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网上无名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读书笔记】:虹影·《阿难》

(2007-01-09 13:18:36) 下一个



虽然我没有读全虹影的所有作品,但到目前为止,《饥饿的女儿》无疑是最好的。

我读的第一本她的书,就是《饥饿的女儿》。当时正在怀孕,老爸老妈老公都在身边垂手侍立,半点儿苦舍不得我吃,惟恐动了胎气。我饭后稍事散步,就躺在床上去看书。单《圣经》就从头到尾读了两遍,后来也不知是从哪里得了这本书,也不知道虹影何许人也。起初读得不当回事,有一搭没一搭地,很快可就被书中描述的赤贫、饥饿、接踵而来的不幸而震撼和吸引。它给我的感觉,同方芳的《风景》很像,不过比《风景》还要厚重和苍凉。躺在床上倍受关爱的我,在安宁舒适的卧室里阅读虹影的这一部自传体小说,简直无法想象私生女六六是如何从一出生就开始独自承受那么多的苦难,不断地在食物的饥饿和性的饥饿当中挣扎,甚至苟延残喘。直到我读到她做人工流产那一节,几乎窒息,非常后悔在临产的时候读了这样一本书。同时又暗自庆幸,因为不论如何,总是读到了一本好小说。

关于那本书,虹影自己说:“一个作家要具备长远的自我批判精神,不管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不管生活如何富有,都要保持深刻的自省意识。我是写了一些东西,现在我的版税比我先生(他是伦敦大学的终身教授)的薪水还高,可我每天都过著清苦的生活。我觉得我还是那个受苦难的小女孩。”

有一年回国,从我多年蒙尘的书架上看到一本当代作家短篇小说选,至少是十几年前买的了,里边多数的文章都没有看过,我相信我买的时候就是为了保存其中几篇我喜欢的小说。在美国少中文书看,于是那次回国,在书房里看了不少从前懒得细看的书,其中就有那本,里边竟然收录有虹影的一篇小说, 《康乃馨俱乐部》 ,是讲一帮被异性欺骗或者凌辱过的现代摩托女组成的 反男性组织,切割她们所仇恨的男人们的生殖器。 虽然里边的愤恨、冷静、怪异都与虹影其它作品如出一辙,但我还是很难相信这篇文字与《饥饿的女儿》出于同一个人的手。

一次去司令家玩儿,她正在看虹影的《绿袖子》,说是挺失望,一点不好看。不过《饥饿的女儿》实在太好,况且我和司令喜欢的东西一向不同,所以我还是又找来这本《阿难》,希望再有当初那种阅读滋味。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提要,我就不在这里写了,因为如果有朋友感兴趣,最好什么情节都不知道地去读,才有意思。因为这是一本悬念迭生的小说。

读这本《阿难》,最普遍的必定有四种读法。

一是把它当作充满神秘感的惊险小说来读,情节环环相套,不到最后都不明白个中就里。这个方面,好像更是为了包装和宣传之用,如果出于作者本意,那么也有很重的打造痕迹。我本人并不认为作者在这方面做得太怎么成功,因为她并不适合这样的路数。整部小说虽然很多悬念与伏笔,虹影的处理却比较初级。当然了,不论是构思,还是考证,她事先做足了功课,所以没有出现什么破绽,而且事实性内容也无重大错误。但是,那是从她写作角度的顺畅,不是从阅读角度的感觉。这一点,是我在读到中间部分感觉到的:女主人公透露她与案件侦察之间的联系,转折得非常之突兀,作者显然竭尽全力要把故事编得圆满和精彩,同时又舍不得自己所真正想要探查的人性本质。这让我看到两件事情,一个是写的人,实在不可能看到读的人所看到的东西,所以评论很好,尽管它不永远都好;二是一部作品能够承载一两样重要的内涵已经很不容易了,对它的期望越大,越容易弄巧成拙。其实虹影是一位相当本色的作家,她在文字和叙述上不大玩花样,朴实而不失深刻。这部小说的刻意编排,似乎不大适合她。

二是把它当作国际历史题材小说来读,这是虹影自己给它归的类。她认为题材上它是所谓“海外文学”,写的是印度。“这种海外寓居族群,只能靠文化上独立贡献而立足。在当代,这种寓居族群就不是个别民族特有的现象,几乎各个民族都有。但是可以说,中国和印度,是两大旅居民族。西方各大学现在都有这个系科,称为 Diaspora studies 。我自己应该算是一个旅居文学作家吧。”在她看来,海外文学实际上不应该只是“移民文学”而已,它要体现本土与异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张力: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她所追求的,是像石黑一雄和奈保尔的作品一样的“没有精神故乡”――把人物放进异域的背景,使他们与其所处的环境、赖以生存的土壤丧失了联系,由此产生沧桑感和失落感。我对这方面的感觉不是很强烈,还是那个原因,衍生出来的思考太多了,反倒把相关几个家族在国际冲突方面的历史冲淡。

