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儿子被劝退学,幕后原因惊人,种族歧视!

(2011-03-09 05:15:54) 下一个

 换工作,导致孩子寄送外地入学

今年年初换了一份工作,原本住在比陀的我要到约堡去工作,老公也在约堡工作,家里两个孩子每天去幼儿园的接送便成了大问题。由于交通堵塞,我和老公每天早上不得不在六点前出发,以能够按时到达公司。也因此,两个孩子被迫送到数百公里之外的爷爷奶奶那里生活,暂定时限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过渡期间,我们要解决孩子与工作的冲突问题。

老大儿子不到四岁,老二女儿一岁半,爷爷奶奶生活在西北省的 LTX 市。为了减轻两位老人的负担,也为了保持两个孩子每天正常的作息规律,开始帮他们找新的学校。女儿还没有脱离尿不湿,只能去宝宝类的幼儿园,老大则应该进入正规学校的学前班,以提前适应学校的生活。

首选学校便是 C 学校,这是一家基督性质的阿菲利康语私立学校,入学的孩子可以从学前班一直读到高中毕业。老公姐姐家的三个孩子目前都在此学校就读,而老公家庭所属的基督教 Nederduits Hervoremd 便是此学校所认可的三个基督教派之一。 我与老公的婚礼,以及后来两个孩子的受洗仪式都是在该基督教所属的教堂里举行的。

老公是阿菲利康人,受当地生活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阿菲利康语差不多成了两个孩子的母语,虽然他们也能听懂英文和中文,但在交流时,特别是儿子,已经习惯用阿菲利康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此前,他在比陀的幼儿园也是以阿菲利康语为主语的学校。

按照该学校的入学规定,基督学校的入学申请需要几样与教会有关的文件。儿子还没有到正式入学的年龄,而且是短期入学学生,这些繁琐的手续可免。

去年 12 月初,婆婆到校长办公室申请儿子的入学许可,并告知我们的家庭状况,当校长得知孩子的母亲是中国人时,担心孩子在语言交流会不会有问题,婆婆明确表示我的儿子可以流利地讲阿菲利康语,校长便同意了儿子的入学申请。不过,校长后来通知婆婆,在学校开幕式那天,她需要与学校的管理委员会面谈,以得到其认可。

新学校,新环境,孩子满心欢喜

儿子如期于今年 1 月 12 日入学,经过第一天的适应,他很快熟悉并喜欢上了学校。虽然仅仅半天的在校时间,却总能让他尽兴得精疲力尽,每每熟睡于回爷爷奶奶家的路上。

1 月 14 日,学校举行新学期开幕仪式,仪式结束后,婆婆如约会见了学校管理委员会,并回答了几名成员的问题咨询,管理委员会主席因家里有事未能参加面试。尽管如此,管理委员会同意了儿子的入学。

1 月 22 日(周六)是学校每年开学后例行的运动会,虽然儿子还在学前班,但他也要和学前班的同年龄孩子进行赛跑,娱乐参与为主,结果并不重要。已经多日不见很想念孩子的我和老公,决定去学校为他鼓劲加油,以见证儿子的成长历程。

比赛当天,全校 300 多名学生的家长齐聚于学校操场四周,学前班孩子的赛跑因小孩子的天性与趣味性吸引了不少家长的目光,我和老公站在终点线上,看着儿子快速地向我们跑过来,直到我们的怀里。他跑得不错,在小组里领先到达终点,分得到一颗幸运糖果,快乐地向我们炫耀着他的奖品。

在儿子起跑前的等待期间,一位似乎是摄像师的女士注意到我,并和我打招呼询问我从哪里来,随后还在不经意间把我捕捉到她的镜头里。

学校当天为运动会临时搭设了一个食品零售点,里面服务的都是学校的员工或学生志愿家长,婆婆特意把我引见给一位学校工作人员,虽然这位校工不负责儿子的学前班,但她说我的儿子很可爱,很讨人喜欢。

一切似乎都很圆满,我和老公安心地返回了比陀。

儿子被遣返,原因疑虑重重

2 月 2 日(周三)下午,婆婆接儿子回家后,打电话给老公说,学校校长与她谈话,说儿子在班里不与老师和小朋友们互动游戏,看起来很不高兴,校长还说,当老师问其原因时,儿子说是思念父母。于是,校长与学前班的三位老师一致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建议把孩子立即送回到父母身边去。婆婆希望能够让儿子继续上学直到周末,校长说可以,但考虑到孩子目前的状况,他不建议这样做,并表示愿意退还入学前预交的二月份学费。

