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将军白发征夫泪第一节 攻台与入朝之未遂始末

(2005-05-29 07:00:52) 下一个


那么,粟裕这么大的战功,为什么没有评上元帅?还有,粟裕建国之后的遭遇怎么样?这些问题一定是读者极为关心的吧。那就让我们直接进入下文。

第一节 攻台与入朝之未遂始末

建国后有两次大的战事,即攻台(未遂)和入朝。粟裕皆是毛泽东首选。

49年4月,二、三野战军百万大军渡过长江,二野席卷大西南,三野解放了南京、上海、福建等地。三野叶飞十兵团由于轻敌大意兵败金门。

到1950年6月,我军把蒋军余部50万人压到台、澎、金、马和浙东南外海岛屿上。中央军委命第三野战军副司令粟裕主持筹划解放台湾作战大计,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一齐动员,蒋家军处在风雨飘摇的覆灭关头。

1950年3月,粟裕与海军司令肖劲光会商,决定以50万人攻台。

1950年5月28日,粟裕给在京的三野参谋长张震去电:欢迎四野3至4个军参战。
6月上旬,粟裕赴京参加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会议期间曾请求中央军委直接组织指挥台湾战役。下旬,粟裕在给中央军委的报告中再次提出,由于台湾战役对整个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局势影响极大,请求中央派刘伯承或林彪等大员来主持台湾战役,他本人作为华东地区的军事领导全力协助该战役的组织指挥(这里表现出了粟裕为人虽才高八斗而谦虚礼让的品格)。毛泽东出于对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信任,仍决定由粟裕负责攻台作战。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攻台兵力中的空军、海军主要由军委负责建设和准备,陆军主要由第三野战军负责准备。6月23日,他向中央军委报告,提出从其它野战军中抽出4个军作二梯队或预备队,这样攻台作战陆军参战兵力可达到16个军以上65万余人。在二、四野,一个兵团包含3个军,在三野,一个兵团包含4个军。这样算来,这16个军,建制上相当于4到5个兵团。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改变原有立场,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进驻台湾,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朝鲜战争的爆发和美军侵台进驻,使解放台湾的作战只能暂缓和推迟。

7月,粟被任命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海军司令肖劲光任副司令员。这表明中共战略重点已由对台作战转至东北。

这里提请读者注意,攻台与入朝主副帅人选,毛泽东两次都点了粟肖组合,是有讲究的。道心失守在这里探究一下这种奥秘。

先介绍一下肖劲光:

肖劲光与罗荣桓一样,是毛最“嫡系”,最信任的将领。

在江西的时候,被博古等左倾主义者说成是“罗明路线在军队中的代表”,而这种路线从本质上说就是毛泽东的路线。

肖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黎川失守、八角亭失利。按说,寻淮州是七军团的军团长,是军事指挥官。而肖劲光是政委。他们不去追究寻淮州,而追究肖劲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肖劲光同毛泽东的关系不一般。

左倾主义者抓住作战失利大作文章。撤了他的职,送军裁判法庭公开审判。肖被开除党籍、军籍,判5年徒刑,无上诉权。肖劲光在关押期间,毛泽东派贺子珍前往探视,贺子珍向肖劲光转达了毛泽东的话,说黎川失守是“左”倾军事路线造成的,你应该撤退,做得对。这给了肖劲光很大的安慰。

后来有人主张杀掉肖劲光,遭到了毛泽东的坚决反对。毛泽东说:打击肖劲光是为了打击我,是杀鸡给猴看。他与毛泽东结成了荣辱与共的关系,自遵义会议后,成为一名“位高权重”的将领。

抗战期间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司令,保卫陕甘宁边区,反映出毛泽东对他的信任。
解放战争中,历任行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南满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兼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为毛所力保。毛泽东当时说:“海军司令员还是要由肖劲光同志来当,肖劲光是终身司令员!”在整个文革中,毛公开说“终身”不能打倒的,只有肖劲光一人。

解放后,1950年1月任海军司令员,1954年当上了国防部副部长。可以说,以海军司令员兼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于55年受封大将,这对他而言是十分“合理”的。很多元帅也没当到国防部副部长这一级上去。

毛泽东为什么选中他作粟裕的副手呢?

