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人都会长大,但不一定会成长。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师,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个人资料
成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父母在孩子IDENTITY问题上的角色

(2009-07-21 08:38:34) 下一个


前几天我贴出了『香蕉孩子的IDENTITY(图/闪片) 』的帖,

紧接着第二天网友浪宽就贴出『海外华人迷思:让孩子当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组图)』.

再接着香草仙子也贴出『加入探讨:孩子做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因着香草仙子的帖,我又跑去浪宽的博客,仔细的看了两位网友的文章及一些相关的回帖。

我们的孩子--第二代的移民。他们因生长的环境而成为外黄内白的香蕉Kids。

和许多的教育孩子的议题一样,如何帮助孩子寻找IDENTITY的问题,大部分的责任是看家长怎样诱导和教育,如果身为父母的我们能够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真正了解孩子所处的环境,懂得尊重孩子的现况,那么孩子的IDENTITY就不会是一个问题。

进一步地说,第一代的移民因自身Identity的困扰没解决,连带着影响到孩子。
如一些第一代的移民,情感上不断告诉自己:我是中国人,可又不得不生活在“外国”,每天和“老外”打交道(其实你才是外*国*人)。。。

我认识一家人,每次去他们家,几乎电视都是开着的,而且每次都是华语节目。
我回中国最害怕看新闻联播。那种机器人的面孔和制式的腔调让人从内到外都极不舒服。
可这位仁兄住在美国(快十年了)却从不看美国的新闻,“新闻联播”在他家里真的是“连着播”。当然你也别期待他会说自己是美国人。

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很难认同美国的文化,但问题是你的孩子生长的美国,每当你说美国不好时,你有想到孩子的感受吗?

香蕉孩子在家中得不到“内白”的认可,在潜意识里就开始抵触那属于“白”的部分。而这样的抵触首先就让香蕉孩子在Identity的问题是开始了混淆。

同样,抛弃中国文化在家里说英语,吃汉堡。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也是不可取。

所以父母过度强调或否认某一方的文化,都会给香蕉孩子造成日后认证的困扰。

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所处的环境,尊重孩子是香蕉,那么父母就应给香蕉孩子营造一个事实求是的香蕉的生活环境。

1.认清疆界。
你生长的背景和孩子不一样,不要越过疆界,把自己民族主义的情感往孩子身上硬套。硬套的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2.
他们虽是你的孩子,但他们毕竟不是你。
尊重他们是香蕉。,你要肯定两边的文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3.
多接触双方文化的精髓,让香蕉孩子以自己的背景为荣。
在学期,利用周末多带孩子去美国的博物馆,讲述美国早期的历史故事(如Little house on the prarie. 放假时如果带孩子回国,尽量让孩子接触到有文化背景的事和物,而不是成天的吃喝或买仿冒品。

4.
对两国的态度,应立足于是非而不是立场。

也拿奥运为例:2004年的奥运期,我和孩子都在中国,看到有中美运动员竞争时,孩子第一个就问我会为谁加油。我告诉她们我会为美国,并且告诉她们为什么。

情感上我会为中国,但理性上妈妈要帮美国加油。因为妈妈不认同中国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我自己也曾是一名运动员,在中国许多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要离家集中训练。一年中能回家的次数很有限。成名还好,不成名的将带着一身的病痛自我谋生。

前两天我刚刚上了一个帖『内柔外钢的女孩儿 』,介绍我朋友的孩子因游泳成绩优异被波士顿环球报报道。还有WXC的网友VGE的孩子也是美国著名的运动员。
像这样在正常环境下产生和训练出来的运动员,妈妈一定要给她们掌声。

我们不能遇到中国时就什么都对,与到老外时就挑三挑四。
教导孩子是与非比狭隘的民族情感有意义

5.
既要帮孩子扎根,又要帮他们长叶。
没根的植物长不高也不成才,人也如此。
香蕉既然外表是黄的,那我们就要把黄色素保持下去。

我在孩子小的时候,会讲一些成语故事给她们听,让她们一方面了解中国深邃的文化,一方面又懂得中国文字的精髓。让孩子看到这每简单的四个字的背后,却都有一个故事。
哇!真是厉害。这种孩子自己思考后的结论会深深扎在他们的心里,

通常ABC们在没上学前会接受东方文化,一旦上了学就与东方文化渐行渐远。但幼时扎的根却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一点点的长大。
上了大学后,抛开了青少年成长的困扰,他们又疯狂的想要学习中文,寻找自己年幼时扎的根。

