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若尘人生

亲情,爱情,友情,乡情,师生情
个人资料
正文

别把孩子的兴趣培养丢了

(2014-02-10 15:23:07) 下一个

孩子+家长+老师+环境=培养孩子的兴趣

孩子+家长+老师+环境=扼杀孩子的兴趣

从上面的方程可以看出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扼杀孩子的兴趣是同一反应的两个相反的产物。孩子是反应的中心,所有的因素都是通过孩子起作用;老师的教导方式和职业水平决定了孩子兴趣的维持和发展;环境也会影响孩子兴趣点的滋养。家长作为培养政策的执行者,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点和性格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老师,环境和培养节奏。只有反应底物中的四个因素协同起正面的作用才会导致第一个方程的实现,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起负面作用就会导致第二个方程的实现,致使把孩子的兴趣培养丢了。

首先,对孩子的期待不要过高。我们要清楚自己的出发点是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并一定是培养冠军。如果孩子能够成为世界冠军当然更好,可兴趣只是成为冠军的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当孩子对某一事物表示出兴趣时,我们有时会高估孩子的能力,从而会象要求天才一样要求孩子,其实兴趣和能力是两码事。更有甚者,家长还会高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总觉得自己是那块被埋没的金子,现在有条件了就把孩子当成自己圆梦的替代品。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把苗子拔着长还嫌长得太慢,这对大人和孩子都是很累。如果孩子真有兴趣,作为家长就要对他们有信心和耐心。就拿孩子下棋而言,因为年龄或者其它原因,分数卡在某一位置几个月甚至是一年,有时还会倒退,这些都是正常的,但这种卡克后往往会有大的突破。家长不仅自己要明白这个曲折式前进的道理,还得教育孩子有这种心理准备,以克服他们的挫折感。

其次,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选择老师。作为起步的老师,我觉得那种有爱心的老师是最难得的。即使他的专业水平不太高,也会十分有利于孩子兴趣的提高。我觉得大儿子在音乐方面的兴趣与他的小学乐队老师对他的喜爱有极大关系(参见《我尊重了十岁儿子的选择》)。有的孩子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尊心也很强,不能接受外界对他的批评。小儿子学打乒乓球时就是因为老师当众大吼了他一声,他课后很平静的跟我说:“爸爸,我不想打乒乓球了!”为了给我个梯子下楼,他又补充了一句 “我再打三次好不好?”。老大被吼的次数更多,还在那儿坚持着,最后还打的有板有眼。作为一个老师最好还能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因为大儿子对颜色的感觉不错,我就给他在一个专门教美术的老师那儿报了个班。可是那个老师第一堂课就教画一个鹿回头,尾巴上还有一个蝴蝶,我一看都晕了,就别说五岁的儿子了。加以儿子表现出来的消极怠工,我中断了他的绘画课。其实我现在意识到应该换老师,而不是中断他的学习。时隔五年之后的今天,我给哥儿俩报了艺术博物馆开的课,在那儿就是任他们随便发挥,画个什么样涂个什么样儿我都说好,这也算给大儿子的一个补偿吧。

第三,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选择学校(环境)。作为中国家长,第一选择肯定是学习好的学校。选择学习好的学校但不代表一定要选择学习最好的学校,如果孩子不是特别聪明,反而没有必要把孩子送进全是学习尖子生的学校,在那儿孩子跟着太累,既不利于信心的培养也不利于其它兴趣的培养。我的观点是要在学习过得去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我们所在地区有一个学校对下棋很重视,整个学校都有这种氛围。每周一次公共课,每周两次自选课,每有大的比赛学校都有人组织报名和租休息室,配备教练进行赛后分析,校长也每次都会亲临比赛现场对孩子们表示关心和鼓励,校报会报道比赛结果,如果孩子的分超过1600分名字就会刻在荣誉墙上。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很容易培养下棋的兴趣,成为学校特点的受益者,而且还很容易结识不同年级的孩子。我曾经放弃了把两个孩子放到同一个学校一起接送的机会,把大儿子送到了一个有乐队的学校,因为这种大环境才更有利于他音乐兴趣的培养,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最后,较之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学习和兴趣都没有那么重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若尘li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luewhisper' 的评论 :
你说的这些就是我们自己经历的,其实吧这边我觉得兴趣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学习还是最重要的,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发展兴趣。如果要求不是特别高,成绩好的基本能上比较好的大学。
总之,如你所言,有空间才会有发展。
bluewhisper 回复 悄悄话 关键在于国内你很难兴趣下去,如果你小孩因为不会做奥数而上不了好中学,接着就很难上好大学。虽然说现在大学毕业未必就是成才,但是毕竟路子要多一些——按照就业比例来看,还是要比没有文凭的好点。至于说以后他们怎么发展,我们做父母的也就只能做到让他们大学毕业能有更多选择而已。
若尘li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MMMM06' 的评论 :
你说的不错,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但我开始倒没有将两者联系起来。
MMMMM06 回复 悄悄话 其实那个下棋的荣誉墙与尖子班也是一回事,只不过对下棋本来就好的孩子是个鼓励和督促;尖子班也一样,对不觉得吃力的孩子来讲也是如鱼得水。关键是因人决定吧。
若尘liu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这都是吃剩下的后悔药,哈哈。年轻气盛或者对第一个孩子总是犯很多错误。
那帮老网友都关博了,现在就你还来留个言。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很有见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非常重要.
谢谢分享,问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