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谷先生

学者,诗人,书画家,一级美术师。职业认证网球教练。现任“北美中红书院”主席,”中华文化交流大使“等职。号白水道人,老泉,画泉(多用于画款),西邑翁...
个人资料
尹思泉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一生穷困潦倒、爱画裸女的中国画家,如今一幅卖天价 .

(2017-03-11 11:57:56) 下一个

 

我们的步伐太过时,我们的躯体太脆弱,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

沉默在巴黎的中国画家在上世纪20年代旅法的中国学生中,他算得上最特别的一个。


 

不像同时期留洋学生日后成名的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他生前籍籍无名,在巴黎孤独浪迹一生,甚至今天仍有很多人不知其名。

《红毯双美》

 

去年底,佳士得250周年秋拍会,他的一幅《瓶菊》拍出9100万港币。

《瓶菊》

 

就在几年前,他的一幅《五裸女》成交于1.2832亿港币,创下当时华人油画拍卖纪录。

而他生前却因为自尊,困于贫穷,生前乃至死后很长一段时间,都鲜有人知,一生在黑暗的小屋中,把灵魂献给了笔下的动物、花与裸女。

《粉红猫》

《菊花与玻璃瓶》

如果你读过徐志摩《巴黎的鳞爪》,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对这样一幅场景记忆尤深。

 

“在巴黎一条老闻着鱼腥的小街底头,一所老屋子,顶上一个A字式的尖阁,屋内光线暗惨得怕人。”

住在这惨白狭窄老屋子里的,就是徐志摩常去看望的画家老朋友。这个画家不过正午不起身,不近天亮不上床,直到上灯的时候,才在他那艳丽的垃圾窝里开始工作。

满屋杂乱的画材,墙壁的疙瘩与霉块,除开床和那张弹簧被追悼过的沙发,屋子里就没有其他东西。

 

每有朋友前来,他都会亲切温暖地招呼:“你坐坐吧,给你一个垫子,这是全屋子里顶温柔的一样东西。”

不过可千万别看低那张弹簧被追悼过的沙发,这上面落座过至少一二百个当得起美字的女人。

几十年血汗辛苦的成绩,千把张人体临摹,十分之九都是出自这座破旧惨淡的老屋子。

在那时的中国,女人一直穿到下巴底下,根本看不出腰身与后部的世界。“人体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是这点儿对人体秘密的好奇,成了常玉学画画的动机。

常玉

 

1920年前后的样子,一批留学生响应国内政策,纷纷来到西方学习“先进”文化。那时的巴黎不仅是中国学子,街道上有大量为艺术漂泊的异乡者。毕加索、苏丁、莫迪里阿尼···

相比起这些为生活所迫,异常艰辛的漂泊游子,常玉最初的生活称得上惬意。他生于四川的富裕之家,哥哥常必诚创办国内最早的牙刷厂,足以支撑他在巴黎所有的开支。

《婴孩》

 

他有钱自己租住旅馆,性格又无拘无束,很快融进了巴黎本地人的圈子。

彼时的留学生大都一心想进入名校学习,他则特立独行,跑去向那些自由艺术家学习。常玉和徐悲鸿的关系最为亲密,但当徐悲鸿在苦练技法的时候,他却和某个漂亮的法国姑娘坐在咖啡馆探讨各种天南海北的“无聊”问题。

常玉赠给徐悲鸿夫妇的照片和画

 

有段时间他还对照相特别感兴趣,为徐悲鸿的妻子拍了不少照片,这也让徐心存芥蒂。

绝大多数留学生学成后归国,常玉则选择留在巴黎,“巴黎有一个好处,它就是不势力。你看像我这样子,头发像刺猬,八九天不刮的破胡子,半年不收拾的脏衣服,鞋带扣不上的皮鞋,在中国,谁不叫我叫花子,可在巴黎,我随便问一个衣服顶漂亮,脖子搽得顶香的姑娘跳舞,十回就有九回成。”

初到巴黎的那几年,他坚持不到美术学院进修,没事就拿个本子素描,在咖啡馆里他也是一边看《红楼梦》或拉小提琴,一边画画。

 