前天,我和小女儿在行车途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女儿:
我希望我曾经在台湾的local school读一两年的书,这样我会对台湾文化了解的比较多一些。

我:
先是下了一跳,随后说:
当时选择国际学校是因为东方的文化在尊重人的方面比较弱,我们怕你们无法承受这样的文化冲突。
还有台湾天气很热,可教室里却都没有冷气。
最重要的是你们语言不通,而且Local school的作业多的吓人,你们根本无法应付。。。
反正人生是这里有得那里就有失。

女儿:
我知道,我只是觉得我对台湾了解的不多。
以后我如果有小孩儿,我一定会让他学中文,而且最好送他回中国上一,二年的学。。。。

我:
又是吓了一跳!
 哦,这样很好啊,但你小的时候很排斥学中文喔,妈妈耐心的等了你二年,你才答应要学中文的。。。。。。

奇怪吗?还不到19岁的香蕉Kids居然会说让她的孩子要学中文,甚至还有送去中国读二年书?这简直是比老妈我还激进。

所以,我觉得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以公正的态度(小孩子对是非最敏感)将两边的文化传输给孩子,不要过度否定或赞美某个文化。

认同孩子和我们的差异,给孩子时间和空间。
你不可以简单的把他们归类为中国人,或美国人。他们是华裔美国人!

文化这个东西是潜移默化的,我们不能只看中文节目,去中国教会。和中国人开PARTY,吃吃喝喝。
我们也应该和我们的老美同事,邻居(我本人对外只介绍我的中文名字,几经“训练”我的老美邻居都记住了,而且都说我的名字很好听)多多相处。过年过节时也请人家来家里坐坐。

你会Surprise老美有多么的崇拜我们的东方文化!
而由老美的“肯定”则会间接的促使香蕉孩子对父母原生文化的好奇及向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jerrbear 回复 悄悄话 文化的精髓都有相通之处
ncpga 回复 悄悄话 是美国人.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扬子江酒店的评论:
谢谢对我的博客的一贯支持。也谢谢您回帖。
人往高处走,任何合宜的行为都有让人学习的空间,反之也然。
虽是孩子的世界,但,唯有父母正确的引导,文化才可传承。
扬子江酒店 回复 悄悄话 羡慕你有这么懂事的孩子。
我想华人家长可以做的是给ABC开启一扇通往中国文化的门,给他们一些接触中国文化的便利,至于ABC认为他们是什么人那是他们的选择。
关于“每次去他们家,几乎电视都是开着的,而且每次都是华语节目”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就像在香港/亚洲的外国人家庭,他们也是电视都开着英语节目的,在自己家里,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也不是什么坏事。关键不能“我们不能遇到中国时就什么都对,遇到老外时就挑三挑四”,反之亦然!不能出国了老外都是对的,一谈到中国就挑三挑四。
嘿嘿,一粒米养百样人,有些东西顺其自然好。孩子的世界是他们自己的。
成长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香草仙子的评论:
谢谢香草,
的确,父母要先做好一个“新大陆人”,才可以正确的诱导孩子做优秀的人。
北美和欧洲不一样,北美是移民国,大家的基点差距不是很大(除肤色长相外),这对我们教育孩子是比较有利的一点。

最负面的状况是父母本身把自己列入外来者,而且还“强迫”香蕉们加入其行列。
父母:
记住哦,你是中国人!
香蕉:
NO,我是美国人!?
父母:
谁说你是美国人?你看你长得样子那点像美国人?
香蕉:???

还是那句话:尊重!
尊重香蕉们的生长环境,尊重孩子和我们的不一样,尊重现况。
给予孩子做自己的权力!

我不仅意外我家香蕉的想法,我简直是被她“雷”到了。
她现在在大学也有修中文,而且还想去中国找实习的机会。但她说她最后还是会在美国生活因她Belong 这里。。。等着瞧吧。
香草仙子 回复 悄悄话 沙发!谢谢成长继续深入这个论题。我的孩子还小,我们会走到你们那个阶段,遇到更多问题的。谢谢你和女儿分享你们的成长经验。很有启发。
很同意你的想法。实际上,父母自己就先有个身份认同问题。我们这一代就应该多接触两国文化,多结识各族裔朋友,从中美两国文化汲取精化继续成长为一个‘新大陆人’。这会对孩子的身份认同有很大影响。

很意外你女儿要送自己的孩子回中国上学的想法。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对中国文化有这样的热爱。我都不敢期待我的第三代还能继续学汉语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这完全取决于我的孩子们了。祝贺你,养了个和你能有深层次文化沟通的好女儿。这也是我所希望的结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