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汉武帝是纯粹的败家子

(2007-07-10 19:38:20) 下一个

汉武帝是纯粹的败家子

谁对儒家贡献大?孔子还是董仲书,还是汉武帝?

 “孔子原本是好的,就是让董仲书等人给搞坏了”


  可是,没有后者,前者能成为圣人吗?
  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
  最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和董仲书需要这么一个圣人
  没有孔子,一样能立别人,他们不需要孔子,他们只需要一个圣人
  其实大家平时所谈的孔子,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个儒家的代言人,一个象征,而决非孔老夫子本人
  如果单就人对与儒家的贡献讲,董仲书大于孔子
  没有孔子,儒家还有别人成圣
  没有汉武帝和董仲书,儒家如何成圣呢?

许多人讲汉武帝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可我认为:他是一个纯粹的败家子.
  
判定的标准.判定一个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绩.尤其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第一,要看他在位时,国内的民生状况;第二,要看这个国家的对外关系.这两条标准,放在今天也是可以的.
  
可是,他在位不到七十年间,竟然花光了自高祖,吕后,文帝,景帝以来的国库储备.大部分是用作进攻匈奴的军费.以至于流民问题严重,甚至给武帝之后的昭帝,宣帝留下了可怕的后遗症.到了武帝晚年,发生于秦朝末年的"人吃人"惨剧再度上演.一个国家的百姓连温饱都无法保障,却还要为了满足汉武帝"好大喜功"的一己私欲去进攻匈奴.
  
结果,正如老子所说的"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那么,匈奴该不该打?武帝即位初年,由窦太后掌权,<史记>描述当时的汉匈关系是,双方的商人"往来于长城下"的和睦景象.可是,窦太后去世的第二年,汉武帝就命令汉军在马邑伏击匈奴,史称"马邑之变".此举立刻使双方关系恶化.随即爆发了汉匈几十年的战争.战争是把匈奴赶到了漠北,可换来的是民生凋敝.匈奴并未死心,武帝晚年时,仍有匈奴犯境,武帝终其一生都幻想匈奴称臣,可惜化为泡影.

1,后燕王卢绾复后,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往来苦上谷以东,终高祖世。
2,至孝文即位,复修和亲。其三年夏,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为寇.
  ----今右贤王离其国,将众居河南地,非常故。往来入塞,捕杀吏卒,驱侵上郡保塞蛮夷,令不得居其故。----其发边吏车骑八万诣高奴,遣丞相灌婴将击右贤王。
3,孝文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于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十万骑,军长安旁以备胡寇。----匈奴日以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甚众,云中、辽东最甚,郡万余人。汉甚患之,乃使使遗匈奴书,单于亦使当户报谢,复言和亲事。
4,军臣单于立岁余,匈奴复绝和亲,大入上郡、云中各三万骑,所杀略甚众。于是汉使三将军军屯北地,代屯句注,赵屯飞狐口,缘边亦各坚守以备胡寇。-----胡骑入代句注边,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
5,后岁余,文帝崩,景帝立,而赵王遂乃阴使于匈奴。吴、楚反,欲与赵合谋入边。汉围破赵,匈奴亦止。

 

汉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费多,财用益匮。
   元封四年中,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公卿议欲请徙流民於边以適之。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
   汲黯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严安就指出对外用兵是出于“多欲”,他说“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於匈奴”
   天子(武帝)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馀,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
   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地接匈奴以北。…其后汉方南诛两越,不击匈奴,匈奴亦不侵入边。
   即使匈奴远徙,汉扩大了疆土,两家互不侵扰,武帝仍然不满足,他一定要让匈奴称臣。
  是时天子巡边,至朔方,勒兵十八万骑以见武节,而使郭吉风告单于。…单于见吉,吉曰:“南越王头已悬於汉北阙。今单于即能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单于即不能,即南面而臣於汉。何徒远走,亡匿於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打完后,仍然是两家和亲,与文景时有何不同? 打和不打,结果都是和亲,打,有那个必要吗? 武帝真是多事.武帝对匈作战后不久,又和亲  与文景时不同吗?汉对匈奴作战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如果汉对匈作战有理由,那么进攻南越是为何?

 武帝后不久的元帝,便与匈奴和亲.又回复到汉初的政策.又回复到汉初的政策.仅到了孙子,就又要和亲了.武帝的战争也没有发挥多久的作用啊?汉初不=武帝.打能维持多久的面子? 对匈奴作战的最大收获是满足了武帝好大喜功的虚荣心.高祖时没有武帝强大,为何那时没有流民问题?武帝之前有流民吗?没有  偏偏武帝时有?而且还一直延续到昭,元.宣?

