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宽

时易乾坤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海外华人迷思:让孩子当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组图)

(2009-07-19 23:22:51) 下一个

海外华人迷思:让孩子当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组图) 

第一代华人移民的两种态度 

作为第一代华人移民,心中总有一个疙瘩解不开:到底让孩子身上多留点中国东西好,还是让他们彻底融入外国人的社会,完全变成一个外国人好呢? 

有人说,如果你是大学毕业以后才出国,那么,你就基本不大可能融入当地社会了。这话虽然可能有些偏激,但还是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越晚移民越不容易融入当地社会。我们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吃的是国人爱吃的大米饭、馒头、酱油,看的是中文的报刊,对融入当地社会似乎不大热衷,也好像有一种很强的惰性。我们也常常为自己找各种理由:反正人家也不会接纳我,我何必自作多情? 

不错,我们生着一张亚洲人的脸是永远改不掉的。无论你自己是否把你当作中国人,但在外国人的眼里,你还是个中国人,这个现象一直困扰很多华人移民。这一困扰也同样让我们对下一代的培养目标产生了影响。这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比如在美国,我见到一种是父母完全把孩子当作美国人来养,家里不说中文,更不让孩子上中文学校。孩子平时吃的是美国的快餐和西餐,交往的是美国朋友。总之,离中国圈子越远越好,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把自己当成一个美国人,才能彻底融入主流社会。 

另一种父母则相反,他们经常对孩子灌输中国文化,从小送孩子上中文学校,暑假带孩子回国,以便让他们对自己的根有所认识,让他们吸取中西文化的精华,将来更成功。这些父母认为,不管你是美国藉,还是中国藉,别人还会把你看成中国人,对此早有清醒的认识,以后被别人歧视时,心理承受力会相对强些,孩子的挫折感也会少一些。 

第二代华人移民的尴尬 

由此,我想起前些日子看到一篇文章,描述一位华人二代和一位老美一同去中国谈生意。这位华裔不会说中文,更不用说读或写中文了。而那位老美中文学的呱呱叫,以至于这位老美为老中当上了中文翻译。这件事本来也没什么,人总有长处和短处,但放在这位华人身上,好象让他非常尴尬,尤其是当当地的中国人问起他,你明明是个中国人,怎么不会说中国话时,他无言以对。 

我自己的孩子小时候回国也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中国话虽然能讲,但别人一听就不地道。去商店买东西,别人总是要问这问那,弄得他们也很不高兴。现在情况要好多了。 

第二代移民有的双语学的都不错,也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我记得有位做过口译的美藉华人抱怨:他去中国担任口译时,中国人看着他的模样是个地道的中国人,因而似乎不放心他的美国英语是否纯正,是否真能把他们的话翻译成标准美语。理由是他能讲一口没有洋味的北京话,怎么看也不像美国人。一个华人不可能了解真正美国人的思维,也就不可能当美国人的代表。 

在美国的情况有时也不会好到那里去,尤其你要是在一个移民不多的地方。记得一位朋友的孩子,大概7-8岁时来美国,上大学时,他的同学一个劲地问他从哪里来的。他说来自中国北京,但他的一口美式英语很纯正,把他们吓一大跳。他们于是又问了:你英语为什么讲得那么好,一点口音都没有?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明白来自北京的华裔美国人是什么概念,这也就无形中增加很多烦恼。    

说到这里,我想起刚到美国时与一位华人ABC的对话。我看他长的一副中国人面孔,就顺口问:“你是那里来的?”他回答说:“洛杉矶。”我又问:“我是说你原来是那里人?”他仍就回答:“洛杉矶。”我不甘心,再次问道:“那你的家乡是那里?”“洛杉矶。”他斩钉截铁的回答。我正准备再追问下去:“你的父母从哪儿来?”话问到嘴边,又吞回去了,我发现他表情不自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遥远的关于华裔美国人的概念。 

这件事对我的震动不小,从那以后,关于中国人从那儿来的话,我只问一次,如果对方不主动告诉我,我也就不再追问了。 

黑头发、黄皮肤,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字却不识得几个。中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那你怎么不会说汉语?”外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你的英语怎么说这么好?”这就是所谓“香蕉人”,“夹缝中的人”也许是对他们所处的尴尬最好的形容。  



赵美心当选联邦众议院



赵美心宣誓就任 



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美国人)? 
 

