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痴史迷

挖红楼,侃文史,走天下
个人资料
史迷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车轱辘话话红楼 (54)----读刘心武《续红楼梦》(三)

(2011-10-08 10:17:46) 下一个

这一节,我们谈谈刘心武《续红楼梦》中故事情节的缺失。

首先,刘心武把续书定为28回,前面我已经说过,这是为凑108这个数。在续书的最后,宝玉看情榜时(脂砚斋评中确有“看情榜一回”几个字,所以不能说这个回目和故事情节是空穴来风。),看到的是金陵十二钗的正册,副册,又副册,又又副册,等等,共九个册子,108人。刘心武的用意,就是108人对108回。且不说这种人为凑数的写法多么粗俗:不得已,他连多姑娘都请进了108钗;只说要用28回来了结曹雪芹在前80回铺下的庞大摊子,完成几十个重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根本就是不可能。如要硬做,只能是顾此失彼,草草收场。人们看到的刘心武续书,就是这种到处斧凿刀砍的结局。

人们有理由期待,几个重要的红楼人物,如贾母,黛玉,宝钗,王夫人等,在故事结局中,应该和他们在前八十回占据小说主线的地位相同,有细致的描写,有精彩的故事。可刘心武在处理这几个红楼主角时,极为草率。根本无故事所言。续书刚开头两回,就把贾母做了中风处理;然后几笔带过,医治无方,魂归西土。殡葬过程甚至连写都懒得写,像流水帐一样,报过皇家和亲朋的态度,谁来了,谁没来。整个殡葬过程,只有一段,还夹杂了很多完全无关的议论。我抄下这段中的几句,大家欣赏:括号中是解释和我的评论

“宁荣两府同时开丧,顿成白汪汪的世界(这是对葬礼的唯一描写,‘白汪汪’,写法新颖哈。下来五行字是重复贾家的世袭名单,我觉得名字出现在这时,毫无意义)。贾母是国公级(明清小说就有什么级了)的诰命夫人,病逝自然要报告朝廷。元春得知,大为悲痛。(元春的反应就此带过)。圣上不许元妃为此伤神,命抱琴夏太监等好生照顾,尤要时时刻刻保住胎脉(什么是时时刻刻?就是要用,也该用‘时刻’二字)。(再往下十行字,都是官宦亲友们谁来,谁没来,为什么不来。)那史湘云哭倒在贾母灵前(这是听到的第一声为贾母出殡哭的),凤姐李纨搀扶劝慰良久,方哀哀离去(前面是汪汪,这里是哀哀,中间加个时时刻刻,这就是仿古小说?)。”

史湘云走了,这段故事就写完了;这就是贾府老祖宗的葬礼全景镜头。贾母这个在曹雪芹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就这么干巴巴地打发掉了。

再看看对黛玉死的描写,这回的题目叫『冷月荡漾绛珠归天 暖画破碎藕榭改妆』,讲林黛玉投水自尽和贾惜春出家为尼的故事。应该说这是有关红楼梦结局的一个大关键之处,用惜春的故事为陪衬,黛玉的故事画主线。高鹗这段故事至少还写了听到宝玉娶宝钗,黛玉先是痴迷,后是绝望,焚稿断情,郁郁而终;至少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悲剧的终结。可刘心武在他的这个14页的章回里,黛玉不明不白地突然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动因只是已经把泪都还给那个人了,没有再活下去的必要:“更紧要的是他泪已尽,在人间还泪的使命已经结束”。接下来,只写了一段黛玉投水的过程,还夹杂了作者的论述。这个以林黛玉殒身为题的故事,就以不足两页的文字,匆匆收笔。读过之后,无法感受到林黛玉对“木石前盟”的憧憬、对爱情破灭的绝望。不仅如此,他把这个故事安排在续书刚开始的几回,而不是续书的高潮之处,为的是给朝野的“虎兕”争斗,宝玉湘云的“白首”相伴让出地方。于是,林黛玉就从曹雪芹笔下的灵魂人物,变成了续书中可有可无的陪客。

