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丑陋的中国人? -- 无所适从的中国人

(2008-11-24 05:48:20) 下一个
刚刚上了一个公司的QHSE(安全质量方面)的培训,老师好像是中东这边某个国家的人(非沙特)。这种培训一般气氛都比较轻松的,所以时不时有人私下交谈。谁知第一节结束后休息时,老师居然当众让其中某两个坐在一起的人分开,理由是他们私下讨论太多。我们都以为说说算了,给个警告而已,谁知第二节一上课老师见那两个人依旧坐在原位,居然强迫他们分开,为此争执了五分钟,那两个人一个法国人,一个摩洛哥裔法国人非常尴尬--虽说都是年轻人,但博士毕业加工作两年也年轻不到哪里。最后老师看到其他人都面露不耐烦之色才算作罢。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上学,老师说什么就得做,而且老师似乎也没必要考虑命令执行者的面子问题,因为他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公司也是全球500强,以多民族,无歧视而自豪,而这个培训老师的行为着实令我感到惊讶(我估计在座的欧美人也都感到惊讶),但看其他中东人却似乎没有反应。而且该老师在培训中不断提问,但如果答案不是他预订的,哪怕是另一种说法也是否定。给我的感觉颇不爽--估计在公司工作时间长了,不太习惯这种权威式教育方式了。其实中国人的许多习惯是由几千年的历史沉淀造成的,比如“大恩不言谢”,比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比如“沉默是金”。。。我们在评书里,在电影里,在小说里看到的大英雄都是这样,我们也习以为常。可是开放了,西方人过来了,也把他们的价值观也带了过来:大恩不言谢 -- 西方人满口“谢谢”,即使父母和子女间(我也常对我儿女说“谢谢”,但对父母几乎不说,因为他们觉得见外;对我弟弟也很少说,因为他和我一样是在“大恩不言谢”的环境下长起来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滴水之恩当然报以滴水,Thank you gift而已,还是你办成了事以后,利益方面西方人分得清清楚楚。亲兄弟,明算账,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沉默是金 -- 中国人谦虚,能做也不说,做了也不宣传。这一点我发觉其实美国人好像很理解,我的美国同事在估量中国人的能力时往往更着重事实而不是口才。但我在沙特这两年却发现这里人看中的是嘴皮子功夫,你不说他绝对认为你没有能力,而且你不说他会欺负你,把你的成果当成他的去宣传。好一点的能提一下你的名字,有时连名字都没有。比如我这两年做的一个项目,其中建了一个新模型(不在计划内),我老板什么都没做,连idea都没有,可是年底总结给公司不同的部门汇报后,偶尔碰到另一个部门的老板,找我老板未果,恰好碰到我,问:听说你老板在做一个新的模型,是吗?什么时候能用?(中文翻译出来和英文原文感觉不太一样)我的心一下子凉得透透的,因为这个模型是我和美国研究所三四个同事共同创意开发的,我们准备申请专利。现在一下子变成我老板的主意和主要成果了,亏得我老板还口口声声说:大家要公平,共享,互相交流。交流的结果就是我做了项目总结把幻灯片给他,然后他去向不同部门的人宣传他的功劳了。宣传就宣传吧,反正他是我老板,项目做得好,虽然技术上他没任何贡献,但毕竟他能接受我这个本来在沙特只能做家庭妇女的人做petrophysicist已经算是management了,当然日后专利上我不会属他的名字的,因为他真的一点都没参与。不过明年要陆续发两三篇文章在不同的学术会上,还是要挂他的名字的。。。有点离题,不过我觉得cultral difference还是存在的,尤其中国这样一个兼容并包的民族,现在正处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年老一代价值观形成的物质和经济基础变革剧烈,年轻一代叛逆地否认一切(这其实在哪个民族都一样,看看巴黎的年轻人,我真怀疑把我孩子们送到巴黎读书除了叛逆还会学到什么?吸毒?追求物质?。。。)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能不能把握住方向重塑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体系真的很重要。随便写写,因为最近和一个在日本工作的同事聊cultral difference,看看自己的现实,颇有感慨--咱不是当领导的料,唯图在技术上有所专长--你不是要发表我的成果吗?我全都是数学物理公式解释,能看明白你就去发表,我也佩服;看不明白就老老实实注明出处。其实有时候我也感到无所适从--对孩子鼓励性教育,又怕将来禁不起挫折;对某些同事婉言指出其局限性,被ignore,而我又不习惯拉下脸说:这样这样不行。。。年轻时直言无所谓,资历深了些就得考虑说话的影响了,难哪。有时还是觉得和中国人说话容易,不必顾虑太多,因为大家奉行的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即使话说深了浅了也不介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