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儿童眼中的死亡与其教育

(2012-04-02 22:41:42) 下一个

教导儿童认识并正确对待死亡


很多小孩在小时候便经历过生命无法延续的情形,例如:亲人的过世,家里心爱动物的死亡,或是在路上或电视上看到的一列又长又哀戚的出殡队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要不要说明,以及如何说明?正因为合理的说明必须建立在对儿童死亡观念的深入了解之后,所以我们首

先看一看儿童死亡观念的发展特点。



一、孩子对死亡的认知与心理行为反应

1.孩子对死亡的认知分为三个时期



1948年,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调查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孩子对“死亡”就好像睡觉或去很遥远的地方一样,所以认为一天当中可能会有多次体验死亡的感觉,如爸爸去上班了,妈妈不在了。死去者只不过是暂时地离开,并没有完全消失。死去就如同睡觉一样,是生命的中断而不是结束。死去的人可以再回转过来,这之间并无任何的矛盾可言。一般的情况下,此时期的儿童几乎将死亡看做是生存的一部分,你死掉一会儿,又醒来一会儿,接着又会死掉一会儿。

第二个阶段大约是在5~9岁阶段,这阶段的孩子已经知道、了解死亡的真正意义,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但他们可能不知道这是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身上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他到哪里去了?他还能变成什么?他为什么要死?而且因为别人的死亡,他们会心生恐惧和不安,尤其是在亲人死亡之后。

第三阶段是在9~12岁阶段,这时期的孩子已经知道死亡是人一生都不可避免的,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其中自然包括自己有一天也会死亡的事实。他们已经开始不再把死亡看成是一种外在力量,而看成是一种生命固有的必然现象。人都会慢慢变老、生病最后走向死亡。研究表明,对于一些孩子而言,死亡与黑暗联系在一起,从而具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这时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地去避免死亡,例如,有病时会主动吃药,甚至能忍痛要求打针,配合父母主动治疗,也会尽自己所能,尽量避免来自生存环境中能意识到的危险。由于孩子已经或多或少了解死亡的意义,所以遇到孩子询问与死亡相关的事情时,父母不需要隐讳而不敢言。此阶段的问题是父母如何在不伤害孩子的情形下,去向孩子传述死亡的事实。

2.孩子对死亡的反应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死亡可以说是最残酷的伤害和打击,大人应了解孩子的心理反应情绪,并适时给予适度的精神支持,以下将提供几种孩子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产生的几种反应:

1)生理及情绪上的困扰。孩子会因为焦虑而产生喘不过气来、呼吸急促、整日昏睡、头痛或胃口
     不 好的状况,晚上还会出现做噩梦、失眠等不安现象。

2)对死亡情形的焦虑。孩子深信他所见的死者临死时的症状,因此而忧心忡忡。

3)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孩子会苦恼从此再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照顾他、疼爱他了。

4)取代。是指孩子很快就会转移情感需求,希望他人能成为死者的替代品。

5)对死者产生敌意。幼小的孩子在亲人逝世后,认为死者离开他是因为不再爱他了,所以会有
     愤怒和被遗弃的感觉。他会认为如果死去的亲人真的爱他的话,即不会死去。

6)否认。是指因某人死亡导致情感方面的障碍——拒绝接受事实。有时孩子在亲人死去后的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孩子会不愿意接受事实真相、故意装得不在意,或表现出一副不受任何
     影响 的样子。

7)内疚乃至罪恶感。这是孩子在失去亲人之后的一种较普遍的反应。孩子会认为这不幸事件的发生,是因为他顽皮或者做坏事而产生了报应。父母在世时,因在某些事情上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经常会使孩子产生敌意的念头。当父母不幸去世后,孩子就会认为是自己的坏念头导致了死亡,内心中充满了沉重的罪恶感。如此的内疚乃至罪恶感,可能使他们终其一生都要背负起沉重的负担。
 
