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纸包子与满纸谎言

(2007-07-19 13:29:33) 下一个

一个人想做纸包子难,一个使人利欲熏心的制度催生纸包子并不难.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6月初,訾北佳在《透明度》栏目组选题会上提出,曾接到过群众电话反映“包子有掺碎纸”的问题,引起栏目制片人的兴趣,遂被确定为报道专题。此后訾北佳先后在北京四环路一带进行调查。

  按照訾北佳供述,十几天里,他每天早晨都买包子吃,从西四环到东四环,走访了许多卖包子的场所,每到一处,就购买一元钱的包子,但始终没有发现包子的质量问题。由于选题已上报,压力很大,加之刚到北京电视台,既想出名,又想挣钱,而他本人调查的结果令其十分失望。

  期间,栏目主编以时限为由,催促其抓紧拍摄专题节目。

  于是,他化名“胡月”,找到朝阳区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并以为民工购买早点的名义,要求来自陕西省华阴市的卫全峰、赵晓彦、赵江波、杨春玲等人为其制作包子。

  6月底的一天,訾北佳携带秘密拍摄设备,邀请其朋友、无业人员张沄江假扮工地老板,在朝阳区康家沟市场购买了肉馅、面粉等物后前往13号院,要求卫全峰等四人做包子。拍摄过程中,訾北佳要求卫全峰等人将其捡来的纸箱经水浸泡剁碎掺入肉馅中,制成包子喂狗。因效果不佳,便随机找到一名农民工,授意其编造了有关“肉和纸比例关系”的谎话,并编造使用火碱的台词,以增加视觉、听觉效果。

  对于訾北佳造假新闻一事,有知情人士分析,现在电视台栏目每做出一个专题,至少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稿费。

  制作“纸馅包子”的商贩欲起诉

  昨日下午,参与制作“纸馅包子”的商贩卫全峰等4人,接受完公安、工商等部门的调查后赶回住所。卫全峰称,《纸做的包子》节目播出后,对他们造成严重影响,除生意受影响外,精神受到很大伤害,整个过程中他们是被訾某欺骗和利用,现在证实是虚假报道,一定程度上还了他们清白。他们已经聘请了律师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保留对訾北佳和北京电视台起诉的权利。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许兰亭认为,卫某等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消除影响,赔偿损失。“关键要看商贩是否知情。”许兰亭说,若商贩知道是将制作的“纸馅包子”用来给他人食用,他们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过错。若訾某称“纸馅包子”作为道具使用,加工制作的商贩则没有过错。

  ■回访

  知情人士讲述“造假”查处过程

  工商发现疑点后报告警方

  五六十岁的张全(化名)是“纸馅包子”产地———太阳宫乡十字口村13号院的管理者,他经历了相关部门调查“纸馅包子”的全过程。“录像都七八次了。”

  “纸馅包子”制作者以前不卖包子

  昨日,张全称,《纸做的包子》中的4名加工制作的商贩是两对年轻夫妻,他们是亲戚关系也都是陕西人,租住在13号院已经一年多了。两家都做早点,包括豆浆,豆腐脑和油条,“从来没看见做过包子。”张全说,节目播出前,工商所人员找到他调查院里生产“纸馅包子”的事情,他当时自己心里起过怀疑,但证据确凿,也不好多说。

  节目播出前,工商执法人员也曾到出租房检查。“什么都没有。”昨日,参与检查的左家庄工商所李进军证实,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掺有纸箱的包子馅,蒸包子用的包子屉也都没有。最终以无经营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对其进行取缔。

  一位工商知情人士透露,节目播出前,就是《透明度》记者訾某拿着编好的片子找到左家庄工商所,要求工商部门配合对黑窝点进行检查。

  7月7日(节目播出前一天),张全一家一户通知院内的早点商贩,工商不允许无照经营,让他们搬出大院。7月8日,卫某、赵某两家搬出13号院,租住到崔各庄附近接着卖早点,当晚《纸做的包子》节目播出。

