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夏浮云

儿时的夏日,我躺在草垛上仰暮天上的白云-- 多好哇,随心飘驭. 没想到日后我的人生竟象浮云般飘流,不知下一站,没根...
个人资料
正文

不当淑女 (下) (和老公过招系列三)

(2007-09-22 21:40:12) 下一个
当然,我不会就是那么低眉顺眼的应付,恶作剧加反改造也是硕果磊磊:
拿饭桌说事儿,我和儿子正襟危坐,胳膊肘自然是不能上台面的,一次一个中国女孩子来家用餐,饭后放松,心满意足双肘撂上桌趴趴,老安“体贴入微”的问她“要不要给你拿个枕头来啊?”,嘁!喝汤时你别因怕洒凑近碗盘 – 动物吃食才往盘子前凑哪!吃什么都要用刀切叉取勺助,得用双手,没进化好才用牙咬齿切呢;你那漂亮餐巾不是光遮挡摆样不动的,你要时不时的擦嘴边的油,喝酒前拭唇别留印在杯上;儿子要个什么东西若忘了个后缀儿,他从不忘问:“Did I hear please?”,我抬手动腿的妨碍了他人没吭声,那“万恶”的声音准冒出来“a little excuse me would help…”;吃饱了不要说“full”土豆袋才叫满呢,要说“ I have enough”;酒不要倒满,也不能等空见底儿了再斟,饭不能一次盛够得再要再添,切肉要吃一快切一块,块儿不要大,进口的东西就不能吐出,实在需要或去洗手间,或用勺接纸遮不能让人看见…烦不烦?

几年下来,我和儿子大面上说的过去,小节上该咱咋咋地,且老安的规矩也被我们简化了不下一半。比方说男孩子吃饭快呀,十岁那年刚来美国时听他怎么形容儿子吃相“8秒钟就吃完了自己的那块牛排,然后就象饿了8天似的盯着对面我盘子里的这一块,让我怎么下咽…”恶毒啊!儿子稍做了改善,但仍然是一口一个饺子,两口一个鸡蛋,三口一个鸡腿,四口一块牛排,特别是他最喜爱我做的“椒盐虾”,一盘子上桌,那叫流星赶月,分秒必争,老安还在满条斯理“分解,示教”呢,一抬眼盘空见底了!(或许会给留一颗的,儿子明白不要吃掉最后一口)老安也喜这一口啊,数次下来,他领悟了“绅士就吃不到炸虾,要吃炸虾就不能绅士”。于是,再上椒盐虾,他老安也忙不迭的先捡够了自己的盘中,看着他那不“绅士”的堆积,我暗笑:这经济基础是要决定上层建筑的!

再有,嘴里有物是不当开口的是不是?每当老安问儿子个什么问题,他又不想作答,那好,就等吧 — 嘴里这口东西细嚼慢咽的永不消失,老安耐心等啊等啊,一不留神儿子又填了一团进去;食物不能嘴里一半外一半的吊着对吧,当“绅士”把意粉正往口里塞的的硍节儿猛提个问题,你也不是看不见他本能的欲回应时那面条就挂在了口边的狼狈像;不是说取食物不能横桌跨人的吗,不嫌麻烦就递吧,且老是专等他一举叉食物将入口那当口索要;而当我递给他那个什么盐瓶儿酒杯时则一定是准确无误放在离他抻直了胳膊还差一寸的位置 — 老安也品出来了“It is against your religion to give something to somebody who can reach it!”,哈!没办法,我这想看绅士笑话的性子不太好改。

