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嘴猫的快乐生活空间

快乐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爱满人间。
个人资料
正文

吃素与吃斋(欠的旧账1)

(2005-05-13 02:17:52) 下一个
开会前收到一张通知, 问是否饮食有需要特别关照的地方。 想到了素食的问题, 这一联想就想到了这几次回国,每次跑到灵隐寺去吃他们素面都没有吃成。 就连上海的静安寺的素面也错过了。 他们两家最近都在大兴土木, 静安寺把里面的菩萨们作了重新安置,原来的素面改成了素斋, 素食外卖小亭子消失了, 连庙门前都放了石狮子, 弄得不伦不类。 灵隐寺香火券翻了跟头价格上涨,里面的工程也搞得声势浩大, 与那里吃素斋的地方现在改成什么佛教研究中心, 毕竟授课比填饱肚子的生意来的收益要高, 而且不吃力。 像我这样的食客, 只能另觅出路。 我不是素食主义者, 也不是虔诚的佛教徒, 对佛教的兴趣也止于素斋和佛教故事两项, 庙宇建筑勉强可以算上一个, 因为事故中国建筑里面少有保存下来的, 可惜按照现在的庙宇重新翻建, 原来的传统特色都保存不下来了。 记得以前看《老残游记》里说最好吃的素菜是“荤边素”,这样的素菜有种特别的鲜味。后来想想“腌笃鲜”里春笋, 冬瓜蒸里的冬瓜, 《编辑部里的故事》讲到“水淹七军”里的萝卜, 《红楼梦》里面茄鲞里的茄子估计都属于这类。 不过现在的肉食大都人工饲养, 所以味道大不如前, 蔬菜也同样, 过多的化肥催生, 样子好看许多, 可实际上的自然本味也逊色很多。最主要是人心浮躁, 要用耐性做的菜没有人肯下功夫慢慢熬了。比方我奶奶外婆那一带的家常素菜, 豆瓣酥, 葱油萝卜丝, 糯米藕等等。 上次回家, 小外婆看我吃得很少, 觉得我一个人在外面可怜的胃口都没有了, 为了岔开话题, 我提到饭店里面的豆瓣酥没有她做的地道, 第二天去她家, 他老人家亲自动手做了我以前最爱吃的几样小菜, 简单的如十八罗汉之类就叫我学了,可豆瓣酥就说算了, 因为要用足耐性和功夫,她觉得我是做学问的人, 不必要下厨房。 第二天去亲戚家, 碰巧是做法事,吃到了素宴, 席中问那位师傅, 为什么她做的比外边买的好吃许多, 她答得很简单,“用心即可。”想想也是, 从选料到每一个步骤, 如果步步认真味道不会很走。 过去素斋是为了吸引香客而产生的, 所以要模仿荤食的味道, 不过热大鱼大肉吃腻了, 要换花样, 又回到素菜本色。 但是修行本身是为了无欲无求, 这样来说吃素斋到有点叫人犯糊涂了,失了本色。倒是做素斋有点像修行,用心不欺。 真的苦行僧, 据说连葱姜蒜油都是戒掉的,因而显得皮干面黄。不过据说更厉害的是常年处于入定状态, 连与人交流也很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