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远古中国 (二)

(2011-03-10 12:58:48) 下一个

关于禹的出身,也有点争议。司马迁说,禹的父亲鲧,就是颛顼的儿子。但是班固说,这个辈份不对,尧是颛顼的五代孙(我算了一下好像是四代?这个比较迷糊),鲧和尧是同代人,甚至比尧还年轻,怎么会是颛顼的儿子,所以班固就自作主张给改了,说鲧是颛顼的五代孙。我觉得,可能鲧跟颛顼没啥亲密关系,因为禹建了夏,是开国帝王,按中国人的习惯,喜欢攀点高枝儿,所以硬往颛顼身上攀。不过禹家肯定也是历代高官贵族,不然也轮不上治水的苦差事。如此看来,有可能到了禹这里,权力还是没有落到黄帝家族之外。这一段血亲官司就让他暂时乱着吧,毕竟黄帝生了十多个儿子,没准儿那一部落全是近亲,连屈原还说自己是颛顼的N代孙呢,大家放心吧,咱们在座的,5000年前全都是一家。。。


上回书说到禹跟皋陶关系好,皋陶也算是三朝元老,资历深得很,所以一早禹就把他定为接班人,把国家大事也交给他管。不幸的是,三朝元老年纪太大了,虽然按司马迁说的,那时候人动不动就活100来岁,可是老的还是活不过小的,所以皋陶在禹的前面死了。


这时候禹又把另一个一起治水的好哥们提拔起来执政,这个人叫“益”。没多久,禹外出打猎的时候驾崩了,这后面的故事,又是两个版本。


史记里说,禹临终的时候传位给益,但是益因为辅政时间短,在大臣里面没有威信,所以禹一死,大家都去找启商量国事,益一看自己撑不起场子,就干脆把天子之位让给了启,自己偏居一隅。


竹书纪年里完全是另一个故事,说的是禹死以后,启要继位,益不让,说禹定了由我接班。启就把益给杀了,自己当天子。


我还是比较相信血腥的版本。竹书里的故事总是比史记要血腥一些,革命不是温良恭俭让,不是请客吃饭。这一路人类进化,都是杀出来的。


启继了位,还算能干,把不服夏朝的一个有扈氏给灭了,扩大了夏的统治。十年以后启崩,儿子太康接班。从此以后儿子接班才算是规矩,别人想夺权的就叫谋反。可惜太康不争气,又或者这时候权臣还老惦记着恢复到禅让制,得人心者得天下,总之,又出了一个乱子。这个乱子的主角很有名,便是弈。


弈善射,能打仗,大概在征服有扈氏之战中也立了大功,所以不服太康。仗着自己箭法好,把太康赶到洛水以南,不许回家。自己就在这边掌了朝政,不过名义上,王还是太康。太康的五个弟弟和老妈,似乎还不知道太康被逐,以为胆子大了想不回家就敢不回家,所以天天在洛水的北边唱歌,埋怨太康你为什么不回家。。。


这位弈,我怀疑就是传说里射日那位后弈的原型,日是什么,就是帝王嘛。太康兄弟六个,都可以当王,那不就是六个太阳,比九个就少三个。关键是太康执政期间政绩并不好,老百姓的日子大概确实也跟成天暴晒一样挺难过,所以对弈的篡位行为持默许的态度。虽然弈没把太康哥儿几个杀了,但逼得人家不敢回家,实际上也跟射日差不多。这是我的猜测,各位可以选择性忽略。


不过弈的下场很惨,明天再说吧,一天只能看一点血腥,多了会影响人的人生观。明天的血腥还会有男女关系穿插着解闷儿,还能给人点生命不息的希望。欢迎大家自带瓜子,届时收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叶泥泥 回复 悄悄话 谢谢谢谢,突然有些事耽搁了。这一两天继续。各位多提意见啊,有啥资料也给咱补充补充。
shamrock100 回复 悄悄话 喜欢,顶一个。
yamyam 回复 悄悄话 麻烦您老人家快点写啊,等了2天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