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飞的蜂鸟

蜂鸟有极强的飞行能力,它们能敏捷地上下飞、侧飞、倒飞,还能原位不动地停留在花前吸食花蜜。蜂鸟翅膀扇动极快,每秒钟达80次之多。
个人资料
正文

& 周五植树:栽一棵“金子一般稀有”的树

(2008-06-05 19:30:12) 下一个

 

原文请见:http://108st.com/xuhui/yueyang.html

    岳阳路并不是一条很长的马路,也没有什么显赫的声名,然而它却因了“岳阳”的名字而变得古朴和优雅起来。走在岳阳路上,我们似乎可以真切地聆听到范仲淹的余音,恍惚中眼前也许真的会浮现出湖南的灵山秀水呢!

    岳阳路上招人注意的宏伟建筑并不多见,这里有的只是高大茂密的法国梧桐、不事张扬的艺术科研机构、安然伫立的施特劳斯钢琴专卖店和普希金充满忧郁的脸……这一切使岳阳路少了几许喧哗,多了一些人文的气息。

     要真切地领略岳阳路的气息,不妨沿马路徐行。 沿途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上海中国画院、上海京剧院、上海教育会堂等科研艺术单位不时给您送来文化艺术的馨香;宋子文故居那橘红色的屋顶在阳光的照拂下依旧显得富丽堂皇,花园里,香樟、松柏、棕榈、 冬青也一如往日地苍翠欲滴、生机勃勃,自有一种佳景迷人眼的韵味。踱到岳阳路的尽头,您会看到,在与东平路和桃江路相接的地方,伫立着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雕像。这位昔日沙俄的贵族却也如同我们的范文忠公一样,生就了一副忧国忧民的心肠,就连雕像上都依稀看得见他忧心忡忡的表情。站在普希金的铜像下面,吟诵着《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诗句,你会发觉连这个路口都被熏陶得富有了文化的味道。旁边的街心花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氛围独特,宁静而悠远,实在是繁华闹市中不可多得的一隅净土。

    如果你觉得精神压力过大,岳阳路确是一处抒解心情的好地方,在这里,周遭的喧闹都不复存在,在浓郁的人文气息里,剩下的只有你自己。

    岳阳路,梧桐树会说话,特别到了晚上,马路上车子少了,可以听到岳阳路上老梧桐树叶子,在风里沙沙沙像喋喋不休地讲述着哪些老故事

有普希金像的街角

    在岳阳路上的十字路口,有一个小小的街心花园,街心花园的中央,有一座普希金的铜像,那是从前沦落到上海来的白俄竖起来的,不过,在我出生以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一九四九年逃到外国去了。他们住过的房子,俄式的,还在那里,红色的、有着白漆斑驳的窗子,门楣上还有一百年以前的石头浮雕,半圆的灰色石头上,雕着有藤蔓的叶子和花。……


                                                  —— 陈丹燕的故事

诗 魂

    已经非常遥远了。母亲携着我经过这条林荫路,走进三角街心花园。抬起头,就看见了你。你默默地站在绿荫深处,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正在沉思……
这是谁?这个鬈头发的外国人?”
普希金,一个诗人。”
外国人为什么站在这里呢?”
哦……”母亲笑了。她看着你沉思的脸,轻轻地对我说:“等你长大了,等你读了他的诗,你就会认识他的。”……


                                                   —— 赵丽宏的故事

孤独的普希金

 来上海许多次,没有去过岳阳路看过一次普希金的铜像。忙或懒,都是托词,只能说对普希金缺乏虔诚。似乎对比南京路、淮海路,这里可去可不去。
  这次来上海,住在复兴中路,与岳阳路只一步之遥。推窗望去,普希金的铜像尽收眼底。大概是缘分,非让我在这个美好而难忘的季节与普希金相逢,心中便涌出许多普希金明丽的诗句,春水一般荡漾。……

原文请见:http://news.tom.com/1020/1022/2005816-2393678.html

普希金雕像在上海屡次重建见证中俄文化交流


http://news.tom.com 200508162127分  来源:人民网  

新华网上海1129日电(记者孙丽萍 岳连国)

两次毁坏又两次重建的普希金雕像,至今仍然竖立在上海市中心一条名为“岳阳路”的静谧街道上。普希金的半身雕像安置在约5米高的混凝土基座上。他面朝南方,沉思的表情中透出淡淡的笑意,飘逸的卷发和浓重的络腮胡子显示出诗人气质。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以遍布法国梧桐著称的街区,却有一棵高大的枫树依傍在诗人雕像前。时值初冬,满树深深浅浅的红叶非常耀眼,令人联想起诗人火热的诗篇。

  雕像基座上用中文刻着“俄国诗人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纪念碑(17991837)”,雕像背面的文字记录了它不平凡的经历:19372月初建;19472月再建;19878月重建。过去几十年中,几代中国人曾受到俄罗斯文化的深刻影响,这座屡次重建的普希金雕像,就是文化交流不可磨灭的见证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常驻上海的外籍人士已经从不到两千人迅速增加到六万多人,上海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汇的中心地带。在这里,俄罗斯文化艺术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上海在俄中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莫初黎对记者说,“人们在上海经常可以欣赏俄罗斯著名芭蕾舞团、合唱团和马戏团的演出。”

  包括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和新西伯利亚芭蕾舞团在内的众多俄罗斯舞蹈团体都曾在上海演出,几乎场场满座,上座率超过90%。去年 10月,“俄罗斯绘画艺术300年展”在上海展出了来自叶卡捷琳堡艺术博物馆的132幅作品,包括列维茨基的《契尔诺娃娅肖像》、克拉姆斯柯依的《妇女肖像》、列宾的《狗》等等。据悉,另一台更大规模的俄罗斯画展还将在年内亮相。

  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查明哲不久前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改编成话剧,并搬到上海大剧院演出,获得轰动。他说还计划将更多俄罗斯当代文学名著搬上中国舞台。“在中国,深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一代人已经人过中年,而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似乎还停留在一些传统领域。”查明哲说。

  在中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上海,年轻人更迷恋来自英美或者日本韩国的时尚、流行音乐和饮食,而中俄文化在这些领域几乎是空白。

  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这种现状正在得到改变。莫初黎认为:“近年来,中俄两国对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视,两国正在寻求途径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今年2月,包括莫斯科国立大学在内的40多所俄罗斯著名大学校长来到上海,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近30所中国著名高等院校探讨教育合作。就在上个星期,来自中国14所著名大学的60位大学生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俄语知识竞赛”,优胜者将赴俄罗斯留学。随着教育交流合作的拓展,年轻一代将更有兴趣把两国的文化交流推向未来。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