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秀园

欢迎光临秀园和丁庄…
个人资料
丁庄秀园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西藏是我家(12-14)心愿实现

(2010-09-22 20:58:02) 下一个
(12)云开雾散
这一天五点以后,他收拾好了小包,看着周围没人,快步走出学校,很不巧,他的同屋正好回来,他清楚地看到他快步地向教务处跑去报告去了。扎西没有选择,仍然去了火车站,不久就看见学校找他的人来了,他找到一节车厢藏进去后把门关上。外面开始找他,不知为什么没有进到他的这节车厢,天也快黑了,学校方面开始和拉萨铁路联系,扎西曾多次去拉萨见妻子或找工作,滞留不回来,可以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例外,他不是去拉萨,而是去相反的方向,经过西安去北京!

中间过程不说,到了北京火车站,周围很多的武警,不过不是对着他来的,虽然他可吓得不轻,他知道如果他被询问,就完蛋了,他没有单位的介绍信。

他找到一个亮一点的地方开始写申述信,他的汉文不是很好,勉强可以对付。第二天他找到邮局给咸阳发个一个电报告诉他在北京,他来的目的,以免惹出更大的麻烦(可能有人会以为他逃向印度),反正现在他们已经奈何不得他了。他去找了一个以前的朋友,这位朋友对他很好,给他地方住,还给了他一点钱。他只住了一个晚上,因为他听说国家对上访的人安排了专门的地方住,那里还比较好找,但是人非常多,大大超员,不过这也使得他觉得比较安全,他们中间有些是有类似的经历的。

上访局接待他的王同志仔细地听了他的陈述,似乎并不感到吃惊。他后来知道咸阳学校有个周同志正好在北京出差,学校要他来监视扎西的情况,可是周恰恰是同情他的,所以帮他反映了他的情况。听得出来他们是同情他的,表示会汇报处理,这是最终要在他的单位解决问题,这使得他很灰心,他情绪激动地表示坚决不回咸阳,可是王同志说:你必须回原学校等待,一定不要再犯错误。

他不得不回到学校,领导当然很不高兴,表示他应该按照正常程序去北京,让他写检查,开会讨论他的问题,老师中还是有些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大概又过了两个月,他已经非常着急了,终于他的平反通知下来了,去掉所有他的罪状,恢复他的教师待遇,按教师待遇补发他以前的所有工资!

(13)回归拉萨
他分到了自己的房子,拿到了一大笔钱,首先去买了短波收音机,又可以收听BBC,美国之音等了,而且还不用躲着听了。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他的英语落下来不少,学校决定让他去西安外语学院补课六个月,这里书本是外国的,老师也是外国的,学生们都很努力,他也是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中间甚至联系上了他原来在西雅图的老师。

1979年六月学习结束后,他马上又开始联系去拉萨工作,学校却希望他留下,这一次是真心地希望他留下,建议他去拉萨把妻子接到学校来,还给了他路费。在拉萨他的妻子却不肯来,她不愿意生活在一个没有“上帝”的国家。经过反复的做思想工作,她终于同意和他一起过来,她一句汉语也不会,第一次坐飞机,很紧张。学校给她安排了一个清洁工的位置,她开始拼命地工作,一个人做了几个人的工作,“一个不会坐着的人”,学校不得不辞退了别人,给她发两份工资,她的工资比他还高!

他也开始专心地工作起来,首先想到的是要编一个藏文字典,他们决定编一部藏英汉字典,为此他花费了大量地心血,这部中国第一部藏英汉字典经过了很多的曲折,最后终于成功了(好像和这本书几乎是差不多的时间首发出版的),这是他人生的一个主要的贡献。

编字典中间的难处就不细说了,同时咸阳藏语学院想建一个英语系,学生太少没有成功以后反而成了一个他的机会,他转到了拉萨大学英文系,在那里教英文,那里是他熟悉的地方,也是他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14)专心办学
开始在拉萨的几年,扎西一直致力于编字典,当然也有助手,同时也看到在邓小平的开放政策下,拉萨的经济在发展,大量的外国游客来这里观光。在字典的编辑不影响的情况下,他开始想着经济,想培养一些藏族的导游。藏人一般学习藏语后还要学汉语,所以学英语的时间更少,他想到了在美国的夜校,这在西藏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他也不找政府申请文件,他知道那样会耽误很多时间。