中国在正式出兵援朝之前,就已把13兵团、9兵团、19兵团、50军划归东北边防军的建制。从上面的安排可以看出,这个东北边防军虽然在级别上是野战军级(当时中央的定位),但部队却来自五湖四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党中央把朝鲜战争的立足点放在大打上,而不是小打。小打的话只调四野的部队就足够了,没必要来自五湖四海。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不时出现“将相不和”的问题。比如林彪与彭真就相互不服气,林彪当上东北局书记后还把陈光(此人就是上文提到与罗荣桓一起经营山东的那位抗日名将)赶下去了。三野则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况:陈毅在三野时是一个班子,陈毅调走、粟裕上来又是一个班子。陈粟在一起时,则经常出现分歧。这些情况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在未来的朝鲜战争中,由于五大野战军都会派出自己的主力部队,问题就会越发严重。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
毛泽东所想的第一个问题是:谁当政委?

最后决定东北边防军政委也由粟裕兼任。古人讲“兵权贵一”,说的是实际指挥作战的人,如果他被授予了最大的权力,在这个前提下再群策群力,全军在指挥上就会产生最大的效能。

假如出现资历问题,人事关系不容易理顺,这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回答是:强化主将的权力。比如林彪在东北初期,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彭真还想把林彪换下去。毛泽东这时“反其道而行之”,强化林彪,升任东北局书记,一下子把彭真压下去了。同样道理,要想让粟裕压得住“五湖四海”,最有效的办法是强化粟裕的权力。本来,最理想的政委是罗荣桓,但考虑到上述情况,就不让罗荣桓任东北边防军政委了。

第二个问题是:谁当副司令员?

在选副司令员问题上,有以下4个原则:

1、这个人必须来自四野。因为五大野战军,四野兵力占了近一半。另外,二野一直配合三野作战,指挥上本来就很熟悉。只要粟裕把二、三、四野的部队的人事关系理顺了,其他的像华北野战军处于少数地位,就容易了。至于彭德怀的一野,除去后来加入的18、19兵团,本就没多少兵力,战力又弱,而且缺乏现代战争的作战经验,是不必过多考虑的。

2、在四野得有足够的威望。

3、是毛泽东信任的人。

4、与粟裕也有良好的关系。

粟裕出道甚晚,大器晚成,也没参加过长征。一野、四野、华北野战军里的将领,对粟裕有着深入接触的人很少。而肖劲光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另外粟裕被批斗时,毛泽东曾问肖劲光对粟裕的看法,肖劲光说:“粟裕为人正派,没有二心,是好人。”这反映出粟肖二人的私交不错,而毛泽东听到这句话时,对肖劲光是满意的。因为这表明他当年在攻台、攻朝问题上“粟肖”的班子搭配是合理的。(毛在58的真正想法不过是拿掉粟裕的军权,别的只是借口。也就是说,毛本人并非对粟有什么“强烈的不满”,仅仅是为了集权而已。这点下文讲到58年批粟还要深入。所以肖劲光对粟裕良好的评价,毛泽东是半点都不生肖劲光的气的。反而感到这证明自己当年为攻台和攻朝选定的搭档,是很正确的。)

在江西反“围剿”时,粟肖二人是老战友。肖劲光任红11军政委时,粟裕任该军参谋长。后肖劲光任红7军团政委,粟裕任该军团参谋长兼二十师师长、政委。后来肖劲光被左倾主义者抓了起来,再以后随同大部队长征。粟裕则随寻淮州离开了中央苏区,组成抗日先遣队北上。这样,粟肖二人的合作中断了。

十多年后,二人的再度合作是攻取台湾(此时肖劲光是海军司令员,二人的合作只是职务上的便利,倒并没有特意安排的意义)。二人的友好关系令毛泽东十分满意,加上毛与肖的特殊关系,肖劲光可说是“作粟裕副手”最合适的人选了。

