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习近平独特访欧路线 解读中国对欧政策 zt

(2009-10-17 06:15:29) 下一个
习近平独特访欧路线 解读中国对欧政策

--------------------------------------------------------------------------------

中评社 2009-10-16 17:06:27

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近期对欧洲展开为期两周的访问。这是习近平担任国家副主席后首次到访欧洲。在习副主席到访的五国中,有三个是中东欧国家。加上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6月才到访过的斯洛伐克和克罗地亚。短短五个月,中国国家高级别领导人已经五度访问中东欧。中国国家高级别领导人对这一地区如此高频率和高级别的出访,表明中国已将这一地区的政策将纳入对欧政策的整体框架之中,并正成为中欧关系发展中的新亮点。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有着友好的传统历史。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发展虽有起伏,但总体上呈向前发展趋势。虽对于中东欧范围存有争议,但一般认为“中东欧”主要包含三大区域共15个国家:狭义的中欧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巴尔干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及西巴尔干五国,即克罗地亚、波黑、塞黑、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

  50年代,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处于全面发展时期;60年代,双边关系受中苏关系逆转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摩擦乃至破裂;70年代后期,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开始回暖,许多国家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做出了积极贡献。80年代末90年代,多数中东欧国家新政权上台,出于内政转变和外交西靠的需要,各国相继提出了以加入北约和欧盟为优先目标的“融入西方”战略,致使双边关系趋冷。

  2002年,欧盟委员会根据“入盟标准”对十个中东欧正式候选国(除西巴尔干五国)所作的达标评估报告指出,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已基本形成了多党议会民主制度,三权分立框架也初步确立,并具备了确保国家机构稳定的能力;在巩固与深化民主、遵守法制、尊重人权及少数民族权利等欧洲基本价值观方面也取得了显着成效。2002年底,欧盟哥本哈根峰会正式做出决定,于2004年5月吸收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八个中东欧国家入盟,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入盟日期定于2007年。2003年6月在希腊召开的欧盟—西巴尔干国家峰会上,欧盟首次确认了西巴尔干国家“未来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前景”。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三年来,中东欧国家对外政策逐渐走向成熟,对外关系朝均衡方向发展。在优先发展与美欧关系的同时,中东欧国家越来越看重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关系。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已将中国纳入重点发展关系的对象国之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层互访增多,经济合作突飞猛进。

  中东欧国家外交政策近年来的调整是基于其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考虑。同样,加强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也符合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中国与西欧的关系现已日臻成熟,中东欧将成为未来中国对欧政策的亮点。首先,中东欧地区蕴含巨大商机。中东欧地区经济总量超过俄罗斯。中东欧地区人口超过已经超过1亿,占整个欧盟27国总人口的比重超过20%。现在波兰的人均GDP仅为欧盟平均水平的60%,具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市场容量巨大。

  其次,中东欧市场已与西欧市场高度一体化,基础设施较为健全,且进入门槛较低,因此可将中东欧作为中国商品和资金进入西欧的“桥头堡”。中东欧地区地广人稀,适合加强农业方面的合作。

  第三,中东欧地区的80%的人口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劳动力素质较高,但劳动力成本却大大低于西欧。适合中国企业在此设立面向欧美市场、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的企业。

  第四,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东欧在欧盟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大。由于中国与中东欧的各方面依存越来越深,预计未来中东欧对华政策会延续当前的友好政策。与其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更加友好的对华政策。

  第五,中东欧地区由于与中国曾具有同样的历史经历和政治、经济体制,中东欧具有较为良好的对华民意基础。尤其是老一辈中东欧人对华十分友好。中国已用60年来与这一地区建立友好关系,如此良好的民意基础应该加以利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