华人诺贝尔奖朱棣文被提名美国商务部长时,华人都为他高兴。然而,朱棣文教授的一句“我不是中国人”,引来很多中国人的不快。心想:我们华人为他高兴,原来是拿自己的热脸贴他的冷屁股,他根本就不领情。据説朱棣文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到家里时,他的父亲说:“身为父母,有子荣获诺贝尔奖,当然非常开心,更重要的是,他替中国人争了光。”这就是第一代移民的真实想法。其实,在这件事上,朱棣文也没有什么错,他本来就不是中国人。应当说,他首先是个美国人,我们也不要反应过度。实际上朱棣文的中国背景并没有让他羞愧,他在去清华大学演讲时第一句话就是:“我非常自豪,我的父母都毕业于这所大学!”他为他的中国背景而自豪。但他的的确确是个美国人,他爱美国,这有什么错吗?我们的孩子以后也会面对同样的问题。 

华人移民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到目前为止,除达赖外,有7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和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从他们的简历来看,中国背景和中国文化的底蕴对他们事业的成功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他们中的很多人中国情结很深。比如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现在都回到了中国。谁也不会忘记,尽管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丁肇中用英语讲话比用汉语更为得心应手,但是在诺贝尔奖授予仪式上,丁肇中就是坚持要求用自己的母语汉语致答辞,因为他为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家辉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不一定总只局限在自然科学领域,他们有人要参政,有人要当律师,有人要当法官,不完全融入当地社会是不敢想象的。让我们来看看华人参政的几个第一。 

前美国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Gary Faye Locke)是第一个当选为美国州长的亚裔及华裔美国人。他目前为第36任美国商务部部长。 

出生于台北市的赵小兰(Elaine Chao),美国第24任劳工部长,她是美国内阁第一位亚裔妇女,也是第一位华裔内阁成员。 

本月14日,华裔女候选人赵美心成功当选加州国会众议员,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国会议员。56岁的赵美心(Judy Chu)出生于加州,从政已有24年,曾三次当选蒙特利公园市市长,2003年当选加州众议员,现任加州平税委员会副主席。赵美心的当选,是美国华裔尤其是华裔妇女从政的一个历史标志,意义重大。 

从他们的从政简历来分析,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至少与他们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融入主流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





朱棣文在清华演讲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 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到底能有多大呢? 如果你的孩子是在中国学习过一段时间, 对中国有一些了解, 可能还好一些。而如果你的孩子是在国外出生, 对中国的了解完全来自父母的传输,则情况恐怕相当不乐观。孩子们在学校或在各自的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事情,会改变他们对中国的看法和态度,让我们无所适从。 

记得我的孩子小时候就因为他的小朋友们说中国的坏话而闷闷不乐。事情的起因是他的同学们说中国人残忍,吃狗肉。大家都知道,美国人对狗是怎么看的,他们的狗权往往比人权还要大。狗是人类的朋友,中国人竟然吃狗肉,这还了得?孩子回来和我们谈起这件事,我们也为难。只好对他说,美国人不了解情况,中国人很多年前,有些地方确实有这个不好的习惯,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吃狗肉了,爸爸妈妈都没吃过狗肉。 

不幸的是,中美这两个大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利益,一直冲突不断。问你自己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中美发生冲突了,你的孩子会向着哪一边? 

去年北京奥运会对很多父母和孩子是个考验。当时很多家里都出现了父母为中国队加油,而孩子为美国队喝彩的尴尬场面。我们很多人虽然离开中国多年,现在不少人已经入了外国籍,但碰到像奥运会这样的体育比赛还是自觉不自觉地为中国队员加油。而孩子对我们就不那么理解了,我们是否也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呢?有一次我看到孩子在为美国的体操队员战胜中国队喝彩,我无意识的问了一句:“美国队赢了,中国队输了,你高兴呀?”孩子也不假思索地顺口答道:“当然。”我这才恍然大悟。 

有鉴于此,后来,我对奥运的很多比赛结果和纠纷都不予置评了。为了缓和气氛,我只好这样对孩子说:“我们都应当高兴,因为比赛成绩最好的两个队与我们都有关系,不管美国队赢,还是中国队赢。”孩子们对我这句话也大表赞同。 