另外,以肖劲光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员的身份,也绝对压得住四野那帮将领,对粟裕大有“辅佐”之功。有肖劲光的有力辅佐,凭粟裕的军事才能,就有望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所谓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局顺了,以后人事关系也就理顺了。只有把人事关系理顺,个人的军事才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顺便讲一下,毛泽东令粟裕指挥攻台时,粟裕曾很正式地谦让过。但后来的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的任命,粟裕虽然也有谦让,但非正式,而仅是一种礼节了。以官职来说,这个“攻台指挥”的官要小于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官。因为前者打起来主要是三野;而后者一旦打起来,“集中五大野战军主力”是在意料之中的事。结果粟裕对前面那个小的官谦让了,对后面那个大的官没怎么让。这也算是军人的天性吧。

回到我们的中心问题:毛泽东为何弃林选粟。理论上讲,林彪出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委,有一些客观的有利之处:

第一,四野在五大野战军中兵力最多,武器也最为精良,加上华北野战军19、20兵团也为林彪所熟悉。由林彪指挥,在人事上,也即“人和”上,比粟裕有优势。尤其是在战争之初,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第二,朝鲜所在纬度、气候与东北相近,而与华东差别较大。站在“天时”的角度,林彪比粟裕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

为什么林彪有这些优势,而毛泽东却只是把林彪当成粟裕的替补呢?

众所周知,林彪是毛泽东的嫡系。粟裕是不是毛泽东嫡系呢?这个问题对弄清入朝选帅真相很重要。这里就有必要将粟裕在解放战争之前的来龙去脉讲个大概。
其实,粟裕不仅与林彪一样是南昌起义的人,还是毛泽东秋收起义的人。粟裕生于1907年,小知识分子出身,湖南第二师范学生(毛泽东是湖南第一师范的学生),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战士。起义失败之后上井冈,任毛泽东警卫连连长。为人机警负责,枪法极好,读者可参看本文末粟裕轶事。毛泽东当时可能做梦也想不到粟裕日后的成就。从这个角度说的话,粟裕比林彪还嫡系。林彪此时是通过朱军长才投身毛委员麾下的。

但是,粟毛之间的早期渊源,仅限于此。粟裕与林彪比较,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政治才能及政治触觉不及林彪,迟迟未能在毛泽东的口袋里锥出立现。

1930年粟裕就先后任红十二军六十五师师长,六十四师师长,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这是粟裕红军生涯比较辉煌的一页。

1934年,粟裕任七军团参谋长(军团长寻淮洲),后与方志敏第十军成立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参谋长。后在怀玉山、潭家桥战斗失利,方志敏被俘,寻淮洲战死,粟裕负伤突围,在闽赣山区打游击。注意了,方志敏的部队一向被中央红军认为是流寇式的队伍。粟裕从1935年1月红军第十军团失利,组建挺进师,挺进浙江,创建新的根据地独挑一面。应该说,粟裕在红军时期表现的确不及林彪。不过,此时林彭也只是毛手下两名军团级的战将,和徐向前手下第一悍将徐海东(陕北红军时期,国民党将徐海东与彭德怀相提并论,可见其地位。毛语: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最好的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中央红军到陕北落脚时徐海东党性坚定,慷慨解囊,虽然解放战争中由于养病治伤而未带一兵一卒,未放一枪一炮,并且55评衔时曾上书毛泽东,请求自降军衔,毛还是感其恩,念其德,不许其求,不但仍令其当大将,而且列名第二,仅次于粟裕)一个级数,是及不上独当一面的徐向前的。谁知造化弄人,最后三年,徐向前只有看着粟裕林彪鼎定江山。

抗日战争时,林彪打过两仗,就负伤离队了,其中平型关被中共出于政治目的,宣传得很神奇,实则平型关一役,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伏击一后勤辎重部队,军事上没有什么出彩之处。然后到苏联疗养,养好了病,抗战结束后被直接派到东北吃得肥肥壮壮,然后出关,撵桂系如打丧家之犬。