宝钗的结局更简单了。宝玉离家出走,结婚前好端端的她,因为灾事连连,很不欢快,得了什么胸口抑郁的病。大雪天,要麝月扶她出门看飞雁,突然就过去了,完了。刘心武别的写不出,可这时却没忘了加上一句:“那宝钗这一倒,发髻上的金簪落在厚雪中,直插朝天”。我想,他是为了对应上太虚幻境册子里的“金簪雪里埋”这一句;可这么突兀的描写和附会,该有多俗呢。

刘心武说,他比高额续书困难要多, 因为“高鹗再有缺点,他是乾隆朝的人,对于200年前的人走路用什么工具,喝茶用什么茶杯,吃饭有什么菜肴都知 道,我 怎么比得了呢?”,其实我感到他不如高鹗的地方,远不是时代的差异;说实话,尽管高鹗写的后四十回,境界远不如曹,有些故事没接好没接对;但在很多的文字处理上,故事可读可信性上,是继承了曹雪芹的衣钵的。可是刘心武为了那个子虚乌有的“日月之争”,为那个“秦可卿之谜”写红楼,一切有意义的情节章节,都要给他的这个主旨让路,立意本身就大错特错了;再加上他根本不具备明清白话小说的写作功底,怎么可能续写好《红楼梦》呢?如果说,高鹗的续书是“金榜尽处看孙山”,那么在我看来,刘心武的续书,不论在承接原著上,在故事的编篡上,还是在文字的功底上,都是“吾人更在孙山后”了。

连着写了三篇,批评刘心武的续书,有些话说的有点尖刻。因为他是大作家,我是业余爱好者,我们之间差距之大,是说多少批评言辞也动摇不了他的地位和声望的,其实就是我自己过过评论名人的瘾罢了。不过,也不能把刘心武的续书全盘否定,因为至少有三个方面,我感觉他的续书是坚持了曹雪芹的原意,思想性上是高过高鹗和其他一些续书的作者的。

一是坚持了贾家彻底破败;不像高鹗那样让贾家“家道复苏,兰桂齐芳”;
一是坚持了宝玉反科举,反主流的反叛精神,不像高鹗那样给宝玉了一定举人桂冠;
一是坚守了木石之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的结局;比起那些给宝黛安个幸福结局的续作来说,更符合曹雪芹原著的悲剧主题。

说到悲剧,其实最大的悲剧,是曹雪芹没完成《红楼梦》的创作,让人们有可能给它续出了各类不同的尾巴。我想,既然人们都希望还悲剧本来面目,而最好的面目,就是不完整的八十回本身。那我们就别再费心去给《红楼梦》续个结尾吧。因为,无论是谁,也达不到曹雪芹的高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wumiao的评论:

你读得细致:)

我大概也到此为止了。

谢谢你来:)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悟空孙的评论:
大过节的,不开杠:)昨晚刚吃完火鸡。:)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有没有的事实。到目前是顶峰,但不会是永远的顶峰。就像相对论,目前还是物理学界的顶峰, 但不会永远在那顶着。

过节好!
悟空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史迷的评论:

抬杠就抬杠,抬到底!:)

为啥就没有人超过曹雪芹呢?或确切的说,为啥就没有超过《红楼梦》的作品了呢?
别说《红楼梦》就是中国文学的顶峰了:)红楼梦可不是毛泽东思想啊:))))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回复piniu的评论:

他人物结局的理论和相应的小说早就有了。 这次就是要改后四十回的。他自己也讲的很明白。

谢谢留言!:)
piniu 回复 悄悄话 分析得很是。但刘心武的目的似乎不在于续写,而是把他对人物结局的理论系统地展示出来,所以笔触如何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大可不必把他的续文硬塞进曹的原著中或者与高鹗相提并论。
史迷 回复 悄悄话 你抬扛:)

从曹到今,考据红楼和曹的人多?还是自己写作的文学创作者多?肯定是后者多。那有没有人超过曹雪芹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你也就否定了:))
悟空孙 回复 悄悄话 “无论是谁,也达不到曹雪芹的高度”——不假,如果只是续写,没有人能够按照曹的“原意”达到那个高度,作为个体的曹雪芹,人类历史上只能有一个。
如果曹之后的大师泰斗们, 不是在考据中争吵个没完没了,而是从红楼梦中吸取精华,从曹雪芹伟大的光环中跳出来以作家自己的“个体”为中心,难道几百年来就不可能有人达到曹甚至超过曹的高度吗?
信不信由你, 我反正不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