这种情况尚属于可操控范围的,可还有比这更糟糕的,我觉得无能为力。孩子越来越大,学的东西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当他们学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国际政治时,很多敏感的话题都会涉及,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以及与民主、自由、人权相关的部分。美国的教科书加上美国的老师,不大可能有什么对中国友善的话。我能感觉到孩子对中国的印象在变,他们谈起中国的时候,没有多少让他们值得骄傲的,在朋友面前也有点不光彩,似乎只有与中国撇清关系才是最体面的方式。我有时问自己:让孩子做中国人是否太沉重? 

孩子大了,还有一个不受我们制约的因素是他们对自己婚姻大事的态度和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终身伴侣。你是否担心你的孩子给你领回来一个你最不想看到的朋友?说实话,对大多数父母来讲,不参与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话说回来,即使我们想参与,恐怕也没有这个权力。我对自己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我们这么多年的投资,如果连孩子这一点都没教会,那将来再多的投资也可能是只赔不赚了。 

结语 

早在1996年骆家辉当选州长时,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曾说,骆家辉是数百万美国亚裔移民中值得骄傲的人,“这些亚裔移民用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和他们作为公民的良好表现,增强了美国的力量。他代表着我们大家都能够实现的未来。” 那么,就让这位美国前总统的话来作为本文的结语吧。祝愿我们的孩子们既保留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又能坚定不移、勇敢地融入主流社会,成为一个所在国和中国人民都欢迎的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6)
评论
youwei 回复 悄悄话 我同意YDouble 的评论:

〉〉中国有句古话:入乡随俗。这句话不是没有人不知道,只是那个“入乡随俗”的“乡”仍然在中国。中国之大,外国人无法想象。世界之大中国人没有认真去想!如果我们真正去想世界之大,把美国看作他乡, 英语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广东话。

〉〉什么时候我们华人能够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世界是留给强人的,强者的心态,强者的世界!

用平和的心态来延续中国文化才是真正爱护中国文化。况且中国文化不只是现代汉语。 诸位,现代书写汉语同孔孟生活时代的语言完全一样么?孔夫子能听懂现代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么?你能因为蒙古人,西藏人不熟悉汉语而说他们不是中国人么?汉语,古汉语,英语,蒙语,藏语,每个都只不过是地球上的方言之一而已。既然现代汉语可以用来学习中国文化,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就不行么?!

以美籍华人为例,我认为不管一代,二代,三代,你首先该作一个自豪的美国公民,再为自己的悠久中华血统而骄傲。自豪是因为美国政府是地球上最保护自己人民权益的政府之一(个人观点)。不然诸位有意移民沙特么?骄傲是因为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了不朽的文化和物质贡献。 不能因为某些美籍欧洲国家白人移民无知无识只看面孔肤色而自轻自贱而认为一定要学会现代汉语才能证实自己“不忘本”。既然你决定远离家乡定居在一个国家或地方,她就是你子孙的家乡了,就因该教他们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作一个优秀忠诚的公民。JFK之所以能当总统,不是靠爱尔兰有多”强大”,不是靠一心学习爱尔兰“文化”,而是靠KENNEDY家族一代又一代以美国公民自居,为美国贡献服务才得来的。当然,如果你只是为了投机好捞钱才入美国籍,我这燕雀就只能“安知鸿鹄之志哉”。

在中国本土现在有“学者”不知英译“天无二日,地无二君”出于《礼记》。这种人因该是一嘴现代汉语,一手现代汉字,但这种人算是真懂中国文化么? isaman在评论中提到他在国外长大的儿子说到宋朝的一些野史弄得搞对外交流的北京的大学老师脸色苍白。我看中国文化危机不在华侨堆里,而是在中国本土。
陶然亭 回复 悄悄话 我比较赞同GC485 的观点:“ 像美国,加拿大和澳洲都是移民国家,由世界上各个角落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组成。如果你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就要爱她,建设她,让她更美更好”。在海外的华人有义务多为促进中美的共同繁荣进步做贡献,而不应生活在美国,又恨美国。
,,,,,, 回复 悄悄话 "首先要把英文学好,熟悉北美文化,在北美有生活立足之力,其次才是学习中文增加自己在大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 totally agree!
chanta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uttwocentsin的评论: 非常同意此建议。。做一个有用的地球人。。。。。。。国家的概念,民族的概念慢慢地会消亡。。正像孙中山先生100年前所说:世界大同,这是何等气派!!.... 狭隘的民族观念。。。。。。。。迟早会在历史的进程中退化。。。

