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正文

日军策反李宗仁、白崇禧始末 / 潘美娥

(2009-09-09 05:56:33) 下一个

日军策反李宗仁、白崇禧始末

潘美娥


        1939年下半年,日军统帅部为适应汪精卫将在南京建立全国性的亲日汉奸政府这一需要,决定发动南宁作战。

        1016日,日军陆军部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向中国派遣军下达攻占南宁至龙州的作战命令。并告知,这次作战由华南21军配合海军作战。

        1113日,南海上空风云突变,黑云滚滚,海水怒号,巨浪滔滔,以第5师团为主力的日军乘坐70多艘舰船从海南岛三亚港启程,顶着暴风骤雨和滔天巨浪向广西钦州湾进发。

        日军第5师团在日本陆军中属于精悍的王牌师团。原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是个强硬的少壮派军人,不久前调往中国派遣军任总参谋长。尽管这支部队在平型关、台儿庄战役中多次受挫,但经过补充、休整后又重整旗鼓,气势汹汹地向中国南海扑来了。

        1115日从钦州湾登陆,接着以三路纵队踏着李宗仁、白崇禧家乡的土地,浩浩荡荡地向北猛进。

        1124日上午,南宁失守。

        1126日,日21军司令官安藤吉将军返回广州,将在台儿庄会战中输给李宗仁的第5师团及台湾、近卫二个混成旅团组成钦县兵团,交由第5师团长今村中将任总指挥,全权负责南宁方面的防务。

        日军攻下南宁之后,便立即开展策反工作。他们异想天开把坚决抗日的李宗仁、白崇禧也列入策反对象。

        今村中将将李宗仁、白崇禧列入策反对象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原来他得到可靠情报,日军发动广西作战时,李、白二将军曾向蒋介石提出请求,要求将桂系军队调回广西反攻南宁。蒋介石于1120日正式拒绝了白崇禧的的请求,将中央军调进广西。今村中将据此判断,蒋介石是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势力扩张到广西省,这样一来势必引起蒋、白之间的明争暗斗。若海军航空队以南宁为基地,对西南各地加紧轰炸,将更会加深中央与桂系的矛盾,从而为日军的策反谋略带来极大希望。

        今村中将选派在第5师团担任特务机关长的中井增太郎大佐前去策反李、白两将军。

        中井大佐日本士官学校毕业,中国许多高级将领和他是同学。他5年前曾受聘在桂系军队中担任军事顾问兼教官,与李#白的私人关系极好。中井大佐见到李#白,使尽挑拔离间之能事,提出只要李、白搞倒蒋介石,日本不但可以撤兵,并且可以帮助李、白扩建军队,建立一个与日本平等的政府。

        李宗仁将军对中井的游说嗤之以鼻,并郑重地回答:“对于撤换蒋介石,中国人并不把他当作回事,就像你们日本换个首相一样,中国实行中山先生的共和体制,只要人民不乐意,随时可以叫蒋介石下台,而另选贤能。”对于日本方面的“诚意”,李宗仁说:“那是因为日本使出了浑身解数,无法打赢中国,所以用甜言蜜语来引诱破坏抗战。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近段时间来看,日本老是想吞并灭亡中国,而决不是公平合作,平等待我。对于中国人来说,与其让人吞并,不如抗战到底,使日本侵略者幡然醒悟,自行消除灭我中华的幻想。这场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战争的停止当然也应当由日本提出。日本如果真有停止战争#恢复和平的愿望,中国将表示欢迎,但日本必须立即从中国撤军,恢复中国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

        白崇禧将军则告诫中井大佐:“你们日本穷困潦倒的情况,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再打下去,中国的胜利是稳操胜券的,日本将自取灭亡。日本方面若真要谋取自救,就应该赶快悬崖勒马,彻底抛弃仇恨中国的政策,恢复中日友好。”

        结果中井此行,碰了一鼻子灰,诱降不成,还讨了个没趣。

        1210日,今村中将恼羞成怒,决心对李、白两将军侮辱一番,一并报第5师团在台儿庄吃败仗之辱,以通电的方式公开发表了《致李、白将军书》:

        一、大日本皇军占领南宁地方之唯一目的,即切断蒋介石政权与法属印支之交通线;

        二、我南宁方面大日本皇军对白、李两将军在广西省之建设及政令甚表敬意,因此将极力注意避免损害事绩,两将军沿下一般民众之生命及幸福,将尽力予以保护;

        三、愿将军洞察世界大势,为促进东亚同文同种两民族之提携奋起前进;

        四、将军若执迷不悟与日本敌对到底,则随时可举全部兵力来夺回南宁。我南宁驻屯军队将独立对抗将军50万军队,且有足够兵力、装备、航空力量及信心取得战争胜利;

        五、对南宁战斗战殁之将军部下4200余名勇士,我军已予合葬于南宁中山公园,郑重供祭,尚乞安心……

        李宗仁、白崇禧对今村中将的通电,只写了封简单的信予以答复:谩骂与讥讽吓不倒我们,对于闯入我们家园的豺狼,只有用大棒狠狠地打,这就是我们的回答。

《文史春秋》2005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