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和牛

一块孺子和牛共同耕耘的处女地
个人资料
孺子和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柳芳的移民生活(14)-原创小说

(2011-06-05 06:04:23) 下一个

十一

令柳芳心态越来越平静,心灵越来越充实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宗教信仰。

柳芳小的时候,她奶奶很疼她,常常把她抱在怀里,给她讲故事。奶奶给她讲懒婆娘吃大饼的故事,说是有一个婆娘懒的出奇,不光做饭她懒得做,连吃饭都嫌累得慌。有一次,她男人外出干活要去很多天,怕她在家不做饭饿坏了,就给她烙了一个锅盖大的大饼,中间挖了个窟窿,套在她脖子上,让她不动地方就能吃到。结果男人外出回来之后看到婆娘死在炕上了。“咋能死呢?”柳芳好奇地问。“那婆娘啊,连动手转一转饼都懒得动,吃完了嘴前的饼就再也吃不到了,结果活活给饿死了。”说完,柳芳和奶奶都笑了。

柳芳的奶奶信佛,也时常给柳芳讲一些流传很久佛教的故事,劝人积德行善。讲完后,奶奶总是搂着她前后摇晃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小小的柳芳只是听热闹,当然听不懂故事里的宗教色彩。

 

长大以后,柳芳始终处处与人为善,这和她小时候听到的奶奶的故事没有什么关系,是她自己的个性和所接受的道德熏陶使之然,她的祖辈父辈也都是这样为人的。虽说如此,偶尔,柳芳也在心里暗自嘀咕,这来生来世,因果报应,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

 

像大多数从大陆过来的移民一样,柳芳真正接触宗教是在移民加拿大之后。

 

加拿大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不要说和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比,就是和欧洲比也是没有历史的。但是如果你细心地观察每一个稍稍‘古老’一点的城市,都会真真切切地看到‘历史’屹立在那里——那就是教堂。

游览北美最古老的城市魁北克城,几乎是在参观早期欧洲移民的宗教史,圣母大教堂,修女院,基督修道院,清教徒修道院……,各式各样的石头筑的,带有尖尖的屋顶,装饰着昂贵豪华的彩色刻花玻璃的建筑雄伟地耸立在那里,无声地向人们陈述古老的历史。

如果沿着乡村公路开车,每路过一个小镇,不论是多小,都能看到有一个教堂——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或者其他别的教派的教堂,坐落在镇的中心,肃静而庄严,好像是向路人昭示文明与平安。如果赶上整点,听到教堂顶部发出的厚重的充满磁性的钟声,更让人倍感亲切。

这些教堂总是使人联想到一个古老的黑白画面:女人们身着布衣,头上带着荷叶边的帽子,男人们脚踏马靴,叼着烟斗,拖家带口来做礼拜——这就是几百年前的移民时代。这些来教堂的男人女人们一定比他们原住国的人更为虔诚,因为他们远渡重洋,毫无根基,正在经历极为艰难的日子,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心灵,需要一个场所来维系生存之外的社会交往。

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来说,教会在海外比国内更为流行大概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吧。

 

那是刚移民来不久,有一天小马兴致勃勃地问柳芳想不想去摘樱桃。原来小马认识一个朋友,是基督教徒,他们的教会星期天组织去多伦多附近的果园摘樱桃,新移民可以免费参加,还管一顿午餐。听说有吃有玩,霍宇先就嚷嚷要去,原来私下里小马的儿子陈浩天已经和他商量好了,两个半大孩子当然不会放弃这种好玩的机会。

周末,天气晴朗。陈立凡开着他的那辆800加元买来的车,带着全家及柳芳和儿子奔赴樱桃园。那辆车开着还好,就是马达的声音像拖拉机。陈立凡打趣地说:“在国内时,我们说谁谁骑的自行车除了铃不响,其它地方都响。我这辆车可比那好多了,其它地方是响,但是都没有喇叭响,这个喇叭特别响。”说着,他‘嘟’地一下按响了喇叭,惹得旁边车道上的司机瞪了他一眼,小马他们一群人哈哈大笑。

第一次参加教会活动,柳芳感到一切都很新鲜,牧师讲圣经,祷告,见证,团契活动,这些都是她以前没有见到过的。教友们也都很热情,大家带着各式各样的吃的,招待像她和小马这样新来的朋友。午餐后,人们又三三两两地聚在果园里采摘樱桃,一天过得蛮有意思。

后来,小马一家都加入了这个教会。每逢周末,小马便做些吃的带着,全家去教堂。陈立凡喜欢研究圣经,听牧师布道;儿子陈浩天喜欢参加青年团契,在那里结识了一些同龄伙伴;小马则更热衷于讲道之后的自由活动,大家在一起聊天吃东西,像是一个联谊会。