当我和老公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想着我们的孩子因思念我们而不快乐,心如刀绞,恨不能马上飞到他的身边安抚他,消除他的忧虑。

当天晚上,再次与婆婆通电话时,婆婆说儿子看起来与平时无异,与妹妹和他的堂兄像往常一样玩耍,因此,婆婆想继续送儿子去学校直到该星期结束。

第二天( 2 月 3 日)早上,婆婆一如既往地准备送儿子去学校,可是,还没等她离开家,竟接到校长本人亲自打电话过来,要求婆婆不要送儿子到学校,婆婆不明白,昨天校长还答应可以送儿子上学到周末,今天怎么就变卦了?校长解释说学校里正传着关于儿子的一些闲话,婆婆听了很生气,她不曾听到过任何闲话,不知校长此话何来,校长于是再次提出,婆婆必须尽快把孩子送回到父母身边,并挂断了电话。

一旁等待着上学的儿子并不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切,见书包整理好,却不去学校,便央求婆婆送他去学校找小朋友们玩,婆婆没有办法,只好带他去游泳学校,这更加重了婆婆对学校所谓的退学原因的猜疑。与此同时,老公的姐姐在该学校做兼职舞蹈老师,每次去学校也从未听老师们提起过儿子思念父母的问题。

此刻,我们都已经感到事出蹊跷,学校劝儿子退学的原因不过是一个编造的谎言,这里面一定有其他原因。那幕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谎言背后的实情,华人遭歧视

这一切疑问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当公公知道情况后,特意赶到学校的管理办公室询问,了解儿子退学的前因后果。并在那里会见了校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M 先生。公公表示不满意学校的做法,请求学校给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的儿子不适合继续上学, M 先生拿不出证据,也无话可说。思索再三,最后, M 先生道出了实情。

他说,学校某一学生的家长近日发现此学校竟有中国人的孩子,于是,找到学校管理委员会求证,并明确要求校方必须将此华人的孩子遣送回家。而校方对此家长不得不让步的一个原因是,其家庭在学校的财务方面有着巨额的捐赠。如果我的儿子不被逐出学校,此家庭便将停止其对学校的经济援助。

这,就是事实,如此冷酷,如此无情,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孩子的母亲虽然是中国人,可是,他的父亲是阿菲利康人,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所经历的生活环境都是以阿菲利康文化为主导的,他说纯正的阿菲利康语,他在学校所承认的基督教会受了洗。如果单纯地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讲,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菲利康孩子,他的两个表兄一个表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而他却不能,哪怕只是学前班的临时学生,哪怕只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也不允许。

不是学校说不,如果是这样,入学当初学校就应该在左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时提出来,学校从可以到不可以的转变,仅仅是因为一个对学校有资金帮助的学生家庭的反对,一个对华人存有巨大偏见的家庭!伦理与道德在金钱的威胁面前,变得如此脆弱,一文不值!

这个家庭的偏见不仅粉碎了一个孩子正常受教育的权利,也粉碎了我以往对阿菲利康人的看法,还粉碎了我老公及其家人以前所有的想当然。他们从来没有介意过我的外国人或华人身份,时常带着我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有时,他们甚至以我为骄傲,但是,这件事对我们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

如果不是两个星期前露面于学校运动会上,大概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可是,对于我的中国人身份,婆婆从来没有对校方或任何人隐瞒过,我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学校的公共场合,去年冬天的运动会上,我和老公也曾到学校为老公姐姐家的孩子加油助威。怎么今天的世界突然就倒转了呢?

来南非已近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赤裸裸的歧视,在遇到老公前,也曾交过许多当地白人朋友,华人与白人在行为举止上,在文化观念上也许有许多差别,但在南非,一直以来所遇到的白人都是很友好的,我还甚至遇到过一对老龄白人夫妇,伸出胳膊与我进行肤色对比,然后说,“看,我们的肤色差不多是一样的!”

