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不很明了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一个命途特别多舛的诺奖得主的故事:赫尔曼·穆勒

(2018-10-01 14:21:13) 下一个

 

 

来源:  于 2018-10-01 04:22:02

今天我们讲一个命途特别多舛的诺奖得主的故事。这个人叫赫尔曼·穆勒,获得的是194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穆勒是个美国人,16岁考上大学,正赶上几年前孟德尔遗传学定律被发现,对生物学一见倾心;毕业时候赶上摩尔根实验室招人,从此开始做果蝇。

到了1926-1928年,他的实验室迎来了黄金时期,做出了一连串的重大突破,特别是明确证明了X射线可导致基因突变,严重时可致命。论文不断,人员扩张,正在志得意满的时候——

赶上了1929年,大萧条。

穆勒没了经费,研究没法顺利继续,对资本主义的前景也心灰意冷。1932年9月,他经同事介绍离开美国,为了科学,前往柏林——

赶上了1933年,希特勒上台。

穆勒对国家社会主义极其厌恶,德国待不下去了,但回美国也不行,这时候他已经因为左翼倾向遭受了FBI的调查。他决定离开德国,为了科学,前往列宁格勒——

赶上了1936年,李森科主义和大清洗。

身为遗传学家的穆勒当然是坚决反对李森科的伪科学的,然而面对政治力量根本没有用。斯大林本人读了一本穆勒的书,十分不高兴,要求手下人批判一番。穆勒只好带着250个果蝇株系出逃,为了科学,前往爱丁堡——

赶上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

面临德国入侵英国的威胁,穆勒终于还是在1940年为了科学逃回美国。虽然他的左翼政治立场还是问题,但谢天谢地,美国现在和苏联是盟友了,所以没什么人追究他。

到了二战结束,麦卡锡主义开始逐渐抬头,穆勒这种背景的人本该很倒霉,但是他却没有受到严重波及,为什么?

因为194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生了什么?

就在1945年,广岛和长崎落下了两颗原子弹。

还记得他的研究方向吗?

放射线可以导致突变。

实际上,他在二战期间做的很多工作,和曼哈顿计划直接相关——只不过出于保密原因,没有人告诉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既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看历史的进程啊。

 

来源:http://bbs.wenxuecity.com/bbs/gushi/1262058.html

 

 

================================================

赫尔曼·穆勒:从穷小子到“跨界”专家顾问

2018-08-23  |  蝌蚪五线谱 原创

医路诺贝尔系列:挖掘历届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的经历,为大家展示1901年至今医学界绚丽多姿、波澜起伏的科学画卷,见证现代医学每一次改变人类历史的进步。(更多故事点击》》》) 美国遗传学家赫尔曼·约瑟夫·穆勒(Hermann Joseph Muller)因发现了核辐射对健康的危害,获得了1946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在他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核辐射并没什么大不了的,直到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核爆炸导致的辐射病和死亡如同泄洪般涌现,引起了全球的强烈关注和恐慌。

而穆勒本人的故事,也同样令人称奇。从一个少年丧父的穷小子起步,在世界舞台度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赫尔曼·穆勒(诺贝尔奖官网)

天才打工王

1890年12月21日,穆勒出生在纽约,他的父亲约瑟夫从爷爷那里继承了金属买卖的家传生意。其实约瑟夫毫无商业头脑,他感兴趣的,是大自然的奥秘及进化论。正因为自己无法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喜爱的行业,所以他将兴趣寄托在独子身上,从小就为穆勒培养起了对生物的热爱。

 

 
 
 
 
童年穆勒(印第安纳大学)

1900年,当穆勒还是个10岁的孩子的时候,约瑟夫不幸病逝。失去了家里的支柱,家里的经济也变得捉襟见肘。1907年,如果不是因为得到了全额奖学金,穆勒根本不可能进入一流的哥伦比亚大学念书。大学期间,他为了补贴家用,打了非常多的零工,从银行的跑腿到酒店的侍应生,什么活都干。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穆勒依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20岁就留校继续读博,同时还兼职当起了教学助理。这样已经够忙的了,晚上还要去夜校给外国人上英语课。读博期间,他进入了摩根大名鼎鼎的果蝇工作小组,并在遗传学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25岁博士毕业的时候,提出的“平衡致死系”就已经出现在基因学的教科书上了。自己也不得不感叹:“那五年我真是累坏了。”

看不见的死亡突变

如果没有世界第一次大战,穆勒可能会一直呆在摩根的果蝇实验小组里。1918年,太多学生和研究人员被征召入伍投往欧洲战场,摩根的实验工作无法支撑下去。穆勒只好回到学校,开始自己的独立研究,研究果蝇身上的致死性基因突变。

在后面大约8年的时间里,他的研究工作进展相当缓慢,因为他发现果蝇身上出现突变的比例数据非常难解释。1926年11月,如同临门一脚,他终于克服了研究中的瓶颈,发现了问题所在:大剂量的X射线会增加基因的突变!因为他之前有时候会用射线来辐照果蝇以便“消毒清洁”,所以实验的数据才会被干扰得乱糟糟的。

 

晚年的穆勒和助手在果蝇实验室里(印第安纳大学)

有了这个惊人的发现,他立即顺着线索开始了深入的研究,很快发现,X射线能够诱发大量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异常,而这些常常能给果蝇带来疾病、畸形甚至死亡。20年代末,他开始宣传射线暴露可能产生的危险,呼吁执业人员,比如操作X射线设备的医生保护自己。

不过他的呼吁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因为不久之后,著名的“1929大萧条”便开始了。吃饱饭都变成了问题,有多少人会有闲情逸致关心职业保护的事情呢?与此同时,穆勒本人的婚姻也开始摇摇欲坠,他决定离开美国,到欧洲去开拓事业的第二春,推广自己的优生学理论。

原子弹及和平

不幸的是,穆勒并没有在欧洲找到事业的第二春,优生学已经山河日下日渐式微,他几乎是在那里浪费了8年的光景。而且,第二春没有找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倒是爆发了。

1940年,穆勒为了躲避战火,灰头土脸地返回美国,勉强在阿默斯特学院找到了一份临时的研究工作。或许就连他本人,也会觉得以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他的命运,在1941年12月7日这天,有了重大的转折变化。

这一天,在夏威夷,日本海军对美国的珍珠港海军基地发起了偷袭,史称珍珠港事件。罗斯福总统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说》,原本准备在战争中独善其身的美国宣布参战。

 

广岛和长崎的核爆(Wikipedia)

而这是怎么改变穆勒的命运的呢?美国决定参战后,很快就考虑了动用核武器的可能,因此,多年来一直研究核辐射的穆勒就撞上了时运,他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曼哈顿计划,成为了战争期间最重要的核专家之一。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的原子弹,事后不断涌现的辐射病和死亡,很快吸引了全球公众的目光,核辐射迅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人们越是了解核爆后辐射病的惨状,对核战争的恐惧、对和平的渴望就越大。

1955年,穆勒成为了签署“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十一位专家之一。这个宣言,顾名思义,是由罗素和爱因斯坦牵头提出的,意图是呼吁世界领导人放弃战争,寻求和平解决国际冲突的方法,这个宣言最终促使了1957年关于控制核武器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如今人们在面对辐射时具有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得不说,也有穆勒的功劳。

 

穆勒给学生上课,面前是一个果蝇的模型(印第安纳大学)  

赫尔曼·穆勒Hermann Joseph Muller

Prize motivation: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production of mutations by means of X-ray irradiation."

1946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奖理由:发现X射线引发的基因突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