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石家庄成为最幸福城市,启示中国

(2011-05-10 08:40:03) 下一个

图为2011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


  中评社香港5月10日电/美国《侨报》5月9日载文《“幸福”的城市不问大小》,摘要如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首次对294个城市进行了幸福感排名。让外界意外的是,并不被人们看好的河北石家庄市居然荣登榜首,而那些被坊间一直认为有名气、有人气的城市如成都、杭州、苏州、珠海、青岛等却未能进入前十。

  近年来,“幸福学”已成为国际社科研究的热门课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甚至在今年1月专门发表该智库专家的报告,介绍当前全球幸福学研究成果。而在中国大陆,将“幸福感”指数化、排名化已非新鲜事物,此前便有各种机构发布过各种幸福排行榜。

  由于这次上榜的幸福城市几乎全为北方的小城市,这给人的印象是,中国最幸福的城市几乎都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发达地区根本无幸福可言。作为衡量民众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状态(包括收入、社保、就业、居住环境、教育水平、道德风气、人际关系和治安状况等指标)的一项综合研究,这样的结果是否在告诉人们,幸福感与物质财富的多寡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关系不大?显然,这是最受舆论争议和质疑之处。

  “幸福感”在更大程度上虽是一种主观认知和认同,但社会物质条件和文明进步依然是基础。经济不发达、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社会混乱、自然环境恶化、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不可能给民众带来幸福。中国东部的大城市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到幸福,笔者以为,恐怕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些城市的人口膨胀过度,并由此而引发的城市居住、交通环境的恶化、生活质量系数下降等造成的。

  以北京的交通为例,前几年,官方倡导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家庭购车,如今这座城市机动车多达近500万辆,堵车成了北京城难治的“顽症”,网民甚至调侃称其为“首堵”。同时,因为常住人口太多,北京、上海多数居民的居住条件肯定不如中小城市的居民。

  幸福指数的排行榜倒是也警示了当局:城市的无节制发展并非好事。“京沪穗”现象应是中国正在推进的城市化所必须力戒的。官方必须从政策制度设计、法律制定和行动落实等方面切实引导人口流动和分布。营建城市的幸福感,既不靠其地理位置优越、行政级别高,更不靠其规模大和名气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