至于粟在抗战中的表现:注意,粟裕在新四军时期的作为以皖南事变为界线划分为两个阶段。

1937年成立了新四军。之前,南方八省健儿东一块儿,西一快儿,真要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谈何容易。据说高敬亭被枪毙之前大骂项英、叶挺无耻。加上延安毛泽东与长江局王明项英之争,不用说粟裕了,就是叶挺的话,也只能在皖南的新四军军部传达传达,还要看项英、袁国平、周子昆高兴不高兴。上不了台面,粟大将如何展示才华?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组,八路军部分南下部队归属新四军,粟裕的一师方开始有进一步发展。从新四军组建时的约一万人,到抗战后期约十五万人。在这15万人中,大部分是八路军后来划归新四军系统的。真正的南方八省新四军基本在皖南被消灭。剩余的只有粟裕部(苏中)。其主要将领是叶飞,王必成,陶勇等。而且陶勇本身还是鄂豫皖徐向前系统出来的,与许世友是同乡。据统计,从1939年至1943年5年内,粟裕领导的部队敌后战斗5000余次,毙、伤、俘日伪军10万余人。曾任新四军政治委员的刘少奇,高度评价粟裕领导的新四军第一师:“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作战最多,战果最大。”新四军的初战韦岗,1944年3月的车桥歼灭战,军事上这两仗也没有什么可多谈的,也只是政治意义。粟在军事上可圈可点的战役有两个,一个是黄桥决战,一个是天目山三次反顽战役。前者以少胜多,奠定苏中根据地;后者为解放战争中的运动战提供了样板。其抗战业绩比之林彪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计。因此可以说皖南事变之后,粟裕才真正找到发挥的空间,才有了被毛泽东瞩目的可能性。粟裕黄桥战役之后,毛泽东便放言:“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此言后果验。

这里就有两种很严重的错误见解:一是毛泽东一直认为粟裕是杂牌,从未对他放手使用。二是毛泽东这时就将粟裕认为是自己人,不再与林彪分别看待。这两种错误见解之所以严重,是因为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下面有几个关键性的问题都说不清楚:其一就说不清解放后两次大规模的战事毛为何都是选粟而不是林。其二说不清毛身边高参郭化若所说“解放战争中粟裕的指挥环境是各个战略区领导中最差的”,就扯不清楚陈粟关系,也就无法更深刻领悟粟裕的战功比之于林彪来得更难得,进而更涉及到55评帅及58批粟等深层次问题。

毛主席教导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转变都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的真实情况的大体是:毛从解放战争开始到结束对粟裕是松紧结合的,到攻台及入朝就是完全放手,信任有加。下面具体说明。

第一 粟裕为什么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被毛泽东“放手使用”?我认为原因首先在于“十四年不见了”(毛语)。粟裕虽在井冈山呆过,除非那些井冈山出来并长征过的将领死伤殆尽,否则他和他的部队仍是杂牌。毛长征,粟裕留下打游击。寻淮洲粟裕的七军团与方志敏的部队会合后,没能完成任务。注意,方志敏长期是被中央苏区视为流寇式的游击。以后,领导新四军的又是项英。王明项英与毛泽东的矛盾大家都知道。我们来看上将中,新四军的比例是如此之少。粟裕的苏中主力部队中,只有叶飞一人是上将。粟裕自1934年至1948年,这14年间与中央领导没有见过一次。可以说粟裕与任何一位中央高级人物都没有密切的关系。这与其军衔的制定和58年遭批而中央无人出头说话也是有关的。照毛的用人心理,这时的他远不能与林彪相比。

第二 粟裕具有独立的思想,不屈从于任何的权威。粟裕的军事思想,与毛泽东自己的军事思想有相当的差别。毛泽东在与蒙哥马利谈话时说的“自己一生得意之作是四渡赤水,不是三大战役”。我们前面详细分析了粟裕在毛泽东解放战争中两大战略的制定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实事求是地说,从适应现代战争和大规模兵团作战这个角度看,毛是及不上粟裕的。毛泽东对此是清楚的。但在中国,部下表现出来强于领导,警钟就敲响了。毛后来访苏,对俄国人说刘少奇与邓小平搞经济都比自己强,其真实意思就表明了这两个人就要倒大霉了。后来果然。一方面毛粟二人在具体军事问题上“道不同”,另一方面一个本身思想高度独立的人,哪怕他对中央“无比忠诚”,也是令人“担心”的。故而毛对粟是“重用而不给高位”。