再厉害点,矛盾激化的时候就谁是绅士谁退让,谁不淑女谁沾光了:
忘不了那次争吵,起于微不足道的如何把即将放入洗碗机的盘碗清理。这是继罗伯特后儿子的活。一向“乖”的儿子那年十五岁,好象突然就决定叛逆了,那算是首次示威。老安还没有适应这种转变,一定要儿子返工重做,儿子就是不从。我劝劝老安,他不肯放弃他的“权威”退让,我拉拉儿子的手,他怒目圆睁梗着脖子不动,这厨房变成了两个“男子汉”较量对弒的战场,我还真不知如何是好。那一时空气凝结一触即发,我急火攻心血冲上头,双臂一挥,只听“喀嚓,哗啦啦!” 瞬间天地静,时光停。放心,人头没落地,那一台面的餐具全滚地碎了身,包括老安那一套价值不斐的古董英国盘子。几秒钟的寂静后乾坤扭转,盘子破老安儿子惊!再回首,儿子脚底抹油无踪影,老安定过神儿来收拾残局,也算见识了咱这骨子里的“不淑女”。后来我和他细谈明砍,这儿子大了不能硬管,他服了,并又赐了我个外号“红卫兵”,估计他也不想这点家底都砸在我手上。儿子也发现温和的老妈还是蛮有“气魄”的,他事后悄悄问我的第一句话是“那套好盘子碎了几个?(倒底是孩子)”。这就叫该出手时就出手,我不认为争吵,fight能解决问题,但有时可以释放情绪,扭转局面而给以后的沟通创造条件,还是必要的。

最后,我想再略谈一下我对Manner 或绅士淑女的感受:从老安身上我理解这些东西其实不是个形式而是个理念精神,不是一个规矩而是习惯成自然。

说是Manner 也好风度也罢其实就是一个原则:即尊重他人和方便自己(譬如你不要弄出不雅声音来,饭饱了你打嗝舒服,别人可能要呕了;你抬头直背不是显示高雅是为了体态健康 — 现代医学证明了的)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套“高雅”行为规范。行为的合理变习惯再成自然,而后对与不对也就是个习惯。我习惯了儿子先离饭桌前要和桌上的人打招呼,有客人更邪呼:要一一获准方离去,固然繁琐!可在国内闺中好友来访小住,她吃饭快,每次先吃完“腾”的一下就站起无声离去,我心里也就“腾”的一跳以为她不高兴了,赶紧问“怎么了?”,“吃好了”,噢,她是想别打搅大家呢!习惯不打招呼的可以视而不见,我这习惯了打招呼的就倍感唐突。故此,Manner 最好成为习惯,做与不做是为了你自己而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若不喜欢也无所谓,活的自由自在千万别装。

好的Manner 是一种精神,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不是财富的象征;Style 是要有文化沉淀而不是靠钱靠商标靠模仿。老安可以他的谈吐,幽默,自信,和对他人恰当的尊重,使得别人不得小看他,不管穿什么人在哪儿,即便是恨他气他也不得不尊重他;他也绝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他有自己的原则:来家里的不论是干活的花匠还是歌王帕瓦罗蒂,他都亲手烧上一盘意大利面条(帕瓦罗蒂并不认识老安,是他的朋友带来家里吃饭的);同是一桌客人,老安不管你是议员还是大学校长,你身边安排就坐的可能就是邻里的当地土农民,一视同仁一点没脾气。有精神才有气派,有气派则能成就风度。否则底气不足。

这么一路下来,我更丰富了些:懂得些礼数和道理,却不一定被束缚。我可以准确的分出不同种酒该用的酒杯且知道为什么红酒杯要有肚如何握杯如何品闻,香槟杯细长高脚如何倒如何饮,甚至老安要Cognac酒(白兰地的一种)时我不但知道它特殊的杯,还可以斟入准确的酒量 – 即放倒平转满而不溢;但回国在我姐姐家里喝葡萄酒没杯用碗也照样享受开心。在这里和西人打交道温文尔雅不卑不亢,回国见同胞大呼小叫狂喊粗笑也同样痛快淋漓。我还是我,自然随性,只要不影响别人,管她淑女不淑女。