庆幸儿子目前年龄还小,他或许还不知道,也不能理解离开 C 学校的真正原因,我希望他永远都不要知道,更不希望在将来懂事的年纪里遇到这样的种族歧视,我无法预测那将是怎样的心灵伤害。

通过了解得知,儿子的学前班里还有一位小女孩,是英国人家庭,家庭所属英系教会,而非阿菲利康人的教会,此外,这个小女孩只能讲英文,不懂阿菲利康语。如果这个小女孩在学校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儿子的被遣退便是绝对的无可争议的种族歧视。

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切身利益

我和老公谁也咽不下这口气,不能就这么无动于衷,不了了之。老公通过好友找到了一个多年前的老朋友,该朋友如今在约堡做法庭辩护律师。在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后,该律师说种族歧视问题在南非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把此事政治化,对学校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关闭学校,停止教学。

考虑到家庭里还有三个孩子在此学校读书,而且那么多无辜对华人非常友好的学生和家庭将有可能受牵累。我和老公决定,通过其父亲转达要求学校对我们对孩子进行道歉的意愿,如果学校愿意对此事进行书面道歉,我们将不继续追究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校方对道歉要求的回答是“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我们只好斗争下去。我和老公与律师进行了会面,要求其着手准备正式要求学校道歉的律师函。我对律师说,我不希望此类事件在将来再次发生,当他们懂得事理时,再遇到这种歧视,那么在孩子的心灵上所留下的伤疤将会是非常巨大的。律师则对我说:“ Be prepare, it will be happened again. (做好准备,此事会再发生。)”听到此言,心情真是无比沉重。

那天,我在 skype 的心情中写道:“ I have to fight, for my kids, for their future, and for justice (我不得不斗争,为了我的孩子,为了他们的将来,为了正义)。”

遭遇歧视后的反思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大量地涌入世界各地,先是世界各地发达国家如欧美、加拿大等国,后来,由于前往这些国家所需大量资金和办签证难的问题,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甚至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成为了中国人,特别中国小业主们的商家落脚点。

华人受歧视的案例,以前多在欧美地区发生,随着移民第二代的崛起,“三刀”变成“三师”,大多数华人随着工作职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而与当地人融为一体,也因此赢得了本土人的尊敬。

如今,这种歧视发生在南非,发生在自己身上。纵观南非的华人移民史,除了 20 世纪初少数早期矿工移民外,近十多年来,大多数的新移民则是第一代移民,因此,我们身上携带着深深的中国人印记。这里,不防自戳伤疤,揭露一下我们受歧视,或者说未能得到外族尊敬的几个原因。

1. 贫穷:

中国曾经的贫穷与落后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左右的,贫困在我们身上所留下的印记是明显的。比如我们不喜欢用信用卡,偏向于现金交易;我们不喜欢贷款消费,偏向于储蓄型消费;我们不喜欢买各种保险,而偏向于保留一定的备用金。这些都是因我们曾经有过的贫困而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些行为证明了我们是不同的族类,但却不是说说就可以改变消费思想的。

2. 脏乱:

贫穷落后的地方总是脏乱,黑人区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然而,在曾经脏乱的地区发达起来并走出去的中国人,如果还保持着脏乱的习惯,就会引起周边环境居民的反感。比较一下自家与邻居家的院子,草坪割得勤不勤?如果能够,最好养些花草,以提高主人的生活品味。店铺里的物品要保持干净整齐有序,试衣间要尽量规范些。走一走看一看当地人的做法,找到你想要看齐的标准,花一点小钱,却可以提高店铺的档次。

此外,提醒一下,许多华人店铺开在黑人区或黑人区附近,近墨者黑,门口放着高音呗的音乐,甚至是黑人音乐,这种行为无疑增加了黑人区的脏乱形象,在你讨好黑人顾客的同时,也毁了你在白人心中的形象。有时候,黑白是绝对分明的,问题是你想站在哪一边。

3. 举止不雅:

一个人经意或是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 / 她的形象。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当地人面前吃东西大声咀嚼,甚至还吧吧作响,嘴里吃的东西未咽下去就与人讲话,吐痰,挖鼻孔,许多男士天热就把上衣撩起来,还有许多不注意的小细节,都可能是让人很反感的,这些不雅行为在黑人家庭中都是被人耻笑的。我们在家里无人介意也就罢了,在外人或有当地人的场合就一定要注意,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习惯,不是夹着尾巴做人,而是对当地人的尊重,也是外族人获得本土人尊重的首要条件。

以前经常遇到一些人,总说中国人受歧视,是因为我们国家穷,那看看今天的中国,不能说富,但绝不是当年的穷。腰包是鼓起来了,可是思想品行却越来越穷,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有钱有地位,别人就得尊重他,这真是没有道理的。

4. 粗鲁无礼:

一个人粗鲁与否不是看他怒发冲冠的时候,而是平时生活中的小事。来访前不打招呼,临行时不与主人一一告别,都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另外,我们华人常说大恩不言谢,可是,在当地人看来,大恩小恩都是恩,哪怕给你借个光,让个路都要说声谢谢,以示礼貌。这种礼貌不分级别,不管对方是你的老板,还是你的下属,亦或是店里公司里打工的白人黑人,甚至是底层工作的清洁工。这也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最好表现。