这里让我们看看真实的历史进程。随着粟裕军事才华的逐渐展现,毛泽东表现出来了两面的复杂心理。一方面粟裕厉害,特别是战事重要时,如豫东战役(此战是解放战争转折点,难度我以为比淮海还大)就把陈毅调开,这是华中山东合并之后毛泽东唯一一次对粟裕完全放手使用,此时权术要让位于大局;一方面在战事不吃紧的情况下,陈毅又回来了,用以遏制粟裕。因为历史的原因,华东的部队开始实际由四部分组成:苏中,淮南,鲁中和胶东。粟裕能够调动的只有苏中部队。即便后来中央指定陈,粟统一指挥华东全军时,也多次遭到临沂方面的陈士渠,唐亮(八路军系统),胶东方面的许世友,谭震林(八路军系统)的抵制。叶飞、许世友就因为粟裕“未被放手使用”而变得嚣张。结果到了淮海战役,要么像陈士榘那样,身为参谋长,竟然不在野司。要么像陈毅、唐亮、许世友、叶飞那样,不在华野军中。这帮“监军”,和“不大听指挥”的,一个个都“出去了”。正所谓“军令如山”,没有“严明的军纪”,怎么打仗?陈士榘的工作由副手张震来做,唐亮的工作由副手钟期光来做。“统一指挥围歼黄伯韬”,按说是许世友的,这下成了王建安的。一纵的指挥本来是叶飞,这下成了张翼翔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索性让他们当正手?这样在工作中不是更加顺手吗?让副手干正手的工作,名不正,言不顺。人为地增加了障碍。在淮海和渡江战役中,除去上面的“副手干正手的工作”,粟裕是不是“被毛泽东放手使用了”?不是,他在总前委仅排第四。“没了陈毅作监军,还有总前委作监军。反正我毛泽东对你粟裕就是不放手”。如果粟裕能得到林彪的宠信,他在总前委中是肯定列第一的。因为“兵多的指挥兵少的”符合战争自身的规律。人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违反战争规律行事,只会加大获胜难度,甚至落败。可以说,粟裕能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很了不起的。而这种因“未被放手使用”而带来的困难,是国外的军史研究者所无法想像的。只有在中国的国情下,才会出现这种特殊的现像。像刘邓在淮海战役中,自己的全部兵力加起来也拿不下黄维,甚至西集团的刘邓部属在对黄维发起攻击中,竟然“完全失去了战斗力”。如此弱的力量,怎么能“指挥大局”呢?连自个都顾不过来,怎么可能在用兵上,“统筹安排攻黄维、阻李刘、包围杜聿明这三线的作战”呢?所以正如中南海高参郭化若所说:“解放战争中粟裕同志的指挥环境是各个战略区领导中最差的。”这句话的根就在老毛身上。

第三 他喜欢的将领,太多的原红四方面军的人,而与原红一方面军的人就不那么“和睦”。粟的老班底只有叶飞一人是上将(而且我们说叶飞这个身上有一半菲律宾血统的将军品格不是很高尚,58批粟见风使舵,对粟裕以不实之辞加以诬蔑)。毛又有“上将里原红四方面军将领的数量一定要控制”之语。站在粟裕本人的角度,一则红四方面军有徐向前打下的老底子,擅打硬仗恶仗,藏龙卧虎,能人确实多。二则在毛未对他“放手”的情况下,这些人除了许大和尚(毛培养的李逵式人物,曾对粟裕怒摔话筒)情况特殊外,“后台”一般不像红一那样硬,动不动就“指挥不动”。指挥上很便利。但站在毛泽东角度,就有“构建独立王国,发展个人势力”的嫌疑了。毛泽东一生最忌讳别人搞“山头”,实际他本人才是最大的山头主义者。枪杆子必须抓在自己手中,这是老毛平生第一位的信条。任何大道理,真精神在这一条面前都要让路。蒋介石亦然。