文景时,只要匈奴犯境,立马出兵反击,但只要打退就行.决不恋战,以免损耗国力.正如《老子》中说的:“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换来的是短暂且流于表面的国家荣显,实际上却是长期的民生凋敝。《老子》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
   评价人物,要从相对长时间来看.

一方面,搞垮了民生,一方面,也换不来匈奴俯首称臣.从这个结果来看,远不如不打得好.
  
最后,武帝花了老子的钱,把国家弄得破败不堪,武帝下了<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政治错误.奇怪的是:连武帝自己都认错了,现.当代的史学家们却还要说:"汉武帝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 

.<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不懂道家思想,便没资格谈汉代的历史.任何历史行为都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史记.武帝本纪(孝武本纪)>和<史记.公孙弘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及<史记.李斯列传>.

谁知北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想想那些战死在疆场的士兵,看看他们的妻子还做着丈夫胜利归来的梦,武帝是否还要将这场无谓的战争进行到底呢? 估计他还是不会,武帝能将年仅十八岁的钩弋夫人(汉昭帝之母)赐死,汉武对待亲生儿子刘据(戾太子)的手段也够狠。难道会对那些士兵有怜惜之情吗?

   打一战,就是让匈奴换换口气,未免得不偿失. 一个流民问题就让昭帝,宣帝,元帝够呛,哪里管得上匈奴的口气变了? 文景时,国家有因为匈奴大伤元气吗?,只看见武帝身后,国力衰弱.出4万兵,死1万7,只抓住和杀死了700人!证明得不偿失,双方两败俱伤,谁也没占到便宜.

 1,凶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边,不可胜数。然匈奴贪,尚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通关市不绝以中之。
  2,其冬,匈奴数千人盗边,渔阳尤甚。汉使将军韩安国屯渔阳备胡。其明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又败渔阳太守军千余人,围将军安国。安国时千余骑亦且尽,会燕救之,至,匈奴乃去,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
  3,伊稚斜单于既立,其夏,匈奴数万骑入代郡,杀太守共友,略千余人。秋,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其明年,又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匈奴右贤王怨汉夺之河南地而筑朔方,数寇盗边,及入河南,侵扰朔方,杀略吏民甚众。
  4,其明年,胡数万骑入上谷,杀数百人。
  5,是时,匈奴亦来入代郡、雁门,杀略数百人。
  6,明年春,匈奴入右北平、定襄各数万骑,杀略千余人。
  7,是时,天子巡边,亲至朔方,勒兵十八万骑以见武节,而使郭吉风告单于。既至匈奴,匈奴主客问所使,郭吉卑体好言曰:“吾见单于而口言。”单于见吉,吉曰:“南越王头已悬于汉北阙下。今单于即能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即不能,亟南面而臣子汉。何但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为?”语卒,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不归,迁辱之北海上。而单于终不肯为寇于汉边,休养士马,习射猎,数使使好辞甘言求和亲。
  8,匈奴俗,见汉使非中贵人,其儒生,以为欲说,折其辞辩;少年,以为欲刺,折其气。每汉兵入匈奴,匈奴辄报偿。汉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汉使,必得当乃止。
  9,匈奴数使奇兵侵犯汉边,汉乃拜郭昌为拔胡将军,乃E4B7野侯屯朔方以东,备胡
  10,单于怒而悉留汉使。汉使留匈奴者前后十余辈,
  11,明年,单于欲自攻受降城,未到,病死。
  12,其秋,匈奴大人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坏光禄所筑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任文击救,尽复失其所得而去。闻贰师将军破大宛,斩其王还,单于欲遮之,不敢,其冬病死。
  13,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

匈奴的口气:  
  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今欲与汉闿大关,取汉女为妻,岁给遗我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则边不相盗矣。”

 

别以为打匈奴那么容易!
  
  1,马邑军后五岁之秋,汉使四将各万骑击胡关市下。将军卫青出上谷,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出云中,无所得。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李广出雁门,为胡所败,匈奴生得广,广道亡归。汉囚敖、广,敖、广赎为庶人。
  ------------------------------------------------
  出4万兵,死1万7,只抓住和杀死了700人!
  
  2,遣故太仆公孙贺将万五千骑出九原二千余里,至浮苴井,从票侯赵破奴万余骑出令居数千里,至匈奴河水,皆不见匈奴一人而还。
  ------------------------------------------------
  2万5千人,出塞几千里,居然不见一人!

 

酒万石,稷米五千斛,杂缯万匹,它如故约
  对比,关东流民二百万口,无名数者四十万
  哪个更严重?