zeren 回复 悄悄话 活在北美,不可能不接受,也不应该不接受北美文化。身为中国后裔,想抹煞自己的中国血统不现实,也太幼稚。虽好的方式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孩子首先要把英文学好,熟悉北美文化,在北美有生活立足之力,其次才是学习中文增加自己在大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孩子首先是美国人(加拿大人),其次才是中国后裔。但用不着把界限划得太明确。
浪宽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谢各位来访留言,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抛砖引玉了。你们中很多人的留言是那么理性和有深度,已经大大超出了我原作的水准,因此我也不便用三言两语来回复了。真的非常谢谢你们参与这一话题的讨论。你们的观点一定会比我的拙作更加让读者印象深刻,因为我已经被深深的感染了。

谢谢各位分享你们各自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也向你们学习。

小华侨 回复 悄悄话 其实大多数老中都很爱国,即便入了美国籍还是把自己当作中国人看。我认为,入籍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入了美国籍,最后不还是张中国脸,你有改变什么嘛?成了美国人不一定就说明你真正融入了社会主流。黑人都在美国混了几百年了,到现在不还受种族歧视吗。想融入社会,不是通过丢失你那本中国passport。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学习学习人家老美的长处,取长补短。
另外,我相信社会不care你是哪国人,认的是你的ability。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了。以后的路留给下一代来走。总有一天,中国人的后代会成功融入这个社会的。
孔小明 回复 悄悄话 I agree.
说来说去,这都是第一代移民家长对自己下一代的过虑。美国本来就是一个种族大熔炉,两百年前来自欧洲的移民首先来到这里,成为所谓的MAJORITY; 然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非洲,南美洲,亚洲等地的人纷纷“淘金而来”,“美国人”的肤色也就丰富起来。如此引申,爱尔兰人的后裔怎么看待自己?那德国裔意大利裔呢?看世界杯是举美国旗还是意大利的?从没听说他们对自己的归属有什么困惑。“我今年夏天去了西班牙度假,见到了从未谋面的亲戚,那真是一段美好的经历。。”谨此而已。不见的这位仁兄跟他西班牙亲戚聊了聊天(还不一定是讲西语),吃了两顿西班牙海鲜炒饭,回来美国就犯起糊涂不知到自己是那国人了。
就此奉劝华人家长,你辛辛苦苦背景离乡来到美国是为了什么?如果是为了在美国养中国孩子,那你趁早回去。把华夏文化介绍给孩子,告诉他身为华裔美国人是多么值得骄傲的同时也要尊重别的族裔的文化。但是别忘了,当你起立,致敬的是星条旗而不是五星红旗或是青天白日满地红。
别自寻烦恼,省省吧。
虾扯蛋 回复 悄悄话 这不是家长能说了算的。什么样的孩子都有。也就是说,你想让他当中国人他可能不说中国话;你想让他打入美国主流社会,他却找不着边际。家长这么想,是自己没自信的表现。你说的那些“有成绩”的“美国人”,他们根本就不是中国人。别拿这太当回事了。时,这事每个父母都在想,可谁也做不了主。
fisherman8 回复 悄悄话 提问一个华人“你是从哪里来的?”就如同提问一个洋人“你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洋人回答“洛杉矶”,你是否会继续追问“我问的是哪个欧洲国家?”。

华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老把自己当客人。实际上,第一代移民和第N代移民并没有地位上的差别。当然,成为公民以前,可以把自己当客人。但成为公民后就别在心虚了,要理直气壮的面对洋人,要把自己当成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对于孩子的教育,因该告诉他,他和周围的人是一样的,都是移民和移民的后代,肤色并不代表地位的高低。至于语言文化的教育,要顺其自然,别害怕无法融于洋人社会,也别怕失去中国传统。我在加拿大,这里有很多人都是英法双语。我会尽量把我的孩子教育成中英双语,这比教英法双语更有优势,免费的中文老师吗。这只是个技术层面的问题,不涉及到文化竞争力及其他复杂的比较。
taiwanese 回复 悄悄话 既然父母為子女提供了機會, 為何不讓子女長大成人後擁有選擇"當那一國人"的權利?

