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读原著 不要读二手、三手资料

(2009-07-14 03:53:05) 下一个
周国平:要读原著 不要读二手、三手资料
2009年05月08日 16:03:39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2009年5月8日14时,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建设联合行动计划——“图书馆促进信息资源公平获取”行动启动仪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之后由著名学者周国平讲授读书如何改变和影响人生,近200名聋人朋友到场,通过现场直播同步欣赏专家精彩演讲。以下是相关内容摘录。

[周国平] 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读的问题。首先是读原著,不要读二手、三手介绍性的。读原著快乐无比,跟读一般的书不一样,大师就是大师。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如果你真正喜欢哲学,你应该从原著圣殿里面去找大师本人。我是学哲学的,我自己深感,我真正读了原著才真正什么是哲学,读了康德、歌德、尼采的书才知道什么是哲学。那时候在北大上哲学系时读的原著很少,那样读下来,我觉得离哲学越来越远了。仅仅是从教科书去读,是不懂什么是哲学的。

当时哲学教科书里教的哲学,基本上就是这样的,它告诉你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第一性还是精神第一性,承认物质第一性的是唯物主义是对的,承认精神第一性的是唯心主义的,是错的。你学完以后你对哲学了解吗?一点儿都不了解,实际上哲学的门都没过,所以从教科书读哲学是没有用的,还是不知道哲学是怎么回事,是不可能的。再好的教科书是二手、三手的,是转述,肯定离本来的面貌越来越远。

我觉得原著更精彩、更鲜活、更有意思。我主要是研究尼采,其实原来教科书上对尼采也有谈论,说他是反动的唯一之论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法西斯主义的先驱等等,你知道这些东西以后,你对尼采还是不了解。我自己读了尼采原著才知道,其实尼采思考的是当代人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他说的上帝死了,原来所具有的信仰没有了,一个信仰的空白。

这个东西是我们很多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原来对最高价值的信仰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他在论述的时候有很多精彩的看法,但是一到教科书里面,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读原著让你感觉是激动的、让你思考的,但是教科书是没有这种激动,也不会促使你思考。很多大哲学家的文字是非常好的,你从转述里面是看不到他的文字的优美,你可以欣赏到他文字的魅力。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发现,大人物往往是很有趣的,很平易近人的,但是你要见大人物不易,因为他身边包围了一些人,那些人比较难缠,你要越过这些人是很难的。在书籍的世界里面也是这样,但是在书籍的世界里面,大人物就在那里,你要找就可以找到。怎么样读原著呢?不是用一个学者的心态,而是普通读者的心态去读原著更有意思。

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读原著我强调两条:一是不求甚解,你读不懂的地方就跳过去,选一些你能读懂、感兴趣的原著来读,读的过程中即使有读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在那里卡住了,跳过去,你第二次、第三次再读的时候,慢慢就会发现越来越容易理解了。实际上人文修养,读原著的能力是逐渐熏陶出来的,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你经常读的话,你内在的能够读懂这些经典著作的资源在慢慢积累,有一天你就会发现读原著非常轻松愉快了。比如柏拉图也好,康德的也好,读起来就是一种消遣,很轻松的,一定要用这种心态去读,不要死扣它的含义。

很多前辈说,想学好心理学,一定要读原著——真的,最初始的思想和观点,是最原汁原味的,零距离的,未经旁人咀嚼过的,哪怕是1890年的著作,也依然令人感到新鲜。所以我特地筛选出以下这些很好懂的大师原著,推荐给大家,这些书我给很多朋友看过,他们都说很好读,也很好懂。但需要强调一下的是,毕竟心理学是更靠近哲学的一种理论,所以它再好读也不可能像武侠言情哦~所以还是需要持久的兴趣和耐心。

读原著(原创性著作),就是与大师对话。这是无数读书人的经验之谈,也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然而,这个普通道理却需要经常强调、不断提倡。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l962—1967年我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当时北大非常强调读原著,低年级的主要课程都辅之以一门“原著辅导”,到了高年级就直接读原著了。任课老师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是帮助学生通过读原著去直接与大师们对话的引领者,而不是大师的代替者,这个在我看来是非常优秀的传统。前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招聘新人,有几位也算名牌大学的社会学系毕业生前来应聘,在答辩时,当被问到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位社会学家,你读过他的哪本书时,好几位应聘者竟然无以应答。他们坦言,他们只读任课老师的讲义或教科书,未曾读过经典作家们的原著。
一个学科之所以成为一个学科,主要是由它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由概念体系构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视角和基本方法构成的。而所有这些的最真实、最可靠的表达,存在于那些原创性的著作中13一般而言,这并不是那些转述和整理原创性知识的讲义和教科书所能代替的。当然,在特殊情况下,有些经典作家也写教科书,或者有些出色的教科书也称得上是“原著”;并且不可否认,教科书也有把知识系统化的特点。但是,不管怎么样,原著和教科书之间的区别,以及由这些区别决定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原著派生了并且决定着教科书,而不能用教科书去代替原著。同样,一门知识的传授者不能代替这门知识的原创者,而不论传授者们是否出色和优秀。尽管原著和教科书的关系还可以去做很多更为详尽的讨论,但基本性质就是如此。...