三是把它当作思索路程来读,是从上面一点延伸来的。走的是《奥德赛》的路子,人在故乡,寻找某些以为是故乡的东西,遍寻不着。离开故乡,还是一样。作者的出发点,是要把寻找,放在文化冲突与调节的环境之中来写,深入这种冲突,写出一部中西文化冲突的爱情悲剧,一曲永恒的哀歌。所以她其实是在讲述跨时代的心理挣扎与恩怨。但是她兴冲冲决心要写透彻的,根本不是一部小说所能够涵盖得了的。在这一方面,林语堂的《风声鹤唳》很值得学习,朴朴素素讲一个故事,作者的心思意念自然在字里行间流出来,才是上好的效果。

四是把它当爱情小说来读,显然不是作者的本意,不过读者喜欢看爱情故事,作者是没有办法阻止的。写到这儿,我想起我借的这本书上被某位读者用大红的笔迹眉批了多处,字是龙飞凤舞的繁体,评的片言只语让我觉得好气又好笑。

“要到印度光是灵魂出窍还不行,还要有追索的韧劲毅力,那是玄奘去的地方。”
眉批: 38

“官员。。。尽是些人模狗样的干活,不值得看第二眼。”
眉批: 对极了

“他对那些情人的癖好特殊日子记得很牢,喜怒都一再揣测,并尽量迎合。” 眉批: 自家里就有这样一块料!

这位太太最后的结论: 有种迷迷糊糊的感觉。不是特别值得看的书!

她有了个结论,我可是没有。只是觉得,虽然架子太大,还是很值得一看。用头脑思考的人比用身体思考的人要可爱得多;而且虹影在写作上的多变和不断的探索,我很是敬重。因此,虹影的名字太多跟卫慧之流放在一处,在我看来,绝对是对虹影的侮辱。


虹影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hongyinghongying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阿小名 回复 悄悄话 还真有日子没有去捧郑勃客的场了,草,你给报点料如何?最近新浪又抢了我的丽华老师,不知道郑勃客有没有失落。。。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郑勃客也算初衷不改了:)
阿小名 回复 悄悄话 请注意这个线索:
“他对那些情人的癖好特殊日子记得很牢,喜怒都一再揣测,并尽量迎合。” 眉批: 自家里就有这样一块料!
字母同学你以后要努力提高你的观察分析能力。
字母同学 回复 悄悄话 阿小名怎么确定是"这位太太"而不是"那位先生"做的眉批呢?
网上无名 回复 悄悄话 阿小草,我看见那些字的时候,想着,这怎么跟上网一样,仗着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就能这么干哈。是个好素材,送给你写吧?:)
网上无名 回复 悄悄话 你这段评语很精彩,司令同学!再写完整一点儿,贴你博客吧,可以凑数算一篇作业了。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就谈到过这些。当时对你说的第一点感触很深,现在则是第二点。虹影在新浪开博之后,颇轰轰烈烈热闹过一阵,现在成了高潮之后的落寞,其实是早晚的事,她那么聪明的女人,怎么没意识到?还是那句老话,温度一高,智商就会降低。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弱智名人,还有弱智到以为成了名就能变聪明的人。在这方面,池莉基本能够见好(不好)就收,最不能自持的就是那个郑渊洁郑勃客。可见交流的日益便利可以成就名人,但不见得能够成就大家啊。。。

孤草 回复 悄悄话 从来没看过虹影,倒是对那个读者的书评挺感兴趣,好像什么人如果想象力丰富可以借此写部小说。
淑女司令 回复 悄悄话 答应无名要说说虹影的事

虹影的书我基本每本都看了,她最早的几本很喜欢,有一篇短篇集子写的特有灵气
当时看了爱的很,就一直关注她的小说。这本阿难是她的一个转折点。

大凡作家写时多是一样的模式:早期时内容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手法大多模仿名家。
故事因为真实所以感人,但艺术手法上因为生涩故不成熟。

写了几本以后,开始找到了写作的感觉,可自己熟悉的真实的东西也七七八八写的
差不多了。这时刻对认真的作家或自己凛不清的作家是个关口。也是是非能成个好
作家的分水岭试金石。

这时需要两点关键的:

1) 有想象力和再现能力 - 对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也能通过想象和再现写出了,就说
俗话说的会编故事,说着简单但其实很凶险,编的不象一般你就完了,要知道不是
如何人都有想象力的,没天分就是没天分。

2) 要有清晰的头脑和远见-要能耐得寂寞知道你自己到底要什么,千万不能流俗。


回到虹影,她自“阿难”后就一直走下坡路,随后的几篇明显地因为羡慕苏童或那
写“外婆桥”的小说被老张或老陈改了电影,一部上海的三部曲就是照那路子写的,
绿袖子也是。可写的真俗,把早先那点灵气全丢了,只能看到她拼命笑着朝老张或
老陈招手的样子:“拍我这篇吧,拍吧,PLEASE”。

看着真难受呀。

嗯得睡了有时间明天再多写两句
阿小名 回复 悄悄话 台湾地震之后,中美网络还没有恢复。正常情况下,新浪上得不慢。不过,像我这么收敛的都经常在那儿享受被删的待遇,屁兄你能不能在那儿混下去,还真另说着。要不是为了国内朋友看着方便,我那边早赌气停了!

至于你和司令的恩怨,我说过,我不再插手,你去她的博客“原谅”她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