然而對於ABC我是一直抱持著同情的態度. 中國和美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必有一仗, 這些ABC將遭遇到身分認同的痛苦, 以及其他美國人的另眼相看. 未來他們的日子並不好過.
香草仙子 回复 悄悄话 顶好文!欣赏浪宽对这个论题阐述的宽度。
我的孩子们一定要和其他美国孩子一样精通英语和美国文化。但因为他们是华裔美国人,他们对自己祖国的语言和文化也要尽量了解和掌握。这一点,我很欣赏楼下飞舞的精灵和isaman的留言。飞舞的精灵讲了一个要点,那就是中国文化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强大的根基。有中国语言文化的支持,不是弱化华裔儿童做美国人,相反是强化华裔儿童做美国人。我很羡慕飞舞的精灵的孩子能有这么好的中文程度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接受程度。这是我的在美国成长的孩子可望不可及的。isaman讲了另一个要点,不要为了融入而放弃自己的特性,尤其是自己的好东西。我在日本所见和isaman的感受相同,日本人既接受西方文化又保存了自己的传统,两者共荣并存。表现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自豪和自信。中国文化有更多值得自豪和自信的东西,当然要让我们的孩子学到传下。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兼得两国文化精华,这是个挑战。对孩子对家长都是挑战。其中尤其棘手的是当两国的观念出现对立时,该怎么取舍。

浪宽的孩子和成长的女儿都有类似的经历,学校的历史课谈及中国历史上黑暗的一段,中国的形象成为负面。孩子感到不光彩,也孤独。
很容易对中国产生整体抵触。我觉得这应该是华裔家庭提供正面影响的关键时候。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历史上都有不光彩的一段。日本,德国,甚至美国自己。中国曾经苦难深重,但它有黑暗落后的东西,也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中国文化的价值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大越来越被世界认知和接受。做为华裔孩子,有近水楼台的优势。如果美国的学校尚不能全面正确的介绍认知中国,中国的孩子能否能独立思考,坚定对中国文化的欣赏和信心,孩子本身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积累起很大作用,中国的家长应该做孩子的坚强后盾,支援孩子在身份认同需要走独木桥时走过去。这种支持和正面影响应该从孩子很小时做起,容易在孩子大时仍有影响力。
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精通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地道美国人。而不是一个不会中文不欣赏不理解中国文化的地道美国人。这样他们才比仅仅精通美国文化的美国人有优势,也符合全球化世界未来对人的要求。当中美两国观念对立时,或中美两国的利益对立时,他们应该比我们更会找出有益于世界有益于双方的答案。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遗憾! 不管你怎么承认是中国人可祖国的俗民当你行时承认你是华人,不行时只认你
是外国人,不由你怎么教小孩是那里人,只好一切顺其自然吧!
YDouble 回复 悄悄话 发点肺腑之言:

华人在哪里都该活出一个精彩来。 在美国活出让美国人刮目相看的华族文化。记住在洋人听不懂华文的每一天,用英文把好的文化呈现出来,我们的文化,世界文化!

世界在看我们,华人就是华族文化的载体,我们的舞台就是世界。这点国人没有机会, 有机会的没有我们的能耐,别等他们来做文化大事,因为他们做不到!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我引导他们: 做一个有为的中国人,和做一个好的美国人!
这两者可以共存!

他们都做到了!

[註1: 中国人有很深的文化传承意味在内,超出狭义的国籍的局限!]
[註2: 中国人里,有的有为,有的没有为! 美国人里,有好人,也有坏人! 对吧!]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秘密分享:

我的几位小孩都长大成人(在美国出生),

我引导他们做一个有为的中国人,做一个好的美国人!
着两者可以共存!

他们都做到了!