 

好象文景都不干事一样.
  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冉阝、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军长安旁以备胡寇。而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甯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车骑往击胡。单于留塞内月馀乃去,汉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

当时关内和黄河下游的几个郡的人口

  京兆尹,元始二年,户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万二千四百六十八。
  左冯翊,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口九十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二。
  右扶风,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口八十三万六千七十。
  
  弘农郡,武帝元鼎四年置。莽曰右队。户十一万八千九十一,口四十七万五千九百五十四。
  河东郡,秦置。莽曰兆阳。有根仓、湿仓。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
  太原郡,秦置。有盐官,在晋阳。属并州。户十六万九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八万四百八十八。有家马官。
  上党郡,秦置,属并州。有上党关、壶口关、石研关,天井关。户七万三千七百九十八,口三十三万七千七百六十六。
  河内郡,高帝元年为殷国,二年更名。莽曰后队,属司隶。户二十四万一千二百四十六,口百六万七千九十七。
  河南郡,故秦三川郡,高帝更名。雒阳户五万二千八百三十九。莽曰保忠信乡,属司隶也。户二十七万六千四百四十四,口一百七十四万二百七十九。
  颍川郡,秦置。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莽曰左队。阳翟有工官。属豫州。户四十三万二千四百九十一,口二百二十一万九百七十三。
  魏郡,高帝置。莽曰魏城。属冀州。户二十一万二千八百四十九,口九十万九千六百五十五。
  巨鹿郡,秦置。属冀州。户十五万五千九百五十一,口八十二万七千一百七十七。县二十
  常山郡,高帝置。莽曰井关。属冀州。户十四万一千七百四十一,口六十七万七千九百五十六。
  清河郡,高帝置。莽曰平河。属冀州。户二十万一千七百七十四,口八十七万五千四百二十二。

最后一句,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是说:"假如武帝不改变文、景之恭俭作风,即使是<诗>.<书>中所称道的,对他又有什么夸大呢?"
谁都知道武帝不恭俭: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

<老子>最大的目的就是为解决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点出其动机.<老子>是一部典型的哲学书,政治,当然需要治国的哲学来指导.所以说,武帝不懂老子.

有谁敢说完全读懂老子了,要读懂,至少还必读<庄子>,<列子>,<淮南子>,<吕氏春秋>,<无能子>,<晋书>,<世说新语>,还要读禅宗的书,<坛经>,<金刚经>,<维摩诘经>,

  战国盛行三种学说,法家,纵横家和兵家,又以法家为盛.可是,法家学说只不过是丛老子那里偷的皮毛,就指导秦国统一天下了. 为何史记把老庄申韩合为一转?就因为二者思想的相似性.看<韩非子>讲"君无为而臣有为",全抄老子的.

 

武帝则是战争为主,和辅助,正是符合老子之道。道家最注重的是先变化而变化.
  
   如果武帝好道,就不会打了,可惜五帝好儒!
  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於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积极进取,主动进攻,抓住时机,恰好是儒家的表现.
   老子讲顺其自然,并不是先变化而变化.要不,老子为何将"不欲盈"?可见,守柔很重要.
   五帝之前,"终孝景之世,无大寇侵关."没有必须打的形式出现,而五帝却要主动进攻匈奴,违背形势,不顺其自然,又犯了道家"不得已而用兵的大忌

 

 匈奴来犯,肯定要打.可是要有个限度,没必要陪上老本.
   不能击垮外敌又搞跨国内,你可以说,国力迟早会恢复,那匈奴的国力就停滞了吗?把匈奴养肥又怎样,汉朝一样在积蓄实力.
   不要想通过一场大战旧能使匈奴这个民族灭亡!

发展的看问题把,匈奴强大,汉朝就园地踏步吗?他们想要吞食中原,我们难道会示弱吗?要来打中原,当然奉陪,只是我们不想耗费国力罢了,吃亏的是百姓.
   文静不是害怕打匈奴,而是怕伤民!"民为邦本,本固而邦宁."伤民就是伤国,明智的君主肯定会权衡得失的.
   五帝晚年,国力衰弱,试想一下,要是这时,南越,朝鲜,乌孙勾结起来进犯怎么办?再加上诸侯王内乱,内外夹击汉朝,这远比匈奴可怕!

先变化而变化绝对是有条件的,老子说顺其自然,具体到历史事件中,就要看准形势发展方向而变化,可是五帝初年并没有呈现必然要打的形势,而五帝却一味进攻,不能说他顺应了形式,他这种变化并非顺势而变.<逍遥游>开头那几段,有关小大之辩的那段.

唐太宗在位时间很长吗?五帝好象比他长,可是我听说过"贞观之治",不知道有"汉武之治",对了,有"文景之治". 明君是需要时间,但决非唯一条件.

