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熱帶醫學之父─梅森(Patrick Manson)

(2005-08-04 21:54:04) 下一个

【1844-1922】

  「親愛的依莎貝爾小姐,這也許是我給妳的最後一封信了。當倫敦午夜的霧笛響起,就是我要離開的時間,再度回到中國,我日夜夢迴的所在。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染著可怕致死的嗜血絲蟲、血吸蟲、瘧疾,在還沒有認識耶穌基督的救恩前,病魔就先奪去了他們的性命。中國需要我!藉著高明的醫術,移去他們的封閉與保守...。親愛的伊莎貝爾,滿了如火熱情的我,在短短相聚的十個月裡,不是在圖書館裡苦讀,就是沉緬在顯微鏡前,很少對妳細語呢喃,情話深訴,真是滿心的歉疚。對中國人苦難的負擔,使我無法扮演一個好情人。但是,如果回到福音的戰場,妳將發現,我是全力以赴的一流戰士。親愛的,妳願意來中國嗎?」

  這是梅森對中國的使命,甚至遠勝於婚姻大事。從小他就自認「火熱的心靈像是一匹難以駕馭的野馬,渴慕尋找天地間的一點共鳴」。從愛伯丁大學(University of Aberdeen)醫學系畢業後,他接受一位老太太的資助,在二十二歲時來到台灣。

  當時台灣正流行著瘟疫─瘧疾、鼠疫、血吸蟲等,他常看到綁著紅色頭巾的乩童或道士,胡亂開藥方給病人;因為迷信,中國人有極高的受苦情操,能夠長期忍受不合理的痛苦。他決定要在這片無知的曠野中,踩出一條別人所沒有走過的路。

  然而1871年,台灣南部一些暴民攻擊醫院,梅森便轉移陣地到廈門。雖然當時廈門已算是個大港口,有三十萬居民,但「洋鬼子包的藥都是毒丸」的謠言四起,使得沒有人肯上門就醫。梅森發現要幫助中國人,除了醫術外,還需要先得到中國人對醫學的信心;他把醫院的窗子改成透明的,讓馬路上的人也看得到他在裡面幹什麼。即使這樣努力,五年來到醫院看病的還是不多。

  廈門有位年輕人,得到象皮症(Elephantiasis)的巨大腫瘤,窮途末路了才到醫院來。聽著門外暴民的恐嚇,在手術房裡的梅森醫師也非常緊張,象皮症是英國非常少有的疾病,而且當時病因不明。他跪在手術房裡禱告,求上帝幫助他,不僅為了他、為了病人,更為成千上萬中國人能夠接受醫學的治療,能夠明白拿著手術刀背後的愛心。

  醫好了這個年輕人的象皮症後,梅森收拾行李趕回英國,為了進一步研究象皮症的病因。他買了一部新式顯微鏡,又在醫學報告中發現皮下組織腫瘤症的病患血液中有嗜血絲蟲。那年底他又趕回廈門,不久情書中的女主角伊莎貝爾也趕到,1875年兩人在廈門重開醫院,象皮病患絡繹不絕地來醫院尋求醫治。

  在忙碌的生活中,他繼續研究象皮病。當時地球上南北緯30度之間,太平洋島嶼70-80%的居民都染有象皮病,在患者血液中的嗜血絲蟲被淋巴腺管所過濾,導致淋巴液受阻礙,產生皮膚上的巨大腫瘤。 他更進一步發現絲蟲的來源是從蚊子胃中的血絲幼蟲,傳給叮過的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發現─蚊子是傳染病的宿主!因此只要保持環境衛生,就可以減少蚊子與象皮病。這發現也是公共衛生的重要里程碑。

  1887年李鴻章身染舌疾,在群醫束手無策下,李鴻章希望梅森可以去看看。當時梅森自己也患有嚴重的痛風,但他知道只要治好李鴻章這個大人物,中國人就更容易接受西醫,於是他忍痛航行到北京給李鴻章治病。

  李鴻章病得痊癒,中國人對西醫的疑慮與排斥也大大消除,梅森認為是成立醫學院訓練中國人的時候了,他到香港成立「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前身)。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就是1892年從那裡第一批畢業的學生,可見梅森對中國的影響有多大。

  1889年梅森回到英國,在李文斯敦大學(Livingstone College)教授預備前往海外的宣教醫生。他在課堂上呼籲:「不要把你的眼光只放在英國,英國已經有太多醫生了。看那些落後國家,他們更需要你們。」受到他的榜樣激勵,許多學生都成為落後國家的宣教醫生,甚至有的就客死他鄉,包括梅森唯一的孩子。

  1894年,他與前往印度的羅斯(Ross)醫生通信,幫助羅斯發現了瘧疾病原蟲是寄生在蚊子的另一重大發現,解開了可怕的瘧疾之謎。

  梅森在死前所立的遺囑中,把所有的財產都拿來設立作獎學金,資助研究「熱帶醫學」的學生,使一批批的生力軍不斷進軍道各個落後的地方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