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棒球有助社交. 我也算玩过棒球.

(2009-02-25 07:56:12) 下一个
本人从小到大, 从来没见过棒球, 更不用说上场打球了. 刚进公司那会儿, 一帮年轻老美同事张罗组织一个帮球队, 参加当地社区的LEAGUE比赛. 为了溶入主流社会, 我也不知好歹报名参加. 买球衣, 手套和头盔. 除了比赛, 我们还有练习. 练习的时候就是两人一组, 互相仍球. 老美可热心啦, 知道我没玩过, 一招一式不厌其烦地教我. 比赛开始后, 大家坐在看台上为上场的弟兄门加油鼓劲, 其中也不乏调侃对手几句, 每次比赛都有妙龄女郎来献殷勤, 不是主动帮你记分, 就是主动当啦啦队. 比赛完后, 不能回家, 全体开车到酒吧喝酒. 当时真是开了眼拉, 了解了美国年轻人社交的渠道.
因为大家知道我没玩过棒球, 所以正式比赛没让我上场. 几个回合下来, 当基本上我队赢球无望了, 才让我上去试试. 在大家都不报任何希望时, 我居然击出一个好球, 全队欢腾, 但马上又把我从一垒上换下来, 因为我还不懂比赛规则.虽然最后输了, 但同事对俺的评价很高. 后来几次比赛基本都是同样情形, 奇怪的是每次都是大家不抱希望时, 我就打出一个好球. 幸运的是我还没有被三震出局过.
一个赛季就这样过去了. 花了不少钱, 除了赛服, 还有保险, 裁判费. 最多的是酒吧里的花费了. 噢, 忘了, 为了培养对棒球的兴趣, 我们还集体去看洋基对红袜的比赛.那可是真花钱啊, 不算车马费, 门票, 光啤酒就40刀. 你肯定想不到那里居然能卖啤酒. 别人都喝, 能不喝吗?


虽然做了这么多, 但我最终还是没有提起棒球的兴趣,就没有参加后几个赛季了.
后来参加了足球队, 出于兴趣所在玩得很开心, 但球队90%都是移民, 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情, 踢完球出身汗就散了.

几年过去了, 当年的同事也各本东西. 有次碰上一个, 说他们还聚在一起打棒球, 还不时提起我, 只是记不得我的名字, 只记得我打得那几个令人惊讶的球. 我都成他们的笑料了.

以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很多人,包括老师, 医生, 工程师, 聊天时都能谈棒球几句, 很多人仍然在做教练. 但跟他们谈足球, 基本上都谈不下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