[註: 中国人有很深的文化传承意味在内,超出狭义的国籍的局限!]
笨郭靖 回复 悄悄话 楼主抛砖引玉,我觉得楼下有几个的评论的很精彩。
从飞舞的精灵,我读出,培养孩子要Globalized。双语教育,中西并蓄。
在isaman的评论里,我读出,培养孩子要有自信,要让自己变强不要太多的在意别人的评价。让你和你的孩子变成一个自信可以流利讲双语的,有知识有能力的人,你还真的去担心你能否融入,北美社会么?
vwbeetle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神雕大侠的评论:

引:"...强势心态的会很肯定自己的文化,让别人以融入“自己的主流社会”为荣。
英国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什么在殖民地能让别人顺应它?就是对自己文化、语言的肯定。
所以要有强势心态要先了解和掌握好自己的文化、语言、价值观、哲学观。..."
===
大侠所言极是,不同凡响!
神雕大侠 回复 悄悄话 为什么不让“中国话/化”=“国际化”?

英语就像计算机的语言,最多作为科技交流的载体。但是人不是机器,还是要学更加高级的自然语言,比如中文这样不是由机械的字母组成的语言。做人、做事的道理老祖宗造就总结在了精辟的汉语当中。有这些作为做人、做事的指导,什么事都能做好。再加上东方人又是最聪明的地球人,西方人发展科技要几百年,东方人只要几十年。
神雕大侠 回复 悄悄话 一般弱势心态的会想要融入已有的所谓“主流社会”,以自己被“奴化”为荣。强势心态的会很肯定自己的文化,让别人以融入“自己的主流社会”为荣。

英国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什么在殖民地能让别人顺应它?就是对自己文化、语言的肯定。

所以要有强势心态要先了解和掌握好自己的文化、语言、价值观、哲学观。站在中华之峰一览世界诸峰小。而不是走下自己的山峰,丑陋得去企望和攀爬别人山峰。到头来才发现自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很多移民之所以愿意移民,一方面原因也是因为对自己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不够了解、缺乏认同感。所以中国孩子到了国外就不会说中文了,而在中国张大的老外孩子也不会说中文,心态之强弱可见一斑。
阿土儿 回复 悄悄话 你的中国血统是上帝给的,你的美国身份是自己挣来的,你觉得哪个东西对你的幸福影响更大?上帝给的,还是自己挣来的?
nywalker 回复 悄悄话 当中国人还是美国人,不论答案是什么,文学成里面的中国人都会批评。
本人的基本看法是,移民到一个国家而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人是失败的。在移民这个方面,人是要有选择的。选择同时也就是放弃一边,当然放弃不等于杜绝和抛弃,以前好的传统要保留,但是新的生活需要全新的心态。最倒霉的是脚踩两只船,即想留在美国又怕捞不到中国的一桶金,总在河中间徘徊,两边都不到岸。有的人总认为自己在人生关键问题(事业,生活,等)选择越多越好,这些人总在不断创造各种选择为自己提供后路;另外一些人好像很“愚昧”,做事“一根筋”,孤注一掷,一条路走到底,(要么留在中国,要么移民美国当美国人),这些人做事没后路,所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做起事和在美国“做人”比较认真,结果不重要,关键是过程。
对于移民的子女,关键要教他们理解选择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当他们知道选择也意味着放弃时,他们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才会认真,努力地为自己选择的目标而奋斗。
忍不住说几句 回复 悄悄话 要想从政就必需得融入所谓的主流;想搞科技就顺其自然吧;如果只住China town,当地的语言都没必要学。
cookiefa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ayofflying的评论:您老就别发表中国式的想当然的谬论啦
puttwocentsin 回复 悄悄话 无所谓,这种问题很狭隘,做有用的人最重要,不管是中国人还是世界人(地球人).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回复 悄悄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这是讲父母的态度.

做个有用的人, 做个有思想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 这是对孩子们的方针.

交流不一定靠语言, 牛人大多不会用电脑, 讲话靠翻译. --这是告诉孩子们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东西, 但是有特例.
wayofflying 回复 悄悄话 同意飞舞的精灵和扬子江酒店,孩子是哪国人不是孩子自己能选择的了得,也不是家长能够决定的了得,是所在的国家的文化决定的。西方国家社会阶层的划分还主要是按照种族来进行的。美国社会里白人圈、黑人圈、犹太人圈、墨西哥人圈和华人圈的边界就无比清晰。管你会不会说中文,管你英语讲的有多地道,只要你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小鼻子,人家就认为你是中国人或者日本人。

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社会公众的认知力量对抗的,所以既然西方社会就是这么划分的,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的好。越是声称自己不是中国人的ABC,越是会被美国人怀疑是中国派来的间谍。
mathteacher 回复 悄悄话 回复nplover的评论:
"很多不学中文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得不学习中文,因为华人社区是他们的主要社区"?