  “我们被坑骗了。”昨日,卫某说,并不知道訾某是记者,拿来原料就让他们做。至于给了他们多少钱,卫某没有透露。

  工商人员在报道中发现疑点

  《纸做的包子》节目播出后,“检查的就没断过。”张全说,此后每天都有工商、公安、食品检疫等部门来查。

  工商内部人员透露,随后的调查中,他们发现不仅“现场检查没有任何包子馅证据”,报道本身也存在一些疑点,如包子馅缺乏权威机构的检测认定等。由于工商当时没有找到制假当事人,于是将这些情况报告给公安部门,请求查找制假者,很快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展开专案调查,找到了4名制假人。调查中,4人一致承认是被人指使造假的。

  13号院的住户称,16日,刑警队人员在卫某曾住过的出租房后面,挖出四五个包子笼。

  对此,卫某并未做出解释。

  ■释疑

  1 “纸馅包子”能吃出来吗?

  实验称纸包子不太可能被食用

  “纸馅包子”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北京市食品办随即组织工商部门开始对全市的早餐摊点、餐饮企业进行彻底清查,前后一共100多个包子样本全被送到北京市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三站进行检测,但都没有在包子中发现纸纤维等违禁成分。

  与此同时,市食品办为慎重起见,组织专家召开了评估会,集体设计出实验方案,委托专家进行了模拟实验。陈敏,这位50多岁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正是食品办全权委托实验的专家。

  昨天下午,陈敏教授简单介绍,模拟实验就是完全按照当时电视里报道的情况做的,加入废纸箱的比例为60%,但这个比例专家一致认为太大,基本不可能,所以最后实验是从5%到60%之间的不同比例都实验过。

  陈敏教授所带的一位女研究生透露,在上周日,她和四五位研究生都参与了陈敏教授组织的对“纸馅包子”的模拟实验,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人也在现场,时间约进行了两天左右。

  专家根据论证及实验结果认为,在包子肉馅中使用大比例纸箱的可能性不大。蒸熟后肉馅呈散状,根本不具备猪肉包子馅呈团状的基本特征;肉馅有嚼不烂的感觉,外观明显可见纤维状物质存在,无论从外观和口感,都很容易被消费者发现,不太可能被消费者接受并食用。即使猪肉中仅掺入5%的纸箱,肉眼依然能分辨出其中的纤维状物质,经品尝也有嚼不烂的感觉。

  2 节目造假为何未被及早发现?

  节目组人员曾对画面起过疑心

  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电视记者表示,之前已经看过“纸馅包子”的电视报道,根据自己多次暗访拍摄的经验,不能判断该报道中的暗访镜头是否为摆拍。

  这位记者介绍,电视台在一般的暗访中将小型DV放入包内,透过包上留出的小孔拍摄。在现场,可以借由人体的移动,或者持包方式和位置的变化,实现镜头的运动。在“纸馅包子”的电视报道中,他说没有发现明显超出暗访可能的画面。

  有北京电视台知情人士称,节目组人员曾对节目中“制假演示过程”起过疑心,訾某称“当时骗4人说要对质量放心,必须当面做。”

  中国记协 谴责虚假报道

  据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国记协就《纸做的包子》虚假报道发出通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令人愤怒。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制造虚假新闻的行为表示谴责,要求新闻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杜绝虚假新闻。

  ■调查

  电视报道 有六大疑点

  包括虚构举报人等方面

  据新华社电调查初期,北京工商部门与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制片人和记者进行了核实,并调阅了记者拍摄的原始录像带。

  节目是訾北佳今年6月15日至7月3日拍摄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节目有六大疑点:一是虚构了举报人;二是对包子和肉馅未进行法定检测;三是使用“用纸箱做肉馅已成为业内公开的秘密”等未经查证的主持词;四是虚拟跟踪情节和送纸箱出入非法加工场所的画面;五是制假画面是制售者应记者要求进行演示的画面;六是执法人员在执法现场未发现有制作包子的工具和原料,询问中相关当事人也未承认其加工制作过包子。

  7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成立专案组对此进行立案侦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