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笔会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个人资料
亚特兰大笔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伍加:游洛阳 · 龙门石窟

(2010-08-18 05:31:34) 下一个
【10中国行(2)】
 
游洛阳 · 龙门石窟
 
伍加,2010年8月3日,周二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特别是北朝的北魏时代(公元386—534年),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比如我们小时候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还有著名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魏由鲜卑族拓跋氏家族所统治,到了孝文帝拓跋宏时代,迁都洛阳,全盘汉化,崇拜佛教。在这样的背景下,洛阳龙门石窟开始兴建,逐步扩大。从北魏开始,经过东魏、西魏、北齐、隋朝的兴建,后经唐朝、宋朝的扩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的洛阳龙门石窟。它与敦煌的莫高窟,山西的云岗石窟甘肃的麦积山石窟并列,形成中国的四大佛像石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

宗教产生于人类自身的局限性,而人类的宗教崇拜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今天信教人们,往往在胸前佩戴带有宗教色彩的饰物,或修建教堂,或对教主定期礼拜,诵读经典,如此而已。对敬拜的对象进行许愿还愿,大都是静默祈祷,或烧几炷香,磕几个头,捐一些剩钱而已。古人的宗教崇拜方式要隆重得多,对崇拜的对象表达敬佩之情的方式也是今人无法比拟的。在一座遍布花岗岩的大山上,用锤子和錾子,一点一点地开凿出偶像的身形,工程浩大,难度很高。在 1500 年前的技术条件下,这样的崇拜工程要花费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

走进龙门石窟的入口处,有一条大桥横跨伊河,气势如虹。这是1962年建成的龙门大桥,仿赵州桥的原理和结构所建。桥头上刻着当年由陈毅元帅书写的“龙门” 二字,循规蹈矩,繁体楷书,工整有余,潇洒不足。而前面双拱门上郭沫若先生写的“龙门石窟”四个大字,回锋转向,逆入平出,笔走龙蛇,爽快果断。在石窟中和东山头白居易墓地又看到不少碑帖书法作品,行、草、楷、隶、篆,古今名家,争奇斗艳,总的说来,我还是更喜欢行书和草书。

龙门石窟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水,多数佛像集中在西山,东山上除了几处佛像石窟之外,还有香山寺、白园、等景区。在古代,东山上长了许多香葛,漫山遍野,芳香四溢,因此东山又叫香山。中间的伊河发源于洛阳的栾川县,水势平缓,北入黄河。可是,这里为什么叫“龙门”呢?导游为我解答了这个疑问。这里两山夹一水,中间空如门阙,春秋时期这里叫“伊阙”,意思是这里伊水穿东西两山而过,形成一个天然门阙。隋炀帝杨广在洛阳建都后,皇宫正对着伊阙,所以就把伊阙改名为龙门,一直沿用至今。

整个龙门石窟景区南北长 1000 多米,现存石窟 1300 多个,佛洞、佛龛 2345 个,佛塔 50 多座,佛像 10 万多尊,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 3600 多品。前面说过,这些雕刻历经七个朝代的兴建和扩建,但是北魏和唐朝两个时期贡献最大。在这 10 万多尊佛像中,北魏时期雕刻的占 30%, 唐朝时期雕刻的占 60%。要辨别一尊雕像是北魏时期的还是唐朝所建,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魏瘦唐肥,魏尖唐圆。以石窟潜溪寺为例,主佛阿弥陀佛的雕像丰满圆润,体态光滑,这就是唐代风格,以胖为美,在雕刻上以圆刀法为主。而在宾阳三洞中的有些雕像系北魏所建,面肤清瘦,刀锋犀利。石窟中有许多雕像面部残缺,或有不少其他身体部位缺失,有的是由于自然风蚀,有的则是由于人为破坏。历史上有两次较大规模的人为破坏,第一次是唐末时期,唐武宗信奉道教,发诏废佛,对龙门石窟的佛像进行了大规模的毁损;第二次是 1930 年代,军阀混战,一些军阀和盗匪勾结洋人,凿下龙门石窟的佛像运到国外。现在许多龙门石窟的佛雕还存放在美、英、日、法等国的博物馆或私人手里。

北起龙门桥,南至漫水桥,在西山和香山的石壁上,遍布着形姿各异的石雕佛像,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 厘米。位于奉先寺中的卢舍那佛坐像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下图),身高17.14米,头高4米,光耳朵就长达1.9米。卢舍那佛依山而坐,居高临下,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俯瞰苍生,流露出仁慈和智慧的光芒。据说当年武则天曾为建造奉先寺“捐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百官参加了卢舍那佛像的开光仪式。

