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义专栏

放下是洒脱, 提起是勇猛!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切切磋磋 8 】创作的非个人化、复调与狂欢

(2010-12-29 15:52:20) 下一个

文学创作的非个人化、复调与狂欢——切切磋磋( 8 )(多图)

前几天看到原创版李一、无墨评论秦无衣《血茶》论据充足、论点公允传统意义上的好文,随后又读到 By 肠断天涯对安琦吴《搬运工》放胆直言的评说。尽管天涯此篇文论有某些偏颇,但我还是赞成她的一种观点,即,作者在创作时,不应对人物抱持太强的个人倾向。这不是 T.S. 艾略特( Thomas Stearns Eliot )的观点么?可惜作者没有引经据典,加以透彻的论说。

T.S. 艾略特是英美新批评的杰出代表,同时又是写出《荒原》、《四个四重奏》, 1948 年获诺贝尔奖的大诗人,有文学史家甚至把 20 世纪称为“艾略特时代”,可见其影响之广阔辽远。我以为艾略特对西方文论的贡献有二:一是“文学整体”观,强调评论家要注重作品每一部分与整体的联系,不可断章取义,强调每部作品跟整个文学传统的联系,“过去决定现在,现在也会修改过去”;二是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他一反浪漫主义个性膨胀的走火入魔,力主“诗歌不是感情的放纵,而是感情的脱离”,认为只有二流诗人才会保持个性,诗人要不断消灭自己的个性,融入传统,表现传统希望他表达的东西,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引起世人的共鸣。【注 1 】

看到这里,有网友一定会诘问了:如果诗人真的只是传统的传声筒,还能有个性化创作风格吗?看完全文,我才恍然感知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精髓,那就是:生活决不等於艺术,两者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因此作家的一己私情必须经由非个人化过程,转变为地老天荒、普世意义的人类性、艺术性情绪,方能进入文学作品。

他创作《荒原》、《四个人重奏》就是以上理论的最好注脚和见证。这无疑是对 YC 某些网友,尤其是我本人一些信马由缰、情感流水帐式的文学创作的当头棒喝!

这使我又一次想到,大力引进现代文学批评的新理论、新方法 ,对 YC 的文学批评和创作是多么迫切和紧要啊。

好在我此次回大陆服丧“丁忧”期间,为了调整心态,看了不少《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以及西方文论类的新著,现在作个自我梳理,顺便把先前与 YC 网友的“切切磋磋”项目进行到底,敬请大家雅正。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新论名目繁多,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望而却步。但我决不做那种皓首穷经的书虫,而要力争把书读薄,再读薄,沉下去,跳出来,俯瞰文山书海 ……

抽丝剥茧,概而括之,我以为现代西方文论其实只有一种二元结构,即两大类,一是“文本学”的,一是“社会学”的。先说“文本学”文论。

一、现代“文本学”文论的发韧者并不是英美新批评,而是俄国形式主义Formalism ),它是 20 世纪20 年代注重作品形式与技巧分析的文学批评流派。

在巴赫金手上,艺术形式的独立地位、文学符号的超然性通过复调、狂欢和对话等形式获得丰富内涵,他重构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拉伯雷等人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语言乌托邦范本。

这里,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巴赫金借用音乐术语“复调”来阐释小说。他认为,以往的小说都是作者的声音占主导地位,主人公受作者思想的钳制,不能自主发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全新“复调小说”则有所不同,作者“代表几位不同的思想家发表一连串的哲理议论”,却无法左右这些人物的独立意识及其价值观。【注 2 】

细心的网友也许已经发见,在巴氏的“复调”学说中,隐含了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篱笆墙影子,是啊,去个人化,弱化作者对人物的绝对控制是现代小说的新走向!我在原本学音乐的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中看到这种“复调”式结构,性格张扬反叛的各个先锋青年有着迥然相异的生活轨迹。又如,在贾平凹的《病相报告》中,作者并未一如既往地采用全知全能的视角来展现人物和故事,而是尽量弱化作者意识,通过人物各自第一人称的独白,“多声部”复调构建小说,诉说他们的所感、所思。在文学城原创版,我大约看到真真国女儿的《狐说:堕世情劫》中那只以“我”命名的野狐,川晔《荒诞集——欲望的层次》(非小说的小说文本)中的小妖精,都有不受作者思维把持的自主性言行的雏形。

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拉伯雷的作品中,人们象参加狂欢节一样抛弃自己的等级,摆脱平日必须遵守的禁令和规则,自由地展示自己,建立起一种自由自在、人人平等、不分彼此的人际关系,这种狂欢节精神反映到文学上,就是狂欢化。【注 3 】

陀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通过一系列人物对话揭露各种装腔作势的行径,进而建立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正是狂欢化的典型体现。在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中,汇集了市场经济下传媒大战、情色交易、钱权勾结、制造假货的处美人大赛就被渲染成一场刘镇全民参与的民间狂欢。依我看来,文学城原创版应努力营造并维护两种虚拟的、迷醉的“狂欢”,一是原创村网友间的“狂欢”氛围,二是网友创作的“狂欢化”。在心灵泉的长篇小说《异型婚姻》 (35) 中,人们“七手八脚给大外公穿上那若干年前就准备好的寿衣 …… 居然在百年之后又穿着清朝服装回到他的祖父祖母膝下承欢去了”的描写,以及倒述的“费了一些周折”给外公准备墓地墓碑的过程,就很有些另类民间“白喜事”的狂欢、荒腔走板劲儿。

除却最引人注目的巴赫金学说,在俄国形式主义中, 什克洛夫斯基的 “ 陌生化 ” 理论也至关重要。我理解“陌生化”(奇化)就是颠倒习惯化,作者要创造性地重建读者感觉,扩大认知难度和广度,延长审美过程,以求新颖别致,此手法的前提是语言的“陌生化 ” 。 【注 4 】

在庞德那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在一个地铁车站》中,我看到了“陌生化”创造的离奇效果:“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显而易见,作者在“面孔”、“幽灵”、“枝条”、“花瓣”间创建崭新感觉,表现感情色彩,又用“这些”“一般显现”,“湿漉漉”叠声词后的“许多”来扩大认知,延宕时间,占据永恒的时空意象。什克洛夫斯基还将“陌生化”运用于小说界,分别从视角变异,叙述结构背离,语言变形移位等角度做出了饶有新意的解释。

后人发现,昙花一现的俄国形式主义是英美新批评、布莱希特 “ 间离效果 ” 论的先驱,对法国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影响也甚为深远。


T.S. 艾略特不仅是写出《荒原》的大诗人,
还是英美新批评派的杰出代表,他的
“文学整体”观和“非个人化”理论影响深远

在巴赫金手上,艺术形式的独立地位、

文学符号的超然性通过复调、狂欢和对话

等形式获得丰富内涵



刘索拉小说《你别无选择》存有
巴赫金的“复调”式结构



 

余华在长篇小说《兄弟》中,

将“处美人大赛” 渲染成一场

全民参与的民间“狂欢”

 

【注1】参见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新批评文集》中国社科院1988年版)

【注 2】参见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 三联书店1989年版)

【注3】参见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科院1996年版)

【注 4】参见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 三联书店1989年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