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国悠久的历史里,战争不论在时间上或在社会上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就在这个战斗不断的国家里,克敌制胜的战术研究相当兴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欧洲人为何诋毁中非关系?

(2009-11-11 23:24:03) 下一个



欧洲人为何诋毁中非关系?



(作者张春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 亚非洲中心助理研究员)

对欧洲而言,新世纪以来中非关系发展带来的冲击不只是物质利益层面的,更多是精神层面的:物质层面的挑战,更多在于非洲对外贸易结构正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而精神层面的挑战,则体现在欧洲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中国模式”或“北京共识”上。总体而言,欧洲人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政策的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5年底的漠不关心。在这一段时间,欧洲更多关注如何发展自身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CFSP),尤其是在“9·11”事件后,欧洲更坚定了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决心,但一开始,欧洲并没有发现非洲在这一问题上的价值。

伊拉克战争使欧洲内部险些发生分裂,为了证明欧洲的团结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依然存在,非洲的利用价值便显现了。那就是2003年欧盟决定在刚果(金)采取首次欧盟单独军事行动。而此次行动还极大地改善了欧盟关于快速反应部队的设想,更进一步促进了共同安全政策的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欧洲对非洲的关注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可成为欧洲自身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试验田,而非中非关系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是自2006年至2007年的“愤怒”。召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消息一传出,欧洲人便像炸开了锅。对他们而言,问题不只是在于非洲是他们的传统势力范围,更在于,他们认为,中国利用了他们的疏忽,偷偷溜进了他们的后院。在这种心态下,欧洲人丧失了对中非关系的理性思考,各种报纸、杂志、学术论文、政策报告都充满着对中国的无理攻击,“新殖民主义论”便是典型。

而先前一度陷于停滞的欧非峰会也得以重新启动。2003年,欧洲曾尝试与非洲召开第二届欧非峰会。但由于欧盟对津巴布韦实施制裁,因此英国政府反对津巴布韦领导人参加峰会。而此举遭到了非洲人的强烈反对。非洲再次成了欧洲人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试验田,但这次试验归于失败。

到了2007年,为了回应中非峰会,欧非峰会的召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优先程度。但这次不同的是,先前与英国站在一起的欧洲领导人们,尽管私下里认可英国的做法,但却声称不能因“穆加贝而劫持峰会”,英国人只能认了。

第三阶段是自2008年起对中非关系的工具性认知。欧非峰会的召开终于使得欧洲人心理变得平衡了一些,但并没有向着更为客观的认知方向发展。事实上,在欧洲学术界和决策人士逐渐认识到中国对非政策的成功之处、反思自身的不足的时候,欧洲公众的认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因时间流逝而有所降温。

更重要的是,决策人士发现了一个新的政策工具:那就是故意抹黑中国的对非政策、尤其是抓住中非关系中的一些问题不放,为自身的对非政策作合法性和正当性说明。这一工具性利用中非关系的方法事实上也被欧洲、包括美国的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等所掌握,他们在达尔富尔、津巴布韦等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原因不只在于试图使那里的人们获得和平与发展,还在于说明他们的议事日程的正确性,为他们的活动争取更多的财政资助。

从漠不关心到“愤怒”再到工具性利用,如何将欧洲人对中非关系的认知引向更为平衡的方向,恐怕是未来中国对非政策、乃至中国国际公关的一个重要任务。如果欧洲对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又老调重弹,请千万不要奇怪。它更多反映的是欧洲人对自身传统利益的维护。





中非关系迅猛发展让西方眼红
发布: 2009-11-10 11:19 | 作者: 网络转载 | 来源: 新华网 |

路透社埃沙姆汝伊赫11月8日电 原题:中国总理温家宝努力促进中非关系

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天将与非洲领导人举行会晤,旨在促进中非关系。中非的政治关系可追溯到几十年前,而现在,双方的经济关系正迅速发展——这让一些西方人感到不安。

所有人都将关注这位中国领导人在埃及的会晤中会提出什么新的援助。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上一次峰会中,胡锦涛主席曾承诺提供贷款50亿美元。

中非迅速发展的贸易和经济关系引起了西方关于中国政府只对非洲的资源感兴趣的批评,而中国的评论员反驳说,心怀嫉妒的欧洲人仍然把非洲看作自己的殖民地。

法国《费加罗报》11月7日报道 本届中非论坛会议在埃及红海之滨的沙姆沙伊赫举行。中国总理温家宝周日将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陪同下宣布会议开幕。他将在本届会议上披露直至2012年的中非合作“路线图”。

中非关系在不到1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显然,中非关系已由政治领域(当年必须与台湾在非洲争夺外交伙伴)转入经济领域。双边贸易增加了9倍,去年达到1070亿美元,一年中增加了45%。中非之间的贸易额首次超过了非洲与美国之间的贸易额。去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也由2003年的4.9亿美元增加到78亿美元。

有人时常指责中国只看到非洲广袤地下可开开采的石油和战略矿藏。中国回应说,中国在非洲各地、特别是在西方人所忽视的非洲国家修建公路、桥梁和发电站。

2008年7月,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承认,中国的大量投资帮助被遗弃的非洲国家减少了贫困。人们对中国的另一个指责是不重视人权。

在与非洲交往中,中国放下新兴大国的架子,而以还在发展中的国家自居。




----------------------------------------
转贴,仅供参考,不负责核实其内容真实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