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孩孩的妈瞎写写

孩孩孩的妈眼睛里只有单位里的三分地和家里的炕头,国家大事世界和平就由您负责了。work&family
个人资料
work&family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温哥华(Vancouver)杂记

(2012-05-16 06:18:34) 下一个

 还没到温哥华,在多伦多机场转机时,就注意到加拿大和美国不同的地方:墙上的大幅广告或装饰画里,有很大的比例是华人。这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没见过,包括华人很多的旧金山。这张图的说明是:“在中国学英语的人数是整个英国人口的五倍。”

IMG_2057

这次坐的是加拿大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多伦多转机时,先要走很长的路出机场,再经过安全门重新检查进来,劳民伤财。而且用手机在加拿大打电话不方便,看来以后要尽量避免经多伦多转机。

IMG_2059

候机室里看到一个中年妇女在练琴,她是个来自匹兹堡的医生,业余时间在学弹吉他。这把样子怪怪的吉他是专用旅行吉他,带着耳机弹琴可以不影响旁边的旅客,这样她在旅途中也可坚持练习。开始我叹息,这样的精神,我家两个弹琴的小孩怎么从来没有过呢?再一想,一个是自己想学,一个是被家长逼着弹,这是两种境界,不可同日而语。罢了,罢了。
IMG_1988

记得十几年前第一次从美国小镇飞到温哥华,飞机是晚上到达的,去Richmond的路上,到处都是中餐馆“打冷宵夜”的中文招牌,让人心潮澎湃。几年前第二次去开会,和几个朋友打车到Richmond的新瑞华吃了一顿大螃蟹。这次又到温哥华,最大的改变是有天铁了,坐天铁(轻轨)去城中的旅馆方便极了。轻轨是两年前为了冬运会刚建的,干净宽敞便捷。一个中年人上车,坐到我旁边,我闻到一股烟味,有点不习惯。温哥华的街道上也不时见到烟头,看来抽烟的人是不少。感觉街上的行人平均年龄都很年轻。后来坐天车去Richmond,看到一路上大兴土木,楼房建得满满的,一直挤到了到了天铁的紧旁边。城市的发展红红火火,象中国一样。

 去的那天刚好是St Patrick日,旅馆所在的Granville街上很多这样打扮的年轻人。IMG_2010

 

三月中下旬了,美国北方遇上罕见的高温。打电话回去,孩子说白天80多度,晚上热得睡不着。温哥华这里呢,凄风冷雨,看看街道花园里盖着一层薄雪。

IMG_2022

雨雪交加的日子,每天走到会议中心都冻得鼻尖通红。那天我叫了辆出租车,司机是从斐济来的印度人,很爱聊天。说他喜欢温哥华,说这里各种各样的人很多,包括中国人和印度人。当我夸温哥华城市虽大但很安全很干净,他自豪地点头,说,“因为这里没有黑色的人。”这句英语在我头脑里转了三圈我才醒悟过来,他指的是“没有黑人”,因为司机又加了一句,“不象你们美国。”这么大大方方的政治不正确的言论,让我吃了一惊。

第一次在马路边上见到这种银色的街头厕所,看上去很新潮。按钮一按,大门缓缓打开,灯光大亮,欢迎你进去免费使用。
IMG_2020

另一个小点的街头厕所:
IMG_2023

 

 

温哥华所到之处,不管是旅馆还是会议中心,都有回收垃圾的箱子,分门别类,排得整整齐齐。这点比我住的美国城市强多了,在单位里喝完饮料,手里拿着瓶子,不好意思扔进垃圾箱,但又找不到回收箱。

IMG_2034

 

同事推荐我去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British Columbia)的人类学博物馆,于是哥们几个去兜了一圈。镇馆之宝当然是这个大鸟。

IMG_2047

这个雕塑很有名,印在加拿大的纸币上。这是当地的一个传说,乌鸦发现了躲在贝壳里的小人,人类就这么产生了。

IMG_2048

 

这是博物馆刚收集到的藏品,十八世纪探险家Captain James Cook用过的象征权力的棒子,价值一百二十万。

IMG_2043

 

这里中国人真多啊,在温哥华找路,挑华人长相的问,结果人家都会说普通话,再谈下去都是大陆来的人,南京的沈阳的什么的。他们都很热心地帮忙,有一位女士开始说错了方向,等她发现了还回来找我,一直把我带到正确的地方。

 

华人多,中国饭就到处开花。比如城市中心的海边,每到中午,就来了这么一辆卖广式点心的流动车。

IMG_2025

 

小炉子上一笼一笼的虾饺、叉烧包热气腾腾,在这里吃中国饭咋这么方便呢?

IMG_2030

 

城中的麒麟餐馆很有名,到了饭点,门口排队人山人海。不过我们十几个人吃了以后,觉得是盛名之下。这是最后送的水晶甜点。

IMG_2018

 

坐天车去中国城吃饭,坐了几站,干脆一直坐下去,到了新兴的中国区Burnaby。丽晶广场的小笼包,似乎比曼哈顿鹿鸣春的小笼包更胜一筹,味道鲜美,汤汁也不那么油。

IMG_2015

喜欢温哥华,中国人住在这儿真是太滋润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kdsz 回复 悄悄话 作为温哥华一员,不吹牛的说,这里的中餐是北美一流的。
work&fami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三江的评论:

是二楼最边上那家上海风味的小笼汤包,不少人排队拿号。温哥华的同学们整天吃香的喝辣的,标准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让人羡慕嫉妒。。。
三江 回复 悄悄话 丽晶的小笼包真那麽好吃吗,每周去买菜一共吃过两三次而已,温哥华好吃的可能是真的太多了。
work&fami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enxuecheng888的评论:

温哥华的发发发同学好热情啊,谢谢你的支持!
wenxuecheng888 回复 悄悄话
wenxuecheng888 回复 悄悄话 欢迎前来温哥华!
work&fami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忘记你忘记我的评论:

您这“劣质门”的翻译让俺琢磨了一会儿,精彩!
work&fami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jellyjolly的评论:

每周日?太腐朽了。俺这去了一次就激动地拍照纪念了。哇,你曾和名人很接近嘛。
work&family 回复 悄悄话 回复cookicecream的评论:

谢谢介绍,下次一定研究好了再去。
cookicecream 回复 悄悄话 find more delicious food, visit bcrestaurants.ca
cookicecream 回复 悄悄话 find more delicious food, visit bcrestaurants.ca
jellyjolly 回复 悄悄话 想念burnaby, 在那里生活了在北美最初的五年,毎周曰都到丽景广场瞎迋,那时刚造好。by the way,我在那会儿,赖昌兴就住在丽晶广场一单元
忘记你忘记我 回复 悄悄话 温哥华本来就是中国人很多,吃粤菜比较好的在劣质门那边,有2家,都很不错。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