That's your child?
GC485 回复 悄悄话 像美国,加拿大和澳洲都是移民国家,由世界上各个角落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组成。如果你选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就要爱她,建设她,让她更美更好。Because this is your land, your country. 如果老想中国,为什么不回去改变中国和建设中国呢?英文和中文都学好更好,有利于中西交流,理解。
qazxcv 回复 悄悄话 赞一下楼主的经典文章.同时也欣赏"飞舞的精灵"的评论.

不管自己认为是哪国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中文才是
最重要的.

免费学汉字,搜索"一刻中文"即可.
7788520 回复 悄悄话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subreeze 回复 悄悄话 行了,让孩子们过得轻松点吧。
自以为是,为子女设计未来是中国父母最大得通病。
拿了美国护照,就是美国人。说中国人,首先是自己不诚实,或是象扬镇宁一样回去捞好处。
别老盯这那些诺贝尔,州长,先做个普通人吧。
nplover 回复 悄悄话 有人以为只让孩子学英文,不学中文将来就可以进入所谓的“主流社会”,这是一种误解。在美国,人们主要是按种族或国家地区选择交往对象。目前美国主要一下几个社会圈子:白人圈,黑人圈,印度人圈,墨西哥人圈,华人圈。由于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美食偏好,以及兴趣爱好原因,绝大多数的人还是生活在自己所属的社交圈。很多不学中文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得不学习中文,因为华人社区是他们的主要社区。学习中文和支持中国是两个概念。作为美国人,他们应该第一热爱美国而不是中国。
o-tree 回复 悄悄话 在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今天, 还为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苦闷, 不是自寻烦恼吗??? 我告诉我孩子, 做个有世界眼光的地球人。
isaman 回复 悄悄话 学学日本人也未尝不可。
我发现日本人不管到哪里,还是不日语以及日本文化看得很重。
我觉得这是自信的一种表现。

我是四川人。
我儿子今年20岁。生长都在国外。
去年大学有和中国大学的交流活动,他有机会去北京的一所大学
参观。在一个交流晚会上,儿子展示了他的毛笔字,据说他回来后
北京那所大学举行了一次反思交流会。因为,那里的孩子不光英语
不如他,中文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儿子回来说,他跟一位老师聊
天,说到宋朝的一些野史,那位老师显得很苍白,儿子就知趣的改变话题,随便聊了一些别的。我很高兴,我觉得儿子很快就能拿捏
中国人的那种狡猾。(老婆原来是师范中文系的)
什么是中国文化?
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
如果像狼孩,生下来就以为自己的父母是狼,变得狼一样无可厚非。
如果中途才入狼窝,我觉得还是首先利用自己智商高于狼的优势
学会与狼共舞。
MJ之所以牛,就是他的原创。模仿者就是模仿者,不能称王。
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非要称王,优秀一些难道不好?
所谓融入问题。
我们总是把融入看得太重,把自己看得太轻。
我有个朋友的儿子,前几年才从国内过来,乒乓球打的相当好,
省专业队水平,老外整天围着转。甚至有人试图学习中文和他
交流。
美国不是也有流浪汉?虽然他们英语都很地道。
随意风信子 回复 悄悄话 所谓烦恼/苦闷都是因为太在意别人怎么看/说了.
YDouble 回复 悄悄话 忍不住再说几句。
1) 如果留学英语国家没有学到地道的英语,最好不要留学!
2) 如果拿到公民权不为所在国产呈现优秀文化和技术并出人头地,永远不会受到尊重!
3) 如果回中国讲不出方言被人歧视,那是咎由自取!

