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老哥XD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看过亲爱的了无妨再看失孤

(2015-03-23 14:43:42) 下一个

  电影《亲爱的》是个好片,因为即便在电脑屏幕上看,在画面和音效都受限的条件下尚能一口气看完。那么,三天前公映的同类故事题材影片《失孤》呢?
  
  正好,此片在北美澳新等院线与国内同日公映,英文片名是Lost And Love,主演有刘德华梁家辉等,还有孙海英许悌等助演。于是就打算去影院看看。
  影片剧情演绎的是基于真实事件的寻子打拐的故事。
  
  决定去影院前,上网检索反响,由于公映才三天,影评不多,一篇“事实证明,好电影只有良心和好演技也不够”的影评跃然在搜索引擎的头条,给了这部电影一通差评,主要批评了两处剧情,一处是“刘德华(饰失孤父亲)和井柏然(饰幼年遭拐卖的男青年)在旅店还是澡堂子里吧,那一段戏,明明周围的床全是空的,你爷俩干嘛就非得睡一张床还摸来摸去的啊?”

  另一处是对于片中二人骑摩托寻子途中一些嬉闹的表现认为“但是这种无聊的嬉闹都没必要。”尤其认为“两人开着小摩托过大桥的时候,井柏然(饰幼年遭拐卖的男青年)还开心地大喊‘太美了’”不应该,要求“你是来寻亲的严肃点好么?”

  影评通常都会因人好恶写得片面,有些影评的观点还喜欢与艺术表现作理科式较真儿,再毒舌点儿啊,更看过有些影评是连纪实片和文艺片都分不清的,对最基本的蒙太奇表现没有感知的。所以我还是进了影院。

  

  上座踊跃程度自然是无法与《奔跑吧兄弟》那类综艺自High无节操的闹腾相比啊,这一场的观众大约有三四十人,个个看似文静,观影时颇具站位思考的质素,吃东西的没有发出喀哧声效,没有手机亮屏的,没有手机出过铃声的,没有脚蹬椅背的,没有咳嗽的,而且还没有片尾字幕才冒出第一行就争先恐后捉急退场的乱象。观众席上还有个黑人,看得也是聚精会神,想必曾留学过中国吧。

  

  与《亲爱的》的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来路不同,《失孤》的镜头剪出来的是带有浪漫主义文艺气息的脐带。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个名词的区别并非凭字面想象那么简单,举例而言之,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的创作手法属于前者,雨果的《悲惨世界》属于后者。《失孤》对寻子题材故事描述挥发了些许文艺的情绪,配乐与画面剪辑对应得比较单纯和煽情,对镜头中做剧情陪衬的群众演员的导演手法也比无数影视剧的要好要逼真,因为在无数影视剧中,群众演员的导演手法常有这么两个特点,一个是让在主角冲突的前景的四周和背后的群众演员毫无反应,各行其是,只当景前冲突不存在;另一个是在本来没有群众演员会更有助于场面效果和凝聚剧情的情形下,非要一堆群众演员走来走去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看完影片,再回顾开头提到的那篇影评,影评者关于它阐述的第一个观点,说是在“看完采访里导演说”的才弄明白澡堂休息区里那出戏“是为了体现父子之情”,影评者既没看出澡堂休息区的躺椅与旅店的区别,也没看清爷俩躺在相邻两张躺椅上而非“一张床上”,更眵么糊一大把地将脚踹视为“摸来摸去”,荒腔走板地认定“就是一张床上动手动脚的。”人说心中有鬼,不带基友隐性基因又何必作如此联想呢?那几十秒的文艺表现再正常再人伦不过。

  那篇影评的第二个观点,表明影评者及其代表的观众群乐于看到的或许只是刻意制造泪点的文艺刺激,欣赏的只是严肃贯穿始终,从头至尾一哭到底的“卖花姑娘”和“妈妈再爱我一次”那一类单一的格调,并不理解在痛苦的逆境中适当配置幽默与活泼的亮点,可免于让作品流于单调俗套乏味,也不懂得“没有比在幸福的时刻回忆或者穿插过去的痛苦而更令人感到幸福”和“没有比在痛苦的时刻回忆或者穿插幸福的瞬间而更令人感到痛苦”这种文学创作的道理,这里的“人”乃是读者,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在电影文艺创作之中,“人”便是观众,就更加看不懂《失孤》里的那些流畅的摄影镜头在寻子路上展示给观众的全国各地风景图象,恰是为了保证影片不浓墨重彩,不把故事情节拍成走火入魔的泪水缸而之于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情绪上的调控,这才是大家的风范呢。当年好莱坞的获奖文艺片《贝多芬永远的爱人(Immortal Beloved)》和《英伦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在片尾的哭戏采用的都是这类点到为止适可而止的清淡表现。

  网上还有一篇影评,对《失孤》片尾桥头重逢时儿子闪回幼年被拐之后母亲长辫剪落铁索桥的蒙太奇ABC也哇哇大叫,说导演在捣鬼。这种对于文艺片的理解,就实在是好比请不通幽默的评委来评介幽默小品,让人想起2011年天津卫视搞过的一场综艺幽默搞笑选秀节目,节目请来几位没有幽默细胞的官媒记者男女作评委,这些评委们从头到尾正襟危坐,一脸正气状态,没见笑过,假绷特没劲,怎看怎像有过学生政工干部的历练,具备在本科期间能把党给入了的高情商……结果在那场节目的最后,他们真的就把票投给了一个由四人表演,毫无幽默,一点也不可笑的宣传唱红八股教育的三句半小品。

  

  看电影对配乐略有敏感的,但凡看见配乐乐曲格调与画面风格不相宜的,乐音随画面戛然而止不淡出的,人声歌唱与配乐不在同一调性上的,就会有所反感,对整个影片的印象也会随之打折扣。《失孤》的配乐剪辑是比较细致的,配乐饱满集中频繁,这也成了它借助挥发文艺情绪的手段之一,音乐的情愫格调带感伤但不哀怨,时有一些激励昂扬的大调式样的和声作斗志的支撑。在看片过程中,偶尔会情不自禁联想起这电影音乐的阵势似乎就有那么一点波兰影片《夜茫茫(别名:麻风女-Tredowata)》的配乐体系特点,但又觉得不太可能。直到片尾字幕出现,才知影片作曲配乐演奏制作团队来自波兰,作曲者是曾为近50部影视剧作过曲的波兰音乐家泽贝纽•普莱斯纳。波兰电影配乐从《夜茫茫》到《爱情的故事(Con Amore)》都是不故弄玄虚,而只是叙事抒情小诗一般的简约和唯美,这也是波兰音乐的特点,这特点在《失孤》全剧配乐中得到了展现。

  欣赏文艺片的,想必也都是欣赏音乐与画面的融合,欣赏作品的完整。当片尾字幕出现时,无人起身离场,直到字幕出尽。进来准备做清场打扫的三位职员也中规中矩地并排立正于门口,向银幕行注目礼。 阅读 (24000)

其它文艺批评类文章:【文艺批评脚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lihuama 回复 悄悄话 这2天会带孩子去看。
中文电影下架快。上次的 《20 Once Again - 重返20岁 》就没赶上,好可惜。
我也喜欢在影院里 欣赏。
黑白123 回复 悄悄话 欣赏文艺片的,想必也都是欣赏音乐与画面的融合,欣赏作品的完整。当片尾字幕出现时,无人起身离场,直到字幕出尽。
谢了, 昨夜听到电台介绍, 太悲的题材本不愿去看, 现在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