但是我们说人是很复杂的。像我在这里长篇大论分析毛对粟的使用,也难说不是究于一隅。历史上确实有毛要直接拿掉陈毅,让粟当名正言顺的华野一号首长的事情。于是有粟裕二辞司令的佳话。我们又确实看到毛对粟裕军事才能的几次“最高褒奖”。应该说,毛对粟裕的这种复杂心理主要取决于他对于时势的具体判断。越是涉及关乎存亡的大事,毛对粟裕的限制就越少。用他的话说,叫“突出主要矛盾”。当主要矛盾过去之后,次要矛盾就上升到主要矛盾了。而抗美援朝这是中国第一次与美国人真刀真枪的干,从军事上已经上升到当时最突出的矛盾。故必须集全军最强的力量(志愿军由五大野战军精锐组成),选最强的大将挂帅出征。徐向前有病;刘伯承的军事思想一直与老毛有抵触;解放战争中指挥真正的大兵团作战的只有粟裕林彪二人,彭德怀在西北是偏师,还不算。故帅位首先为粟林而留。

此时,林彪逐渐表露出了他的不足:在解放战争这样一个新的年代,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不如粟裕。这时的我军装备比平型关、长征时都要好得多,我军装备的好转、力量的增强,势必引起作战形式的变化,相应地出现作战思想的变化。林彪在旧时代里有过平型关大捷,但在新时代里表现明显不及粟裕优秀。这也就是“一代新人换旧人”的道理。论年龄,粟裕还大林彪几个月,但粟裕作为后起之秀,独立思考的能力高过林彪,对新的战争类型也体现出了更好的适应性。

真正让毛泽东下定决心一旦有战事则首选粟而非林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这两大战役,上文已数次提到。作为二名帅才,他们的军事才能在这二场大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林彪在辽沈战役中屡受批评,而这时却是二打一;粟裕在淮海战役后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而战场形势是60万对80万。粟裕以36万兵力歼敌44万人,而林彪以70万兵力歼敌47万人。这令林彪的军事才能相形见拙。使毛对二人的才能高低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在东北,固然可以靠苏联的帮助,加上蒋介石对东北战略地位的低估,从而实现“敌弱我强”这样一个态势;但在朝鲜,虽然苏联大量供应我军武器,甚至还秘密派出飞机直接参战。但苏联根本不可能“帮我们帮到敌弱我强的地步”,就连势均力敌都实现不了。所以面对美帝国主义,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此战役威慑战略极为凑效,但从军事角度上来看,只怕聂荣臻陈毅邓政委打都没问题)是缺乏借鉴性的。

毛泽东极为渴望像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那样,全歼美军几个整师。

当然,假如东北虽然敌弱我强,但林彪打得特别漂亮,那也是可以的。可是,林彪偏偏打得不漂亮。在辽沈战役之前,东北我军近半年没打上一个大的仗。当时关内正打得热火朝天了,关外却静悄悄的。在二打一的情况下,还出现如此犹豫不决的情况,毛泽东开始怀疑林彪的军事才能。当年去东北,他派出的是自己最宠爱、且是自己心目中最优秀的将领林彪。但最终发现林彪并非最优秀。毛泽东的这一心理在东北边防军的司令部组成上直接体现为任命粟裕而不是林彪为司令员。

然而,粟在战争期间6次负伤,淮海战役最紧张期间曾七天七夜未睡,患了严重的美尼尔综合症,50年下半年一直在青岛养病,因此未曾赴任。后来中央决定出兵朝鲜,时间紧迫,不得不换将,这时林彪也请了病假,毛才最终决定由主战的彭德怀挂帅。

现在有人假定,林彪若亲率以四野精锐为骨干的援朝军作战,将比彭德怀打得还漂亮。四野不少将领私下就有这样的看法。应该说,他们既在林彪的手下干过,又在彭德怀手下打过仗,其观点是极具参考价值的。又有人说,粟裕其时正当军事才华喷薄的关口,他若入朝不知道打得怎样漂亮。而且,如果粟裕打了抗美援朝,或是先前攻台得遂,或是二者都成功,那么55年将帅评定时,他的元帅军衔老毛想不给都不行,而且就是他自己想辞也辞不掉。如果这么大的战功都列不了帅,则帅之为帅,意义何在?不说军心首先不服,民心都不服。

然而,还是那句老话:历史是没有假设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