他在一个旅馆租了几间房子作为教室,他请了最好的外国老师,有一个是英文系老师的女儿,给学生们很严厉学习计划,很快就招满了两个班,当然学费也不低,一年以后,即1985年,他盈利超过了一万元!他想以前自己无法做的现在可以了,要给妻子买最贵的礼物,等等,不过他没有,也很幸庆没有。他回了一次家乡,探望了他的母亲和弟弟(父亲己经去世),他看到乡村里仍然全部是文盲,这给他震动很大。

1982年,中央就提出干部要多用藏人,藏区学校要用藏语教学等等,但是拉萨的实际情况却是:小学的时候,藏人是绝大多数,中学的时候藏人只有一半左右了,到了大学就是极少数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除了汉人学习很努力,数理化当时都是用汉语教学,所以藏人的难度要大得多,成绩当然跟不上。而汉人在拉萨的总人口是很小一部分,很大的资源都被汉人占用了,这很不合理。在一次西藏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是政府要重视藏族学生,拿出可行的措施保障藏人的入学机会,第二政府的钱多数要用到藏人身上,第三要加大对小学和初中的投入因为这里的多数学生是藏人。他的建议得到了尊重。

不过不论怎么改,藏人的学习成绩总是大大地低于汉人,他觉得要从孩子抓起,要让广大的藏族地区的穷孩子都能够上学,把钱用于贫困地区建小学的想法诞生了。他开始和他的家乡的领导联系,他愿意把钱都捐出来建学校,这些钱应该够用买所有的材料,但是老师的培养,学校的使用必须要当地政府配合才可以继续。当时别人不理解,不明白他有什么目的,他一再表明就是为了献爱心,别无他求,这又过了不少时间才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他家里和家乡的反对。首先是他的弟弟:“在文革中我们家里遭受了那么多的灾难,你现在有了钱,为什么不帮助你的家人?这里从来没有学校,为什么要建学校?要说帮助人,我们家人是最需要帮助的。”然后是他的妻子也不理解,甚至关心他们家的人都不理解。还记得他们家有个死对头吗?目前在乡里还比较有势力,他们觉得他帮助家乡,实际上就是在帮助他家的敌人啊!

他的对头那方的人也不愿意帮助他,公开表示不会出力参加学校的建设,认为这是他为了出风头,为了出名。

为此他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终于达成协议,建校的一切材料由他出钱买来,村民负责建设,学校建好了后归乡里所有,教育局负责找老师和老师的工资,学校是两年制,历时四年终于建成了第一所私人出资的学校。

然后又有了第二所,第三所,。。。从那以后,他开始注意经商,譬如为西藏的地毯做广告,后来应邀去美国访问,在访问期间他也不忘记筹款,有了一定的积蓄就为西藏贫困地区建小学,在这本书约1996年出版的时候,已经建成了三十多所小学。

他对西藏的贡献除了组织参与了第一部藏汉英辞典的编辑,就是这些学校了,看着孩子们能学习,他不仅内心充满了喜悦,满足和自豪,他完全做到了“做一个好的藏人,努力学习,为西藏服务。”我在网上查了一下,现在至少是七十多所,多少只是一个数字,但是他的这种精神太让人感动了!

(后记)
盘石过江推荐我这本书的时候,正是家坛为第二所小学筹款有点困难的时期,他说过这样的话,大概意思是:“在办小学的事情中,你得到的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你的付出,在回忆你的人生的时候,你会因为做成了这件事而自豪,而满足。”确实,我感到很幸运参加了下面小学的筹款活动:

家坛水草坝小学:


家坛晏家林小学:


中坛土坝小学:


和扎西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也许我们还可以继续为社会做点什么?

~开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July精灵 回复 悄悄话 为了你的推荐, 特地买了这本书。 正在拜读。。。
丁庄秀园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闲人Filiz的评论:
闲人不闲,谢谢来访:)
闲人Filiz 回复 悄悄话 感动!钦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