 

万佛洞位于西山中部,在宾阳洞的南边,因它的南北两壁所雕 15000 尊小坐佛而得名。万佛洞的正中是阿弥陀佛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之上。后壁刻有莲花 54 枝,每枝花上坐着一尊小佛。洞顶上是浮雕, 刻有一朵巨大的莲花,周围刻写着文字,记录万佛洞的开凿情况。值得说明的是,这座万佛洞是由两位女性主持开凿兴建的,一位是朝廷的女官姚神表,另一位是出家尼姑智运禅师。可能是受武则天当政的影响,那时就有“妇女能顶半边天”了,连劈山凿洞、兴建佛雕这样的重点工程都由女人挂帅。在万佛洞沿口的南壁上有一座观音菩萨像(下图左),左手提净瓶,右手举拂尘,体态圆润丰满,头部向右倾斜,身体姿势呈“S”型,优美娴雅,十分传神,她被称为是东方的维纳斯雕像。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对这尊菩萨像极为欣赏,在他的代表作《洛神》中塑造的洛川女神(下图右),就是以这尊菩萨的造型为基础而创作的。正是:风韵别致有出处,仪态万方婀娜姿。

  


游完西山后,我们走过景区南端的漫水桥,到东山看了那里的少数石窟、香山寺、白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墓园)等几个景区。总的来说,这次游龙门石窟很有收获,孩子们虽然不太感兴趣,但等他们长大之后会慢慢体会这些石雕佛像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我们的导游是一位既文静漂亮,又风趣幽默的女孩。当我们刚进龙门景区时,导游小姐手指路边的厕所对我们说:

“有没有人去唱歌?前面的都是简易的,这个算是比较好的一个。”

儿子没有注意导游的手势,忙问:“怎么这里还有卡拉OK?”

众人大笑。导游小姐的风趣语言,让我们感到很轻松。其实,中文本来是很风趣幽默的,有些地方话更是精妙绝伦,极易表达幽默感的。旅游中能雇上个好导游,会使一天的行程充满乐趣。当然,我们在龙门石窟景区里也遇到不少有趣的景致,比如下面的几个招牌,恐怕老外看了会觉得莫名其妙:



 


伍加,2010年8月3日,周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土豆沙拉 回复 悄悄话 谢伍加和老鲍的解释,据说还会问“是唱通俗还是美声”,是吗?:)
伍加 回复 悄悄话 鲍兄言之有理,谢谢补充解释。
鲍鸣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伍加的评论:
伍加兄,我想沙拉并非不明白什么是卡拉OK。在国内跟团旅游,导游说去唱歌是指上厕所方便之谓,根据你文中的意思也正是如此,这里算代为回答沙拉之疑问。
伍加 回复 悄悄话 鲍鸣:
还有些牌子的英文翻译更可笑,可惜没能够都拍下来。

土豆沙拉:
对书法的欣赏一如对音乐的欣赏,有人喜古典,有人爱现代,萝卜白菜,各人所爱;其实也是见仁见智而已。
“卡拉OK” 代表唱歌,国内很流行。

玉舟:
很高兴您从中看到了乐趣。

杂翁:
我觉得咱能合伙办个公司,专门为著名景点的招牌做外文翻译,估计市场还不小:)

婉妮:
多谢你的美言。
顺祝夏安。

伍加
婉妮 回复 悄悄话 伍加好文。读着几位教授的文章,就有如随着你们游历祖国的名胜,享受那诱人的美食,体验那颇具中国特色的服务。

感谢介绍。
杂翁 回复 悄悄话 欢迎伍教授归来. 回玉舟, 我在国内的景点还看到过比这个更可笑的呢. 如果将来我退休后没事作, 就响应玉舟的号召, 回国到各风景区为祖国"英文标牌规范化做贡献"!嗨嘿.
玉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玉舟的评论:
是第二块男士止步的那个.
玉舟 回复 悄悄话 也跟着笑出声,特别第一块. 请有志之士为祖国英文标牌规范化做贡献!!
土豆沙拉 回复 悄悄话 集历史人文古代现代为一体,读后对古都有了更多的了解。谢伍加。

喜欢梅兰芳和东方维纳斯的那两张照片。

两个问题:
为什么你“还是更喜欢行书和草书?”
“卡拉OK”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土豆沙拉 回复 悄悄话 恭喜老鲍又坐了两回沙发了,呵呵。
鲍鸣 回复 悄悄话 跟着伍加兄游览了一次龙门石窟,如身临其境也!最后那几块告示牌子,让我忍不住笑出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