邱兆祥:研究经济理论要多读原著 本报记者 温源 刊发时间:2009-07-08 08:00:00 光明日报   或许是社会上人才需求指导教育学科设置的缘故,也或许是眼下的金融危机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经济走势,走进书店会发现,经济类书籍占据了国内出版业相当大的比重,它们中有的是纯粹的经济理论论述,有的是用通俗化的经济理论来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类著作,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提出要尊重原著、多读
原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邱兆祥就是其中一位坚定的原著“粉丝”。

  记者:邱教授,为什么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要多读原著?这有何重要的现实意义?

  邱兆祥:从事学术研究,必须十分重视阅读原著。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恩格斯在一封写给德国《社会主义月刊》青年编辑布洛赫的信中谈及如何学习和研究唯物史观问题时曾说道:“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也是如此。要系统掌握经济理论观点、方法、体系及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必须认真学习经济原著。各种教材或辅导材料,对于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虽然是有作用的,但它们并不能代替对“原汁原味”的经济原著的学习和研究。

  经济类“原著”,一般而言,主要指的是经济学中的经典名著。它们是功底扎实的学者长时间潜心研究某一领域并有所独创或创新,再经过艰苦的写作,才得以向大众展示的成果,大多具有长久不衰和难以逾越的价值。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深切体会大师们在研究成果中的思想内涵、独到的见解及其在经济学理论上的贡献。

  记者:难道“新不如旧”?您如何理解经济理论中继承与发扬的关系?

  邱兆祥:学术是一代又一代积累沉淀下来的。任何学者的研究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即使是某一学科的开山鼻祖,在开创新的研究领域或立帜标新时,也离不开吸纳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经济理论研究具有很强的长期累积特点。厚实的学术功底是撰写出有重大学术价值研究成果的必备条件,否则难免“先天不足”。如果学术功底不牢,缺乏基础理论修养,分析问题就难有深度,理论观点难有厚度,学术视野难有广度。因此,学者能不能成大器,学术功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记者:那么,经济理论工作者怎样才能打牢学术功底呢?

  邱兆祥:我认为,打好学术功底要做到“三勤”,即勤读、勤思、勤研。经济是社会科学领域里发展最为迅速,流派众多,名家辈出的研究领域之一。现代经济学名家的著述之多,浩如烟海,要都去涉猎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假如你要掌握经济研究的基本原理,至少有三本书必须认真阅读。一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三是凯恩斯的《货币通论》。现代经济理论的精华主要凝结在以这三本经典之作为基础的名著之中。此外,还必须要把自己主攻或感兴趣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读遍,比如弗里德曼、托宾、马克维茨、斯科尔斯、默顿等大师的代表性作品。

  记者: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经济类书籍专业性强,可读性差,原著更是晦涩难懂,艰于阅读”。您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邱兆祥:翻开一些经济类著作,映入眼帘的是大量专业性的名词术语,种种干巴的符号数字、图表和艰涩的文字分析。读这些书特别是啃经济类经典原著确实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下大功夫才行。

  在当今学术界浮躁之风颇盛的环境下,从事经济研究的人不读原著或读的有限,已是普遍现象。有的人往往满足于能背诵几个时髦的概念,能记住几段大师的精彩词句或几个公式模型,装点门面。现在国内高等财经院校的研究生读书,不少人主要是为了取得文凭和学位资格,目的不是做学问。硕士2—3年,博士3—4年,时间有限,课程又多,要掌握经济学有关知识,只能向参考书求援。

  对于自己选定的经典名著,要做到通读、精读和深读,反复阅读,反复钻研,经年累月的苦守,从整体上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和科学体系,领会蕴含其中的理论和方法。一部部经济名著,犹如一座座金山,掌握一部大书,即如同挖掘到一座金山,开山虽难虽苦,但却会有取之不竭,终生享用之功效。



  邱兆祥,1941年6月生,湖北利川市人。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西南财经大学和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