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放军裁军20万目标实现 17.5万干部转业

(2007-01-26 14:16:20) 下一个
刚刚过去的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减员额20万的战略决策已经顺利实现,在精兵、合成、高效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次裁军中裁减干部比例最高的一次,有17.5万余名军队干部退出现役转业到地方工作。

3年来,有6000余名军队转业干部揩干南疆的汗水,弹尽北国的风尘,整一整戎装,向军旗告别,汇聚到荆楚大地。回望人生第二次转折过程,他们无不深情地对湖北人民说:感谢!

党委政府——统揽大局首要的是强化责任意识

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大批转业干部需要地方安置。这个时期又恰逢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些单位大幅裁员。“进”与“出”的矛盾使许多地区在接收安置转业干部时,程度不同地面临着压力和困难。

面对各种困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一次研究部署军转安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掷地有声:军转安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决不能在政治上犯“迷糊”。他要求各级领导切实负起责任,把接收安置转业干部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来抓,作为衡量党委班子政绩、检验双拥工作成效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经济建设效益的“人才战略工程”来抓。

湖北省委在文件中明确规定,哪个单位转业干部安置不好,年终考核单位不能评选先进,主要领导不能评为优秀。去年初,有3个单位以机构改革为由不按省里下达的安置计划接收转业干部,省委领导当即批示:谁不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谁心中没有军队和转业干部的位置,我们党委、政府就要他让出位置!批示当天,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武汉市是转业干部的首选地,安置量占全省的半数以上。市军转办主任黄忠玉告诉记者:为抓好工作落实,加强领导力量,市委14名常委中有9名常委是军转安置工作小组成员,市委领导亲自过问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每一件事。去年,个别单位采取“拖”、“推”等办法不按时提取转业干部档案,市委领导闻讯后拍案而起,责令这些单位“一把手”说明原因,否则先在全市通报批评,再追究领导责任。对此,省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省长周坚卫表示,服从大局、服务大局不能仅当口号来喊,要脚踏实地落实,落实就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

安置部门——维护大局重在落实政策上下功夫

“把工作的侧重点放在落实政策上,把做好工作的切入点放在完善政策措施上,把提高工作质量的立足点放在协调政策上。”这是记者在采访时常听到的一句话。

在省军转办,记者看到了由省军转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委组织部、人事厅及省军区联合下发的12个“红头文件”。这些文件是省委组织部、人事厅、省编办和省军区转业办的同志,先后到6个战区、15个省(市)广泛听取部队和转业干部意见后形成的。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武清海、省人事厅厅长张兆本表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重要的是体现在落实好党中央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的行动上。为解决转业干部安置中的行政编制问题,湖北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使用空缺编制、带编带职分配和先进后出等政策。为安置好师团职干部这个重点,他们明确规定,近5年内未接收师职转业干部的省直机关单位,必须按省里下达的计划安置师职干部。并明确正师职转业干部必须落实副厅级领导实职或正厅级非领导职务,副师职干部必须安排正处级领导实职,担任领导职务且任职满最低年限的正团职干部,安排不低于副县(处)级实职,不能安排领导实职的,平职安排非领导职务。对功臣模范和老边防、老海岛等转业干部,一律实行指令性计划安置,并在安置单位和职务上给予照顾。荣立一等功以上的转业干部可在全省范围内照顾性安置,荣立二等功以上转业干部可在接收的市(州)内照顾性安置。

在湖北省,军地职能部门“合署办公”最受转业干部称道。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刘勋发说,高标准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政策,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每年4至9月,省军区转业办、省军转办和武警部队、公安现役部队转业办的同志,以及地方组织、人事等部门负责军转安置工作的同志,都集中到省人事厅“联合办公”,急转业干部所急,想转业干部所想,帮转业干部所需,并为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提供了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的平台。在省直单位“双向选择”会上,70%的转业干部在第一时间找到了中意的“婆家”。

他们还通过加强对自主择业干部的服务管理和就业引导,提高自主择业干部的就业安置率。目前,全省14个市(州)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省自主择业办公室又开设了“湖北省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网站”。近两年,全省接收的1600名自主择业干部中,有1200多人顺利实现再就业,涌现出杨建桥、刘道远等20多名自主择业创业明星。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