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特兰大笔会

亚特兰大笔会是由一群居住在亚特兰大的中文写作爱好者组成。笔会提倡中英文写作,互相交流提高。欢迎有兴趣的人士加入。
个人资料
亚特兰大笔会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孤鹤:杂二

(2009-09-28 12:46:23) 下一个

         余观华人子女之于海外,多以学中文赋暇。奈何子奋奋然,而业不见精;亲碌碌然,而功不见成;师莘莘然,而境不见改。是以教者虽渊,而尚不厌渊;学者虽勤,而尚不厌勤。如此这般,渺渺已不知几载。业内之人,盖非不知,而无暇治耳。余幸偷得闲暇,是以列问题原因于其下。若所论寻得无理,以黄口小子之戏耳,不足扰君耳目。

 

二率:

         如前所言之鞭策,学生虽识于当下,而不温故而求新者众,是以多如狗熊捡栗,学而后忘,率者寡矣。然人之生也,多喜得而恶失,是以忘性当弱,此困顿于物之所因也;记性当强,此仇恨爱喜之所起也。然则何故学生善忘哉?盖所学未入心也。真学之人,学顺其情,转入其心,是谓“悟”,如仇恨也者,入心结情,是以不忘。如今之学,苦学而后忘,学之愈甚,惑之愈甚。惑之生,必也光阴虚度。

         人不患有惑,患有惑不解。是以圣人立学,教之以思,助人解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余感之,不禁叹曰:今之学生也罔矣!其生乎美国,皆英语文法。中英文法之异也显,若量冠之分,副词所位云云。其非不可知之,而不思随俗。余亦尝纠。奈何纠而不改,兀自不思而学。若此不思之习,盖长年所致。悲哉后生,本已有惑,而惑上加罔,逆情也甚矣!

         人之性,向善而去恶。善也者,利也;恶也者,损也。逸,利体也;劳,损体也。是以人皆好逸而不好劳。今之教者,多记问之学。记若非愿,是为迫。迫者,逆情也。学生已罔,若再以如此记问加诸,岂不缪哉?或曰:“学生多不练口语,记之亦练也。”然迫记逆情,且记之文也愚,固不能入心,兼鞭策以问,是以记而犹未记,学而犹未学,练而犹未练,学生固忘。忘者,功归原矣,是谓无率。况如此之行,非止无率,而又损心。率低犹可为,心去而难回矣!

此非言记之缪,而言记法缪。诚然,记乃学之本,问乃察之径,本当记者愿而问者从。然今之人也,问者迫而记者愁,如此倍心而记,非记也,故余非非记、非学也,而非非记、非非学也。

当今之教,逆情而行,是以率所不逮,功所不及也。

 

三境:

余之境,非徒指美国中国也,乃谓其生、其内、其心也。

生也者,即物之境也。俗曰:“书到用时方恨少。”身诸重洋,必用中文书时少。用少故难恨少。难恨少故不耻知少;不耻知少故难奋。难奋故难成。然余尝见生长于中国者,亦可错字连篇;生长于别国者,亦能妙语连珠。如此观之,生也者,非所因也,而所假也。心诚悦之,外虽千万扰而不动;心诚恶之,外虽百亿助亦无用。外种旁人亦可说好中文,华裔子弟岂弱于人乎?是以物之境,不能制真心也。

若生非所因,而所因者何?曰内也。人分男女,境有内外。外为所借,内为所主。内者,情也。若前言,学生以故文无趣,是以无情;无情然,是以不能乐之。不能乐之,是以力不从心。学者力不从心,乃当下实境,亦海外教学之大患也。

然则心者何?内之又内,是谓之心。今华裔子弟,皆尽西人之心,非止教之碍也,而亦教之大任。

假之物境,不能制其心,而能扰其心教。故西化之因,非彼之过也,乃假之由也。

化以西人之心,尚不堪悲之;苦其徒有西人之心,而不能容西人群。纵观美国,虽言无歧视,亦多白归白而黑归黑,黄种随黄钟,各自为一家。有其心,不容其群。孤乎?悲乎?且因其西化,是以离根;离根也者,根亦难容。两极无归,是以徘徊于其间,惨乎游女,困如浪子,岂不悲欤?是以亚裔子弟,多外表深沉,内心亢奋,至以人生分极,有甚者人格分裂,难受煎熬,是以释诸暴行。如此大事,可不教乎哉?

是以教其真心,养其真趣,而后真情生。真情生然,后顺之。则利可达而困可解矣。

 

今之学生所患,不在程度、成绩、勤苦。在乎其心、其趣、其情。徒求其外,而略其内,是谬之因也。若人有疾,治以正法,待以时日,必能痊愈。治今之患亦然,而旨在教心、养趣、育情之法。教者之务,乃寻得己之正法,此非人可代也。余若多言于斯,恐多生异,是以止此。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杂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孤鹤*的评论:贤侄, 有汝今之烛火,假以时日, 万千烛火汇之, 当可燎原也. 吾等焉不幸之.
回复硃沙河的评论:居士过奖. 如君所言, 那是"臆想答". 翁乃一介渔夫, 那有什么国学功底. 不过幼时曾"乱"读唐诗三百首而已. 不足挂齿!

*孤鹤*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杂翁的评论:
杂翁先达过谦矣!小生之学,渺渺然若烛火;游子与公之学,皇皇然可抵日月。烛火微末之光,岂敢与日月争辉?公之佳言,小生拜谢,日必报以善行。
回复硃沙河的评论:
多谢硃沙河的关注,只是皮毛之见,难登大雅之堂。
回复鲍鸣的评论:
鲍老师哪里话,虽长江后浪推前浪,而前浪乃后浪之榜样,没有前浪之勇猛,何来后浪之精进?
鲍鸣 回复 悄悄话 对小鹤的文字,除了赞叹一句,实难说出什么评语,因为凭自己那点古文功底,勉强去评论,实乃不自量力也。所喜者是眼见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中华文化真正后继有人,实乃国家之福,民族之福也。
硃砂河 回复 悄悄话 先赞一声孤鹤好文章。“三境”分析得好。“旨在教心、养趣、育情”也点到关键处。

再赞杂翁答得妙!尽管这是臆想答。哈哈。不过从回答来看,杂翁的国学功底也很深啊。
杂翁 回复 悄悄话 孤鹤贤侄:翁今虽得先,念及汝尚幼,客厅乃高堂所有,故自带小扎,坐而赏其文. 读罢汝文, 不得不赞也. 何故? 翁生两子,长者已成,犬子在塾. 至今,两子均视"学中文"为费时无用,兴趣全无. 吾曾尝试"各等"招术,均无功而返. 曾有到访友人,讥笑之:"以翁之国学之识, 生子中文尚且如此, 国学焉不危之?" 是时,翁啞然长叹,无语答之. 今见贤侄,如此少年英才, 尤其是国学之底,区区少年,如此深湛. 翁岂能不乐乎? 若昔日友人再访, 重提旧话, 翁可慨然答之: 君错亦!知识兴趣非遗传也! 现今有兴趣与国学者大有人在. 君不见亚城孤鹤少年,年虽幼, 学甚深. 于亚城笔会众多豪杰之中, 一枝独秀. 昔日游子杂翁, 皆已屈他之下焉! 幸哉幸哉,老翁幸哉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