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不断变脸的《开国大典》 (图)

(2009-04-25 13:01:50) 下一个

在反映1949年北京10月1日这一天的所有宣传品中,毛泽东最喜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1951年,众多知名画家云集北京受命为共产党作画。一件件绘画作品出来后。一些人认为:好作品不少,但还是没能体现共和国成立时的气氛。便有了"历史巨作"《开国大典》。《开国大典》为何被一些人捧为"历史巨作"?是该画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吗?不是。这幅"历史巨作"实际上是一幅政治巨作。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中国历代王朝留下过一幅"开国大典"吗?中国历代封建政权不懂不重视的一件大事,到了共产党人这里被高度重视了。宣传"开国大典"的形式很多,摄影作品也不少,但何以毛泽东对董希文的油画情有独钟?画到心坎里去了,对心思了。摄影作品尽管拍摄角度、光影效果不会一样,也可以谁有问题拿掉谁,但大氛围你动不了,相对真实。而画可以随心所欲了。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的空间处理,一是让其他中央领导人远离毛泽东,将毛泽东放罝画面中心,体现了他是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二是将其同人民群众欢呼的场面放在一个俯瞰的场景中。为此,董希文抽掉了毛泽东的右前侧应有的一根大红柱子。至于什么"在他身后,朱德一脸喜气,刘少奇正视前方,周恩来潇洒豪迈,宋庆龄端庄慈爱,李济深一脸满足,郭沫若忆惜抚今,张澜落拓大方,高岗拘谨严肃"都不是重要的。而"油画不仅把领袖们外在的仪表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且将人物内在的气质和精神也充分体现了出来" 的说法则更天真了!进入1949年后,共产党何时有过"领袖们"? 《开国大典》的巨大贡献是将毛泽东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于是,毛泽东看过画后一脸阳光,"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画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几十年后,闻知毛泽东当年的高论,不禁要问:《开国大典》所展示的独特的民族形式是什么呢?《开国大典》拿到国际上去,别人是比不了.因为,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有如此政治作品,它的不断变脸更是举世无双,类如文化大革命。1955年,高岗反革命了,从《开国大典》上消失了。对此,董希文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到有好处。"1966年,文化大革命了,刘少奇也不能站在《开国大典》里了,往下抠吧!这回董希文怎么说呀?刘少奇站在那儿,画面上也有局促之感吗?去掉他对构图也有好处吗?但得遵命呀!于是,刘少奇站的位置,董必武站上去了。1972年,有人提出将林伯渠从《开国大典》里赶出去。何故?林老啥问题呀?即有历史问题也有现实问题。延安时他反对毛、江结合,建国后其夫人匿名信骂江青,被査出后自杀。《开国大典》老这么抠来抠去的,还不把"开国大典"扣成一个筛子网了?但还得遵命呀!只是"董希文从‘五七干校'调回时癌症已到晚期。另一位画家实在不忍再糟蹋原作,就以‘怕修改后有损原创整体风格'为由,拒绝在原作上删改。但又不能抗命,便重新复制了没有林伯渠的《开国大典》。"文革止,先是请刘少奇、林伯渠回到《开国大典》里,后来也让高岗回去了,当然是回到复制品里去。关于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有人说:"历史证明,《开国大典》的冲击力早已超越了一幅油画的本身,中小学教材、年画、邮票、纪念币以及各种各样的收藏品都对这幅油画一版再版。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年画《开国大典》责任编辑徐震时对笔者说:"近50年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各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数以亿计的有关《开国大典》的各类印刷品。它对爱国主义的宣传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油画《开国大典》数遭劫难的内幕》)这段话说的对吗? 这里的事实是: 《开国大典》确实出版了数以亿计.但它和文革时毛像章、毛塑像、毛语录一样, 不过是个人崇拜的产物, 是一个荒谬的政治年代的见证。 当然, 一个时期里它对宣传个人崇拜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可是, 当人们经历了反右、大跃进、三年大饥饿、文化大革命后, 又知道了《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还会跟着你去回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