 

吏治当然重要,为什么汉景时,酷吏只有郅都、宁成,而到了武帝时,酷吏众多,有:张汤、义纵、赵禹、王温舒、杨仆、杜周等;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馀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馀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於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馀岁而相告言,大抵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馀人。
   五帝时酷吏众多,恰好证明了五帝不善用人,并非明君.又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社会的混乱,需要有酷吏政治来压制人民.
   即使汉朝不被匈奴灭,也会被五帝晚年此起彼伏的人民起义所推翻.要不是霍光改变政策,汉朝说不定亡于五帝之手.

 

汉武帝55开:
  
  他是中国第一个公开搞卖官的皇帝,为了收敛军费!
  
  他是中国第一个搞国营经济、国家银行的人!
  
  他是第一个公开搞内外朝制度的人,一个国家两个政府,就是他搞出来的玩意,让整个帝国的上层更加的隐秘,有了一个充满阴谋的黑暗的手在操纵着整个国家,而让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个某后的决策者到底是谁!
  
  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杀人如麻,动不动灭族,简直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他还重用酷吏,让法家大行其道,打击富豪豪强,阻碍中国重商主义的发展!
  
  他还大修陵墓,甚至将国家的财政收入的建立它的陵墓,大修宫殿,奴役人民。
  
  还什么封禅泰山,花花肠子,虚荣到家,居然就因为没有交上司马迁的老爹,居然把人家气死了.

标准放到现在还在使用.
   国内标准,百姓生活水平,就是现在的人均年收入,吃,住,行的消费比例:
   国外标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者合一显示综合国力.

五帝心胸并非宽广,如果如此,司马迁也不会受宫刑了.司马迁也不会想把一本史记藏之名山了  他尊孔,把儒学神化,学术水平比之先秦大降特降.董仲舒将阴阳五行,法家等思想残杂进儒学,把儒学搞得四不象.  汉代的儒家人物,唯利是图.叔孙通,公孙弘,司马相如,张汤,无不如此,难怪<汉书>对儒生那么评价.

五帝晚年哪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言.匈奴居无定所,又不会等着你来打. 再说,五帝的骑兵不要战马吗?卫青,霍去病死后,就是因为汉的战马极度缺少,所以如强弩之末,停止了对匈奴作战.你以为,千里迢迢率领大军去匈奴大战,给养能跟的上吗?汉军不习大漠作战,这些都是限制条件. 一下打跨匈奴,历史证明行不通.直到李广利又开始打匈奴,匈奴已经恢复过来了.

汉武为汉种族大大拓展了生存空间,就这一点足可以抵消其他任何瑕疵?  不断扩大生存空间.最后必然变成只剩汉族,天下无敌.动物因没有天敌而退化,却少生存竞争对手的汉民族只会退化而走向死亡的. 正因为我们周围有强劲的对手,(现在有日本),汉民族才会在竞争中进化. 单一化就意味着死亡

用事实说明,既然汉经济势力比匈强,为何中间因战马缺少叫停,为何要对百姓征税凑军费?去看看史记把.匈奴居无定所是他们的游牧民族习性决定的,不要搞不请常识.长城那么起作用,,金,辽,元怎么进来的? 元朝的生存空间不小吧?到欧洲去了,为何那么快完蛋?不就因为中央机构控制不了,没那么大能力吗?一个有生存力的民族不会因人口少,生存空间小就灭亡,犹太人就是明证.犹太人是少,但却控制了美国60%的经济命脉,一个民族强大不是靠人口数量,也不是靠地域辽阔,而是整个民族的生存能力.欧洲都是地图上的小国,却是经济上的大国.

班固<汉书>:
    
    赞曰: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嵇古礼文之事,犹多阕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峙咨海内,举其俊貌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历定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檀,礼百坤,绍后周,号令文章,然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嗣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又是个没读懂的!
   最后一句,如武帝之雄材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你没读懂吧?是说:"假如武帝不改变文、景之恭俭作风,即使是<诗>.<书>中所称道的,对他又有什么夸大呢?"
谁都知道武帝不恭俭: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这恰好是班固对五帝的惋惜之词,说他耗费民力,不象文静那样恭俭.

 

要综合地看问题.以史论史固然不错,但历史书不仅仅是我们了解,评价历史的唯一工具.
   传统史书偏重讲史实,对思想文化领域,经济领域,法律领域等,都只是讲概况,只见概貌,不见细节.理个历史线索是可以,但要看清真相,还必须读其他方面的专著.
   打个比方,研究汉初的无为而治,就不可单看史书,还须靠读老.庄,淮南子,新语,新书等思想类的书,甚至可以读文人的文集.这样,才可了解无为而治的原因和具体内容.形成立体印象,单看史书,对历史的了解只能是平面结构.
   好比,董仲舒,不看<春秋繁露>,仅看<天人三策>,你能了解他的学说怎样说服汉武帝并为之服务的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