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武和道的境界 - 一代宗师系列2

(2013-02-01 12:13:21) 下一个

高晓松的晓说里面,有一集专门讲到武林。只有中国有武林和武林文化。其他国家都没有。

文人,武林和青楼,是咱们中国人汉人特有的情怀。青楼,文人都常有人写有人拍,唯有这武林,这部片子是第一次尝试。

以前有过各种武打片,藏龙卧虎啊,叶问啊,李小龙啊,新龙门客栈啊。要表现的或是侠义精神,或是英雄人物,并不是真正着眼于武林。武林其实是个很复杂的世界。

武林的起身,就是一帮子习武之人,后来大多是镖局镖师。大部分是粗人。咱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早期地盘和场子都是靠真刀真枪,一拳一脚打出来的。所以成名的武人,也有难免种种傲慢,自私,狭隘,保守,霸道,热衷内斗的恶习。

后来奠定了江湖地位的大佬们慢慢立了各自的门派。

武林中人最重门派。门里门外,师承渊源。到了这个阶段,大家拳来脚去的打斗少了。慢慢江湖中也形成一种默契,互相给面子。尽量不公开打斗,但是有了矛盾难免要过招,互有输赢。

 这时候"文斗"慢慢多起来。因为有地位了,输了的话咱丢不起这个人。

"文斗"也不完全是表演赛,不是咱美国电视上的那种假拳击。也是要分胜负的。所以宗师们在底下还是要苦练不止力求精进。

但是这时候,因为功夫招式已经都有了一定的形式了,要想精进,更重要的是靠境界。

 
境界和功夫是紧密联系的。所谓武术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武治心”,指的就是练功达到一定境界之后,反过来又使自己功夫达到质的突破。

功夫是术,境界却是道;功夫是末,境界是本。


这个“质的突破”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合于道”。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王家卫的电影中勇敢地尝试去展现它。

上次的问题清单里提到,宫二为什么要去奉道?奉的是什么道?

有的人会问,马三既然说订了亲的人没资格要回宫家东西,那退了亲就行了,为什么要奉道?

上文说了,宫二奉的是"独行道"。 独行道武林中一种独特的誓约,一辈子就是一个人了,不留儿女,不留财产,不留绝技。

就是说我不光现在不成亲,以后我就是赢了你,我也永远是宫家人,永远不会结婚。 所以这是一种特别郑重的承诺。是最高档次的约定。

除了宫二的"独行道",电影里还表现了宫羽田"舍己成人","大成若缺"的道。已及叶问"大道至简"的道。

宫师傅一辈子没有输过,用自己的一输,成全了叶问。又用自己的死,希望能成全马三的悟道和"回头"。可惜失败了。但是这个缺,也就是象那块掰了一个缺口的饼一样。正是因为缺,才更显出他一代宗师人格的高尚。

叶问的武功招式,一共三板斧。宫家有千变万化,他只有三招抵挡。到香港后,他也 “正骨点穴,一概不会”;“舞狮抢炮,一概不教” 。 这是大道至简的道。

除了这些,当然还有更高端的普天行义的孙先生的大"道"等等。就不一一说了。

如有捧场,下一篇来一篇风花雪月的,讲讲看似无情的有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