3.儿童丧亲期的三个阶段

1)精力宣泄
在丧亲的最初阶段,孩子需要反复回忆与亲人相处的那些美好的时光。在如此的回忆中,异常体验的情绪影响便在“精力宣泄”这一过程中渐渐地消逝了,表面上看来,孩子慢慢地与死去的亲人“切断”了关系。孩子对已故亲人的心理意象仍然维持着某些关注,展示照片、谈论过往的美好时光、故地重游等等。甚至在意外的时间和地点,一个长期被遗忘的回忆会再次闪现,重新引起痛苦与悲伤。

2)自居作用
自居作用是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正常结果。在这种关系中,一个人的行为和情绪品质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而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通常都是最有影响的榜样:想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乃是最大的愿望,父母的特征也是孩子们力图模仿的行为与态度。

3)精力再投入
成功的、宣泄的哀悼体验使一个人与其亲人“分裂”,它使得发展中的孩子能够继续出于年龄的需要而依恋别人。
寻找新的父母以替代亲生父母,这一过程便是精力再投入。年龄大一些(从青年期开始)的人,早已形成了基本的人格,他们不必以别人代替父母,他们可以将感情转移到伙伴或异性的身上。所以,对于丧亲的孩子,新来的照料者必须允许孩子时有的“感到悲伤”,并给予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这样孩子才会有充足的安全感,才可以顺利地完成精力再投入。

二、针对儿童的死亡教育

1.家庭中的死亡教育——父母如何向其解释死亡
如何向孩子解释死亡,一般的父母常常会使用的方法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把“死亡”捏造成一个故事,有很多的父母喜欢用童话或故事的情节来陈述,因为孩子很容受故事的诱惑,就信以为真的掉进了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忘得干干净净。使用这种处理方法,固然可能使得孩子把事情遗忘了,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第二种,父母常会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第三种,把死比喻成“睡觉”,很多大人也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安安静静的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一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为人父母应该避免将死亡解释为就像睡眠,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以上三种例子都是父母较常用的,但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些常用的方法都存在着问题。那么究竟要用哪种方法才是最好的呢?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自然而亲切地去对孩子说明真相。父母在跟孩子解释死亡时,可以用动植物来做比喻,例如用花来比喻人的生命;花草通常会在春天、夏天的时候生长,到了秋天时会一一的凋谢,所有的生命也一样,会有生长、茂盛及死亡等时期,父母在对孩子说明时,应尽量避免去使用可怕、恐怖的语句和神情去描述,而是要用语调温和且简单的词语耐心地为孩子做解释,谈论的重点也应该放在生命是充满美丽的一面,而非在死亡病态上。如此,孩子会慢慢了解死亡的意义,并且能够减少恐惧心理的产生。

孩子对死亡的问题颇为好奇,并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然而死亡对孩子的心理或性格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父母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必须谨慎小心。适当地做法是,生活里不要刻意去避免谈到死亡的问题,更不要压抑孩子哀伤的心理,让孩子自然表现出沮丧、气愤、流泪、内疚、反抗等情绪。也不要禁止孩子对死亡产生的怀疑、流泪、发问以及孩子对此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疑问,父母尊重孩子对死、生意义的不同见解,不要给予孩子种种对待死亡的错误印象,或用类似童话的那种半真半假的说法去解释死亡。

总之,解释死亡的最好原则就是:将事实明白且清楚的告诉孩子。

孩子对死亡的问题颇为好奇,并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然而死亡对孩子的心理或性格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所以父母在处理这种问题时,必须谨慎小心。适当的做法是,生活里不要刻意去避免谈到死亡的问题,更不要压抑孩子哀伤的心理,让孩子自然表现出沮丧、气愤、流泪、内疚、反抗等情结。也不要禁止孩子对死亡产生的怀疑、流泪、发问以及孩子对此提出的不同意见和疑问,父母尊重孩子对死、生意义的不同见解,不要给予孩子种种对待死亡的错误印象,或用类似童话的那种半真半假的说法去解释死亡。






发布时间:2010-3-13








(据:中国殡葬协会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