柳芳随着小马他们去过几次教会,感觉也挺好的,不过心里的渴望还没有到非去不可的程度。她一直忙,又没有车,不方便,渐渐地也就不去了。

 

柳芳离婚后,情绪一度低落,小马就又拉着她去教会。如今陈立凡也鸟枪换炮了,800块钱买的车早就淘汰了,换了一辆7座的家庭用车。每到周末,他就来接柳芳和霍宇一起去教堂。

第一次重返教会,柳芳的心里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只是不忍拂了小马的好意。那时候,她虽然已经从最低谷中度过来了,但是内心还是很痛苦孤独的,她不喜欢多和人交往,小心翼翼地屏蔽着自己的心扉。

柳芳至今还记得那一天在教堂的感受。一进教堂就像参加一个大家庭的聚会,周围都是熟人之间的聊天问候,但是柳芳没有心情融入,只想清清静静地呆着,小马也瞭解地有意无意地替她隔离着人们。柳芳独自坐在那里,胳膊搭在前排的椅背上,头枕着胳膊,微微闭着眼睛,尽力避开旁边嗡嗡作响的谈话声。

突然一支乐曲在教堂中响起,仿佛是谁下了禁令,所有的窃窃私语霎时停止,寂静中只有悠扬的,充满磁性的管风琴的琴声,慢慢地,小提琴大提琴和了进来,和谐的乐曲声在环绕教堂内。接着,一群手捧乐谱、身着白衣的唱诗班成员上台,唱诗开始。

第一支曲子是一支高昂的女生独唱,歌声圆润、清晰、空灵,和台上的大幕布上的身着白纱的天使和飞翔的鸽子融为一体。歌声和画面一下子就把教堂中人的思绪带到了天国之境。

在柳芳的记忆中,似乎这是第一次她被音乐所深深地吸引。她屏住自己的呼吸静静地听着,听着,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渐渐地清凉,身体也渐渐地变轻,所有的思绪都被那歌声所带来的境界吸引去了。她感觉自己像一个长途跋涉的人,行装中装满沿途留下来的垃圾和废物,衣服和身体上沾满了灰尘和汗水,肉体和精神都极需要清除废物补充能量。而这音乐和歌声让她卸下了随身的垃圾和尘土,也让她一点点地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待唱诗班结束唱诗,牧师开始讲道的时候,柳芳的心已经从俗事中移开,纯净地等待来自灵空之中的教诲。

“什么样的人是有福之人?”牧师这样开口讲道,“有很多钱财就是有福吗?有声望有权势就是有福吗?我们中国人常讲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这样就是有福吗?我们基督徒的答案不是这样的。实际上,真正有福的人是得到主耶稣祝福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得到祝福呢?就是虚心、哀恸、温柔、饥渴慕义、怜恤、清心、使人和睦、为义受逼迫。这些都是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一种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徒要追求的。今天我要讲的是圣经中的八福,请大家打开马泰福音。

……

“主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食物吗?身体不胜于衣服吗?

……。”

听着牧师布道,柳芳一直飘忽挣扎的心一点点地沉淀。她心里想,我这段时间的痛苦忧虑不就是因为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吗?不就是担心自己和孩子无法生活吗?但是实际上,失业金虽然不多,也能维持我和孩子的生活。上学又给了我新的出路,我还在抱怨什么呢?对于霍宇的爸爸,我从心里怜恤他,试图帮助他,我的心里是坦然地,这不比获得钱财更重要吗?想到这些,柳芳的心里豁亮了一些。

最后,牧师读了一段圣经原文:“所以,凡听见我的话就去实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他的房子建在磐石上,雨淋,河冲,风吹,撞着房子,那房子总不会倒塌,因为它立基在岩石上;凡是听我的话而不去实行的,好比一个笨拙的人,把他的房子建在沙土上,雨淋,河冲,风吹,撞着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牧师说:“这段经文显浅易懂,几乎不需要我再作解释,但是,我要提醒朋友们,这其中的道理又是极为深奥无边的。我们每一个人是不是要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要作聪明的人,把房子建在磐石上,还是要作一个愚蠢的人,把房子建在沙土上,最后被毁掉。

听着牧师对圣经的解读,柳芳感觉到心中非常充实,这是一种久违了的一种感觉,使柳芳觉得前一段时间自己一直像是在走在月球上,忽高忽低,现在脚踏到实地上了,她心里踏实了,也感受到了主对她的顾念。

柳芳就是从那次开始真正接触了解基督教。后来她成为了一个虔诚的教徒,去教堂、听讲道、祈祷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孺子和牛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柳芳的故事还有些波折,我会尽力去写。
苓子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你的故事!一个真实、忧郁、但又给人希望的故事。几个主人翁的个性在我周围的生活中都有鲜活的实例,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好笔触! 柳芳的善良、忍耐、勤劳和坚韧很感人,希望她能有一个好的结局。期待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