俗话说,入乡随俗,在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还要讲入乡随俗,那就更别提国内与国外如此巨大差别,更需要入乡随俗。

总之,我们既然来到国外,无论你生活在华人圈子里,还是生活在当地人的圈子里,你都会接触到当地人,那就要最好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为准则,言行行多观察。这样,哪怕你拥有华人的面孔,但一样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后记: 目前,律师信正在起草中。我的儿子在遭到退学后的下周一转到另外一所招收学前班的幼儿园上学,我和老公向各自的公司提出弹性工作时间要求,并决定将于本月末将孩子们接回来,一切安排妥当,他们将继续返回以前的幼儿园入学。

儿子 被劝退学,幕后原因惊人,种族歧视!

换工作,导致孩子寄送外地入学

今年年初换了一份工作,原本住在比陀的我要到约堡去工作,老公也在约堡工作,家里两个孩子每天去幼儿园的接送便成了大问题。由于交通堵塞,我和老公每天早上不得不在六点前出发,以能够按时到达公司。也因此,两个孩子被迫送到数百公里之外的爷爷奶奶那里生活,暂定时限为三个月,在这三个月过渡期间,我们要解决孩子与工作的冲突问题。

老大儿子不到四岁,老二女儿一岁半,爷爷奶奶生活在西北省的 LTX 市。为了减轻两位老人的负担,也为了保持两个孩子每天正常的作息规律,开始帮他们找新的学校。女儿还没有脱离尿不湿,只能去宝宝类的幼儿园,老大则应该进入正规学校的学前班,以提前适应学校的生活。

首选学校便是 C 学校,这是一家基督性质的阿菲利康语私立学校,入学的孩子可以从学前班一直读到高中毕业。老公姐姐家的三个孩子目前都在此学校就读,而老公家庭所属的基督教 Nederduits Hervoremd 便是此学校所认可的三个基督教派之一。 我与老公的婚礼,以及后来两个孩子的受洗仪式都是在该基督教所属的教堂里举行的。

老公是阿菲利康人,受当地生活环境,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阿菲利康语差不多成了两个孩子的母语,虽然他们也能听懂英文和中文,但在交流时,特别是儿子,已经习惯用阿菲利康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此前,他在比陀的幼儿园也是以阿菲利康语为主语的学校。

按照该学校的入学规定,基督学校的入学申请需要几样与教会有关的文件。儿子还没有到正式入学的年龄,而且是短期入学学生,这些繁琐的手续可免。

去年 12 月初,婆婆到校长办公室申请儿子的入学许可,并告知我们的家庭状况,当校长得知孩子的母亲是中国人时,担心孩子在语言交流会不会有问题,婆婆明确表示我的儿子可以流利地讲阿菲利康语,校长便同意了儿子的入学申请。不过,校长后来通知婆婆,在学校开幕式那天,她需要与学校的管理委员会面谈,以得到其认可。

新学校,新环境,孩子满心欢喜

儿子如期于今年 1 月 12 日入学,经过第一天的适应,他很快熟悉并喜欢上了学校。虽然仅仅半天的在校时间,却总能让他尽兴得精疲力尽,每每熟睡于回爷爷奶奶家的路上。

1 月 14 日,学校举行新学期开幕仪式,仪式结束后,婆婆如约会见了学校管理委员会,并回答了几名成员的问题咨询,管理委员会主席因家里有事未能参加面试。尽管如此,管理委员会同意了儿子的入学。

1 月 22 日(周六)是学校每年开学后例行的运动会,虽然儿子还在学前班,但他也要和学前班的同年龄孩子进行赛跑,娱乐参与为主,结果并不重要。已经多日不见很想念孩子的我和老公,决定去学校为他鼓劲加油,以见证儿子的成长历程。

比赛当天,全校 300 多名学生的家长齐聚于学校操场四周,学前班孩子的赛跑因小孩子的天性与趣味性吸引了不少家长的目光,我和老公站在终点线上,看着儿子快速地向我们跑过来,直到我们的怀里。他跑得不错,在小组里领先到达终点,分得到一颗幸运糖果,快乐地向我们炫耀着他的奖品。