个人体会,良药苦口!
飞舞的精灵 回复 悄悄话 回复依侬的评论:
埋在哪里对我不重要,重要是我为我的孩子做一点事情,为中国文化在我家星火传承做一点事情。
依侬 回复 悄悄话 你有没有想过你百年后要埋在哪里? 中国? 美国? 你的第2,3,4代呢?
飞舞的精灵 回复 悄悄话 感谢博主的奉献。

我告诉孩子,我们是中国人。

我是觉得身为父母,人在海外,有责任传承中国文化给孩子。

我遇到一些马拉西亚的第三,四代华侨,他们的华语讲的很地道,又会马来语,广东话,英语。这是因为当地华人重视华语教育,代代传承中国文化,有些比在中国生活的人更传统。所以,家庭要求和影响在传承中国文化上是非常重要的。

我读到过一些文章关于海外第3,4代华人的困惑。有的因为黄种人面孔,还是被人问是从哪里来,与当地人的隔阂总是会有的,当他们想回头了解中国文化,已经很难,因为语言不通。

所以,我们家每年送孩子回国感受中国,让孩子多接触中文,告诉他中国历史,抗日战争等等。他是从国内来的,三年级来的。来了有两年多,他会读《说岳全传》,《封神榜》,看于丹讲述《论语》,听易中天讲《三国》,看这二位在中国文化的穿越里神聊。我们有意让他接触中国文化,有的内容早过他的年纪。其用意是要孩子了解中国文化,告诉孩子:我们是中国人,生活在海外,我们的每个基因都是写上了中国蒙古人种。我也希望我们在海外谱写家谱时,要强调的是我们的根。

我也会告诉孩子, ,我们的父辈并没有贡献过他们的力量给这片海外居住地, 我们来了,不要抱怨。我们也有责任义务让这片土地更美好, 不要光是索取,象个淘金者。 我们有贡献,才能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我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我不热衷于那些民族, 国家议题。但我关注不同民族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古代的,现代的。

无可否认,我对中国有深厚的感情,越离得远,越明白。我爱的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人,喜欢孔子,老子,想念李白的长江,范仲淹的洞庭湖,苏东坡的赤壁,中原文化的发源地。。。。。。

这些是我的一部分,分割不开。我的孩子也会了解这些,让他背靠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强大的现代中国就不会孤单,没有归属感, 让他为他们祖辈是中国人而骄傲,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让他不会因为无知而自卑,我会告诉他中国人不逊于任何一个民族。 路是他的,兼容并蓄意或传承发扬,由他。但父母会为你开启回家的门,我们从中国来。

爱孩子,就给孩子多一个选择---回家的路,这是我愿意做的。
wtwyc 回复 悄悄话 当然是当中国人,这用说吗?血缘是人类最坚牢的联系。失去了对自己同源的中国人的爱而去当,中华民族的末日就不远了。
YDouble 回复 悄悄话 中国有句古话:入乡随俗。这句话不是没有人不知道,只是那个“入乡随俗”的“乡”仍然在中国。中国之大,外国人无法想象。世界之大中国人没有认真去想!如果我们真正去想世界之大,把美国看作他乡, 英语只不过是另外一种广东话。

什么时候我们华人能够拥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世界是留给强人的,强者的心态,强者的世界!
扬子江酒店 回复 悄悄话 恩,写得不错!顶一下!不管是第几代ABC,西方人第一眼总是认为你是Asian,交往久了才会接受。一个同事第四代ABC,他说在澳洲人家第一眼看他就是Asian,要接触一下才能大家变成mate。去亚洲国家出差,当地人又以为他是Chinese,理所当然应该会听和说中文,他解释不会,人家觉得他是故意装的。
还有一个希腊移民的第二代,我们常常开玩笑,他说他从来不认为他自己是Aussie,因为从小到大,同学都说他不是Aussie,是Greek,虽然他Greek只能说一两句而已。那时候白澳很厉害,管你哪里出生的,长什么样就是什么人。
所以我们家里坚持中文教育,周末中文学校,每年至少一次回国看看,我小孩还挺喜欢中国的,不会像有些孩子那样故意说英文,讨厌这个,看不惯那个,他们中文非常流利(中文学校每次都考满分的),也可以和国内的小朋友打成一片。现在什么都globalise了,多学个语言,多学点不同的文化,总是有好处的。连我们总理都会说中文了,海外的ABC只要想学还能学不会?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