,这在当时当地算是比较长寿了。可能是由于他姓冯,是村里的大姓,辈份也高,又因为他有一个儿子在县里当干部,家里经济情况比较富余,故而丧事办得相当排场。按照当地习惯,人死后第七天才下葬,首先要尽快入殓。那位老汉去世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棺木,所以很快就入殓了。第三天晚上有一个重要仪式,名为“叫夜”,就是死者的亲属要在灵柩前跪拜,哭喊。那天,我们虽然没到跟前去看,但那哭喊声很大,老远都能听到。第六天,也就是下葬前一天的晚上,有另一个仪式,叫做“散灯”,就是死者亲属排成队,每人都是白帽白袍全身戴孝,手提一盏白纸做的灯笼,在村里主要的道路上游走一番。由于有请来的“鼓匠”在前面吹吹打打地开路,很是热闹。记得那班鼓匠是从外村请来的,有四五个人,乐器有唢呐,竹笛,笙和鼓,吹奏一些民间小曲,情绪听起来好像大多是欢快的,至少不像是哀乐。此外还有一只特长的号,在乐队演奏的间隙,吹出一些“呜 – ” “呜 – ” 的长音,有点悲剧和恐怖的气氛。村里的丧事并不都是这样排场,有的家比较穷,办事也就因陋就简了。

        喜事当然是另一个样子。我也几次看到老乡办喜事,其中一次是本生产队一位和我们关系很好的小伙子娶媳妇,我和几位知青伙伴应邀参加了他的婚礼,当然也和其他客人一样搭了礼钱。如果人家没请,那是不该去的。新娘也是本村的,他们的婚姻是半包办,半自愿的。即虽然是父母包办,有媒人来回传话,他们自己也愿意,或许还是他们自己先愿意的呢。当然,按照买卖婚姻的习惯,男方要给女方家财礼是少不了的。

        到了婚礼那天,新郎先到新娘家去迎亲。虽然两家都住在本村,新郎还是坐上了马车去接。接上新娘后,车在村里故意转了一转,才到新郎家。亲朋好友们早已在院子里等候了,窗户上,房子里都贴了大红的喜字。新郎新娘都身着新衣,新郎兰制服,新娘红上衣,没有盖头。他们一到,就在院内正房前开始举行简单的仪式。有司仪,先是新人向毛主席像鞠躬,然后向男方父母鞠躬,再后是夫妻互相鞠躬。这显然已经是新旧结合的仪式了。鞠躬完毕好像也没有什么发言或讲话,就张罗着开始吃饭了。我和知青同伴被安排在客人们一桌,有白酒,肉菜和炸油糕,是当地最好的饭食了。席间,新郎还来敬酒,大家也跟他哄了哄。然后客人们还互相起哄,比酒量,很是热闹。喜事办得红火,主人家也高兴。那天我喝多了,睡了一下午,晚上还昏沉沉的,这是题外话了。婚礼的第二天要“回门”,就是新郎新娘一起回娘家去看看。新娘家也“办事”,即招待亲友和客人,但我们没有参加新娘家那边的活动。

        我在村里只参加过这一次婚礼。其他有的是关系不熟,没收到邀请,只是老远看看;有的是因为冬天回城错过了。老乡选择冬天办喜事的比较多,可能是因为东闲期间有时间吧。还注意到一点,当地办喜事没见到有鼓匠参与,不知这是传统,还是偶然几次没请,还是一种新风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