(这系列到这算完成了,本还计划有个吃中餐西餐的之四,但实在没什么战绩。对付老安的西餐的食厨功底我还差着,能坚守点阵地就不错了。所以最后上个老安当年取得法国葡萄酒协会授于Master证书的PP以示我话当真,权当注脚吧。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阅读!)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3.0 美国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子夏浮云 版权所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螺丝螺帽 回复 悄悄话 co:喜欢椒盐虾一段,生动
Like to read more. I heard you are in Boston area. I am in Boston area. Like to make new friend.
点点滴滴在心头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子夏浮云的文字风格,不多见的呀, 嘻嘻。是在围观那顺藤摸瓜至此地, 不虚此行,并把您的博save了,以后会一篇一篇地砍,作者不心疼就行 嘻嘻。
三更半夜瞎溜达 回复 悄悄话 喜欢椒盐虾一段,生动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问候子夏,昨天忙到很晚还在教孩子中文。。。
新的一周快乐美好!
子夏浮云 回复 悄悄话 谢谢QQ和安静给我的鼓励.我希望有你们二位的才思文笔,就不用写得那么费劲了.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Greetings friend, have nice weekend 子夏!
安静 回复 悄悄话 这个系列写的很好看, 最后一句画龙点睛: 我还是我,自然随性,只要不影响别人,管她淑女不淑女。

哈哈, 就应该这样!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那些规矩来美国的确也学了不少, 许多还是满要紧的.
很欣赏你的态度做法.
另外, 才了解一些你的经历. 真丰富,不一般. 以后有机会多分享.

周末快乐! 谢谢朋友!
神在阿堵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子夏。

你的这一系列写得细,想得深。又有趣!

你周末愉快!
林贝卡 回复 悄悄话 温馨快乐幸福的一家人,真好。
子夏浮云 回复 悄悄话 ZT from 网友97:
不外乎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围着体面-尊严转.
例如,衣服破了旧了,补丁要打得整齐,洗得干净,才能穿出门.
扣子全部系上,外面多热也不解开.姥爷的领子袖口用糯米水浆了再熨.黑呢子鞋面就是不让你见到灰。买东西质地永远被考虑在款式之前.衣裳不许有团揉的皱折.不许裤腿挽得有高有底.不许踢邋鞋(踩鞋帮).女孩子不许挽袖子.年节忌日服饰颜色不能唐突,戴金不戴银...。。。要不是那时候买布还得要布票工业券,去姥爷家还不得自备家居服一套?
没落了自然也没让我见识"葡萄美酒夜光杯" 的讲究排场。印象里酒倒进个精致的小瓷瓶温水温过才喝,在姥爷家没见过啤酒,终身最爱精装二锅头,其他好酒根据节气或来客的亲疏口味选择。酒菜4-8小小碟。倒酒斟酒绝不可翻腕子向外,那是给死人祭酒的动作。
然后是“食不言,寝不语“, “美食不如美器”,吃饭时,不能伸着脖子东张西望,胳膊肘儿也是不能上桌子,不得随便把碗端起来,不得叼噙筷子头,不得逾桌夹菜,不得对一菜连加两次,碗里不得有剩的(只好每次少盛)桌上地上不得有掉的,掉地上也得捡起来吃掉,在家里众目睽睽下多捡几次,到外面吃就基本不掉了。不能吃得太快以至出汗,“吃饭出汗,一辈子白干“-苦力命。以我个人经验,小孩子吃得太快,不吧唧嘴,容易噎着。筷子敲碗碟是在骂做饭的人。筷子竖插在饭里是上坟时的摆法。碗碟盆碰了瓷的绝不能再上桌,( 估计如果餐具也需凭票供应,他老人家也就凑合了)。只有在过年时玻璃瓷器不小心被摔了不会被追究,平时与说脏话的罪孽几乎等同。人到齐坐定之后,座中最年长者不动筷子,谁的两手都得放在膝盖上等着。最年长者没吃完,总得有VOLUNTEER陪吃。吃完不能说“完了”“饱了”要说“吃好了,您慢用”。。。
到这儿不想再写了,第一没你的文笔,和偶尔反攻倒算的成功经历,第二写着写着很多儿时与姥爷家的家规格格不入的回忆已经漫上来了,一个精力异常旺盛,头上长角,臀下长刺的多动症小女孩儿,给人的感觉常是非我族类。
这些大多是与你所提有对仗的。其它住行,行为,待人接物也是差不多是你总结的,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克己复礼,赢得尊重,人情道义口碑重于金钱,举止教养和心灵教养一手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