信封上到处是他的笔迹。

30年代早期,常玉结识了巴黎的大收藏家侯谢,他欣赏常玉的画作,并大笔地购买,这也让常玉的画作在画廊得以频繁展出。

然而就在他的画作在欧洲小有名气,开始要打开欧洲市场的时候,家里的一场变故却将他打回原形,兄长去世,经济状况急转直下,花花公子的生活瞬间变得一贫如洗。

不得以他做陶器,甚至去给体育活动做宣传维持生计,画商看中这一点,不断上门逼迫他卖画,傲慢的态度让常玉无法容忍。常玉也因此跟他们约法三章:先付钱;画的时候不准看;画完拿了就走,不许提意见。

《镜前的母与子》

 

这般清高也让侯谢抛弃常玉,转而去捧日本的艺术家。

四十年代末的时候,他还跑到纽约待了一年半时间寻求突破,但无奈画作卖不出去,不得以又返回巴黎。

或许是经历了生活沉重的打击,二三十年代他的画风明亮清丽,浅浅淡淡韵味十足,而到了四十年代之后的画作,画面则忠于漆黑,线条冷硬,如同生活给了一条沉痛的鞭痕。

他的静物作品就像他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画中的花朵大都孤单无力,残花败韵、强撑姿色,像失去母亲的孩子般孤单寥寂,无依无靠,有种“残月伴秋寒,冷冷清清”的凄凉感。

四十年代,他也想去台湾办个展,几十幅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提前运抵,但却最终未能成行。这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他的许多代表作品都留在了宝岛。

常玉为《陶潜诗选》设计的封面和三幅铜版插画

 

在巴黎的生活越来越艰难,常玉也因此变得异常孤单,1966年他拨通了好友达昂的电话:

 

常玉:孤独······我开始画一张画。

达昂:是什么样的画?

常玉:您将会看到!

达昂:那要等到几时?

常玉:再过几天之后······我先画,然后再简化它···再简化它···

画完没多久,1966年8月12号的凌晨,在工作室中他被发现因煤气泄漏已经死去。就这样结束了他默默无闻、不被赏识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感慨的那样:我们的步伐太过时,我们的躯体太脆弱,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

1966年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仍旧不为人所熟知,画作不被赏识,作品成捆地出现在巴黎的拍卖市场,售价不过数百法郎而已。

直到80年代之后,欧洲才意识到其画作的巨大价值,不少台湾画商因他的遗作而暴富,或许是心中过意不去,几个画商辗转找到当年在常玉楼房下中国餐馆里的打工者,他们均已年过花甲,好不容易记起常玉的墓地,在巴黎的贫民墓地里找到了它。

 

墓碑上不着一字

如今虽常玉这个名字,在普通国人中尚不普及,但西方已经公认其为世界级的绘画大家。

在吴冠中眼中,他的作品吐露出高傲、孤僻、落寞,那些孤独的鸟与兽,那些出人意外的线的伸缩,那比例对照的巨大反差,使人立即想到了八大山人。

《荒漠中的豹》

 

这社会,艺术浪人太多了,有名气的也不少,但对不声不响天才的发现与接纳,却总是姗姗来迟。或许是应了那句老话: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会剔除一切滓渣。

(因政策原因,部分图片已打码,图片源自网络,资料参考《巴黎的鳞爪》)

来源:绘画联盟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香水雨 回复 悄悄话 很欣赏他的画!
如此简单的线条 功力深厚啊
0084lx 回复 悄悄话 我很喜欢他的画啊!!! 有些日本浮世绘版画的意境,也有马蒂斯的野兽派风格!谢谢介绍!! 收藏了!
泥中隐士 回复 悄悄话 怪里怪气的女人画,不懂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大价钱买。
bostonyi 回复 悄悄话 大家 常玉 付出了 得到了
尹思泉 回复 悄悄话 "这社会,艺术浪人太多了,有名气的也不少,但对不声不响天才的发现与接纳,却总是姗姗来迟"--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样的悲剧如今还在上演,擅经营者炙手可热,不屑于钻营者默默耕耘,也正是如此,才可以淘尽黄沙吧。
囫囵 回复 悄悄话 哼哼,美!
Rosemarylike 回复 悄悄话 仿佛是高更,毕加索,再加水粉画和中国版画的集合。喜欢!完全对绘画是外行,感觉可能也是错的,见谅!
LPF 回复 悄悄话 又享受了一次藝術盛宴,謝謝!
warara 回复 悄悄话 风格独特!
梅华书香 回复 悄悄话 漂亮啊!!
mtlu2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