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古典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朱铁志与吴建民

(2016-06-28 08:53:19) 下一个

一个在职敬业、默默无闻,一位退休走穴、路人皆知,可以说,他们都是国产精英的缩影。死亡,本来路就很多,可是像他们的选择,让我有点诧异。

有人把他们的思想归纳了,最欣赏的是这段:【一方面,他们挚爱这个国家和民族,把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甚至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意义;另一方面,在现实政治和社会中,他们既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又发现只能眼睁睁看着似乎就要失控的趋势而无能为力,陷入到极度焦虑。死亡,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是最好的解脱。】

 

我选了两张素描放上了,算是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害死人

作者:???? 泪

 

《求是》副总编朱铁志自缢辞世,有媒体报道称,其自杀原因可能与抑郁症或理念和现实的差距有关。经人提醒我才想起,好像在七八年前,我还和他参加过学术交流。

 

朱铁志与吴建民

在我努力回忆的印象中,朱铁志是一位典型的社会学学者,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坚定认识。我不记得他当时说过什么,但现有报道说,他曾经强调“社会进步的总体方向不能背道而驰,不能任由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假借正统意识形态的名义随意泛滥,也不能有意无意之间怂恿、纵容非理性的政治表达代替理性思考、宽容精神,更不能误判形势、企图重温旧梦、让文革余孽沉渣泛起。”

 

若真是这样(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卷入贪腐或政治),我觉得朱铁志的去世,真的非常令人惋惜!特别是在“在狭隘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假借正统意识形态的名义随意泛滥”的今天,在意识形态和理论领域少了这样一位学者,少了一个理性的、冷静思考的、有宽容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声音,我觉得真是一大损失!

 

而这可能也正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最为可敬与可悲之处。一方面,他们挚爱这个国家和民族,把推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甚至是生命存在的唯一意义;另一方面,在现实政治和社会中,他们既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又发现只能眼睁睁看着似乎就要失控的趋势而无能为力,陷入到极度焦虑。

死亡,对他们来说,可能真的是最好的解脱。

 

朱铁志的辞世,让我想起另一位在武汉刚刚因车祸去世的前外交官吴建民。吴建民也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和所谓的中国鹰派及民族主义情绪浓烈的学者进行过激烈辩论。

朱铁志与吴建民

但和中国传统学院派知识分子相比,吴建民的好处是做过职业官僚,而且是以谈判为主要职业的外交官,所以知道如何压制焦虑情绪,能够调整收拾心情。而传统学院派知识分子,因为可爱又迂腐的“书呆子气”,一旦理想受挫,就会精神崩溃,甚至于选择结束生命。

 

吴建民和朱铁志,一个在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一个在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而这两个领域,恰恰是最需要理性、冷静、宽容和批判的声音,也是温和理性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争执最激烈的领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这两位人物连续去世,真的令人极度惋惜,甚至我个人,我想也可能有其它知识分子,也会开始有点焦虑。

 

我相信中共高层一定不希望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失控。事实上,吴建民去世后,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七位政治局常委都送了花圈,就是一种政治上的宣示。因为按照规格,像吴建民这样级别的官员去世,除非和某位常委有特别渊源,常委级别是不会送花圈的。七位常委都送花圈给吴建民,显然有一些政治上的寓意。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必须看到,狭隘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确实有假借正统意识形态泛滥失控的风险,有将中国推向认识撕裂和国际孤立的风险,社会对多元表达也越来越缺乏包容性,一些斗争性极强的极端性言论,也越来越不加掩饰。人们对文革可能重来的焦虑,以及台港出现的分离主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也正源于此。

 

我经常说,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威权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好处是能够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如臂使指的完成一些民选体制下很难完成的大事;但这个体制有一个潜在风险,就是一旦做出方向性的调整,就可能因为缺乏外部制约、批评而走向极致,所以就经常会犯“左”或“右”的错误。所以越是这种体制,就越是需要监督与批评,越是需要多元化的社会认识制衡。

 

然而遗憾的,也恰恰就是这种中央集权的威权体制,会最容不下外部监督与批评,会将多元化声音中的不同表达,视为对体制或个人权威的挑战。而官僚们宁左勿右的政治投机,缺乏包容批评的长官意志,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缺乏现代化的治理能力等,更可能将事情推向极致。在社会层面,因为民众缺乏批判性思维,对执政党和政府普遍信任,再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受到的外敌凌辱,和文革等政治斗争文化释放的恶性,也使得民众对极左缺乏免疫能力。我想这就是邓小平说的,为什么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制度和历史原因。

 

所以,在中央集权的威权政治体制,执政者的一言一行,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要三思而后行,因为这种体制下执政者示范意义非常强劲。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文件、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的选择使用,在经过官僚体系层层加码并加入执行者的个人解读后,都可能会超出合理性边界。外界也可能会作出“怂恿纵容”或“支持”的解读。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中国需要民族主义,或者说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需要民族主义。但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却会毁掉中国,和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而让世人警惕的是,随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历史性解体重构,尤其是持续性全球经济低迷带来的冲击,在世界范围内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都在抬头,刚刚结束的英国脱欧公投,以及特朗普受到追捧,不就是另两个例子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