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荷雨声·指上花

在文字之间行走,在文字内外相爱,由生到死 图文原创版权所有 转载请说明,禁止一切商业用途 ameidar@hotmail.com
正文

余虹之死及其他

(2007-12-13 07:50:47) 下一个

  人大的教授余虹先生从自家的窗台上坠下身亡,我想每一个读过先生文字的人都会震惊与悲恸。

  现在,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有关于这则新闻的讨论,许多的朋友也在问我,是否会写写这方面的文字。

  纪念先生的文字,我怕是写不了的,那些流走在文字间的时光不会因为先生的离世而被带走。

  生存在中国,倘使还有些良心,便会常常在痛苦中煎熬。又或,努力要说些真话,便会更觉话语权的获得是多么叫人沮丧的事实。

  那么,我们是该选择死亡还是沉默,还是在这有限的空间中写些无限的文字?

  对于生命的尊崇,超越了我所有关于道德与价值的原则。

  每个人,都该活下去,选择尊严的活和选择卑微的活,在本质上是并没有多少差异的,只是在良心的选择上,是会叫人陷入痛苦不堪的境地的。

  我不鄙夷别人的选择,总想,活着已然是如此艰难,何苦还要别人去平白责难?我们有什么权力去声讨别人卑微苟且的生活?难道谁生来就是想卑微的吗?

  高贵,谁不想?可是当高贵变得叫人连生存的权利都要丧失的话,那么高贵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死。无论赋予多么耀眼的光环,相比生,都是最好的逃避。死后可以把生前的所有责任都推卸得干干净净。这丝毫不是我想去责难余虹先生的原因,我总是为生命的非正常消失而心痛。如果他可以不死,我是宁愿他不必担负那许多的责任与道义的,我是愿他可以放下那些未曾了却的愿望归隐山田的。即便不做隐遁的人,至少在其他方面还是可以为这个无能为力的国家做一些细节上的努力的。

  在我的内心里,是绝望的世界,我并不曾抱有多么美好的希望,以为在我可以预见的未来,如我所愿。

  相比于那些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改造社会的制度与其他一些不合理规则上的人们,我从来是尊重却不参与的。

  我的理念里,总以为,所有的改造如果不以心灵的改造开始,都是徒劳的。

  古往今来,多少次的变革和革命,都只是轰轰烈烈登场,凄凄惨惨收场。利益的获得者永是那些较量后的胜利者,这些胜利者不过换了一层皮囊重新开始前一轮的洗牌。牌还是那些牌,不过换个花样出而已。

  那么换汤不换药的这些变革革命,给普众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吗?我只知道,每次为这些变革革命后果买单的都是普众。而利益早被胜利者瓜分干净。

  这是一个需要彻头彻尾进行心灵改造的民族。当知识的传播是以权利欲望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了,我们将在这条路上死无葬身之地。而无数次的开始,莫不是权利金钱这指挥棒把人们绕得团团转,谁人不是匍匐在它的脚下卑躬屈膝。何谈生命的高贵,人性的光辉。

  多好的制度,如果由一些从骨子中就烂掉的人来执行,也必将是烂掉的制度。

  所以,我从来不信,一帮灵魂被权利浸染过的人们,能够为这个社会,这个社会里的人们带来多少的价值,这个社会会得到多么大的改变。

  在所有的带着光辉的名字中,我只爱着陶行知。倘使我们国家的那些妄图改造这个社会的知识分子中有一半的人肯放下空空的理念,放下虚妄的报复,把改造这个国家从基础开始,那么我相信,未来不是不可以期待的。

  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们,却从来是眼高手低的,以为拥有了权力便有了可以变革的资本,却不曾想,这个国家的基础从来都没有质的变化。奴才还是奴才,不过成了能更少人奴役的奴才。

  而我们的所为文学,又有哪一部不适充斥着阴谋权利与金钱?尔虞我诈,胜者为王败者寇,这些永恒的主题,自古至今,被文人墨客们奉为经典,被普通大众当成了模板。多少的文章,不过是无数次的复制。

  而我们缺乏的那些宽容与悲悯,在文学作品中是永远的灰色。翻开历史书籍,这些人性最该被放大的品质,却荡然无存。

  我以为,自古以来,从知识分子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诞生开始,就一直是角色错位的。

  知识分子,又以文人为甚,其主要的角色是承担对民族灵魂的改造,而不是孜孜不倦在政治的浪尖上被屠杀。知识分子本身人格的缺陷和不健康,又如何企望这个社会的其它大众是健康健全的呢?

  余虹,选择了死亡。我以为是一次对信仰的放弃,是对现实的妥协,是对责任的彻底放弃。

  哪里的世界不收藏灰骨?人,又谁没有死去的那刻?

  活着,就有了可能,这是不变的永恒。死,什么都改变不了,唯一的改变,就是这个世界再也听不见你新的声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johnse2288 回复 悄悄话 犀利的语言,尖刻的批判。然而我感受到了你对这个民族发自内心的爱。你说你独爱陶行知,我想你也许想说只有振兴教育,从骨子里提高民族的素质才是最好的出路。对此,我也有同感。最近有幸造访美国Cornell大学。这是一个私立大学,始建于1865年。人家在还没有富裕起来的100多年前就建造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长青藤大学,培育出千千万万个莘莘学子。然而我们这里很多富起来了的人们,却热衷于把金钱用在享乐上,甚至用来做一些不齿于在这里罗列的事情。但愿这些都是社会发展中必经的过程,这个社会这个民族最终会走向真正的文明和振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