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人都会长大,但不一定会成长。成功是我的自信,挫折是我的良师,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
个人资料
成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管教态度要一致 ZT

(2007-04-23 20:18:37) 下一个

有一个小孩,父亲是「不打不成器」的信奉者,认为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甚至学业表现都要靠它才能建立。母亲却认为只要父母言行正派,小孩的贪玩、说谎、打架、耍赖就像尿床一样,大了自然就好了。父亲有一个物质匮乏的童年,所以对小孩的物质要求漫无节制,认为与其身後留钱给小孩,还不如现在看到他满足的微笑。但母亲却要支配家用,常因这些而捉襟见肘,并且认为那样只会养成小孩有求必应、浪费奢侈的恶习。

结果呢,小孩要新奇流行的玩意儿时,他会耐心等到周末,看父亲心情愉快而母亲不在场时,去对父亲撒娇。而当他在学校欺负同学,被老师罚多写作业而迟归时,他会先转到妈妈那儿,拜托妈妈不要 他的底,以免遭来一顿痛打。万一如果被父亲逮到犯错的事实,父亲要举起棍子时,母亲就会赶来护著他,而当他要求玩具被母亲发现时,母亲又会出来极力阻挠。结果总是夫妻因此大吵一场。小孩呢,也搞不清到底是爸爸对,还是妈妈对,而自己的行为到底对不对呢,就更弄不清了!小孩因此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既吃软又怕硬,逢迎刁钻,投机取巧。心中没有一套坚实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对自己的价值感也就无法确立,只有彷徨与茫然!

所以夫妻两在对小孩重大事情的管教态度上,应事先充分沟通、协调好,如∶作息管理、违规行为的处理,玩具、零用钱、休闲时间的管理,对上学、做功课及成绩的态度等等,都应及早立下清楚的规范。并且随著小孩的长大,家庭成长的变动,外在环境的变化等,还要时时再沟通,再检查这些管教态度与原则的合宜性。
?
浅谈管教
??近日某报刊载了一篇以「三岁『大喊十』扭赢八十三岁曾祖母 为题的有趣特写新闻,其文大意讲述一对相隔两代,年龄分别为三岁和八十三岁的曾婆孙,为了一张婴儿椅而大战於元朗洪水桥一间酒楼的典型家庭轶事。据报道,曾祖母为怕麻烦而没有应曾孙女的要求,替她找来一张婴儿椅,以致曾孙女大感不悦,更因而不肯安坐用膳。曾祖母见状,唯有用携来的雨伞棒打曾孙女的手脚,企图令她就范,可惜女孩愈打愈喊,哭声震天,最後,有一名茶客看不过眼,召来警察到场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管教孩子,宜宽还是严,总教家长们费煞思量,正所谓「过犹不及」,其实,过分权威或过分放任,都不能产生良好的管教效果。教养孩子,当然以恩威并重的方式最为理想,所谓恩威,就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权利、不要求他们作其能力以外的表现,当孩子犯错时,会考虑他们的年龄和个性的不同而予以体谅之馀,同时又定下一些必要的约束规则,要孩子遵守。

??易地而处,试问有谁喜欢在「矮人一截」的情况下用膳,只要当时酒楼还有备用的婴儿椅可供茶客取用,那位三岁曾孙女的要求可算是合乎情理。拒绝孩子合理的要求,只会令孩子不满和抗拒,亦感受不到家长的爱与关怀。

??加上女孩可能以往曾有多次安坐婴儿椅用膳的经验,所以才对是次要求被拒而感到大惑不解,及会认为错不在己。年幼的孩子,因不懂用其他方法正面地表达不悦情绪,所以,往往以哭闹或反抗命令等方式来宣 ,倘若家长没有及时予以指导,孩子便会误以为家长已默许他们任意妄为,等到一面孩子习以为常;而另一方面,家长已到不能再忍受的地步时,才对孩子发脾气或惩罚他们,不但收不到管教果效,而且有损彼此关系。

??管教孩子,家庭成员间必须相互沟通、协调,作出前後一致的态度和手法,定下的规则决不可朝令夕改,不然,孩子只会莫衷一是,不明所以。至於体罚更不可随便使用,因为,会对孩子造成精神及肉体伤害之馀,亦不能让孩子明白过错之所在而得以改正。最佳的方法,莫过於先冷静下来,控制被孩子触怒的情绪,然後耐心聆听,找出因由,对症下药,并细心说理,予以辅导,让孩子知道不善之处,及具体说明孩子能力所及的要求表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