在儿子起跑前的等待期间,一位似乎是摄像师的女士注意到我,并和我打招呼询问我从哪里来,随后还在不经意间把我捕捉到她的镜头里。

学校当天为运动会临时搭设了一个食品零售点,里面服务的都是学校的员工或学生志愿家长,婆婆特意把我引见给一位学校工作人员,虽然这位校工不负责儿子的学前班,但她说我的儿子很可爱,很讨人喜欢。

一切似乎都很圆满,我和老公安心地返回了比陀。

儿子被遣返,原因疑虑重重

2 月 2 日(周三)下午,婆婆接儿子回家后,打电话给老公说,学校校长与她谈话,说儿子在班里不与老师和小朋友们互动游戏,看起来很不高兴,校长还说,当老师问其原因时,儿子说是思念父母。于是,校长与学前班的三位老师一致认为,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学校建议把孩子立即送回到父母身边去。婆婆希望能够让儿子继续上学直到周末,校长说可以,但考虑到孩子目前的状况,他不建议这样做,并表示愿意退还入学前预交的二月份学费。

当我和老公听到这样的消息时,想着我们的孩子因思念我们而不快乐,心如刀绞,恨不能马上飞到他的身边安抚他,消除他的忧虑。

当天晚上,再次与婆婆通电话时,婆婆说儿子看起来与平时无异,与妹妹和他的堂兄像往常一样玩耍,因此,婆婆想继续送儿子去学校直到该星期结束。

第二天( 2 月 3 日)早上,婆婆一如既往地准备送儿子去学校,可是,还没等她离开家,竟接到校长本人亲自打电话过来,要求婆婆不要送儿子到学校,婆婆不明白,昨天校长还答应可以送儿子上学到周末,今天怎么就变卦了?校长解释说学校里正传着关于儿子的一些闲话,婆婆听了很生气,她不曾听到过任何闲话,不知校长此话何来,校长于是再次提出,婆婆必须尽快把孩子送回到父母身边,并挂断了电话。

一旁等待着上学的儿子并不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切,见书包整理好,却不去学校,便央求婆婆送他去学校找小朋友们玩,婆婆没有办法,只好带他去游泳学校,这更加重了婆婆对学校所谓的退学原因的猜疑。与此同时,老公的姐姐在该学校做兼职舞蹈老师,每次去学校也从未听老师们提起过儿子思念父母的问题。

此刻,我们都已经感到事出蹊跷,学校劝儿子退学的原因不过是一个编造的谎言,这里面一定有其他原因。那幕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

谎言背后的实情,华人遭歧视

这一切疑问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当公公知道情况后,特意赶到学校的管理办公室询问,了解儿子退学的前因后果。并在那里会见了校管理委员会的主席 M 先生。公公表示不满意学校的做法,请求学校给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的儿子不适合继续上学, M 先生拿不出证据,也无话可说。思索再三,最后, M 先生道出了实情。

他说,学校某一学生的家长近日发现此学校竟有中国人的孩子,于是,找到学校管理委员会求证,并明确要求校方必须将此华人的孩子遣送回家。而校方对此家长不得不让步的一个原因是,其家庭在学校的财务方面有着巨额的捐赠。如果我的儿子不被逐出学校,此家庭便将停止其对学校的经济援助。

这,就是事实,如此冷酷,如此无情,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孩子的母亲虽然是中国人,可是,他的父亲是阿菲利康人,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所经历的生活环境都是以阿菲利康文化为主导的,他说纯正的阿菲利康语,他在学校所承认的基督教会受了洗。如果单纯地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讲,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阿菲利康孩子,他的两个表兄一个表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而他却不能,哪怕只是学前班的临时学生,哪怕只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也不允许。

不是学校说不,如果是这样,入学当初学校就应该在左一轮又一轮的面试时提出来,学校从可以到不可以的转变,仅仅是因为一个对学校有资金帮助的学生家庭的反对,一个对华人存有巨大偏见的家庭!伦理与道德在金钱的威胁面前,变得如此脆弱,一文不值!

这个家庭的偏见不仅粉碎了一个孩子正常受教育的权利,也粉碎了我以往对阿菲利康人的看法,还粉碎了我老公及其家人以前所有的想当然。他们从来没有介意过我的外国人或华人身份,时常带着我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有时,他们甚至以我为骄傲,但是,这件事对我们都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伤害。

如果不是两个星期前露面于学校运动会上,大概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可是,对于我的中国人身份,婆婆从来没有对校方或任何人隐瞒过,我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学校的公共场合,去年冬天的运动会上,我和老公也曾到学校为老公姐姐家的孩子加油助威。怎么今天的世界突然就倒转了呢?

来南非已近十年,第一次遇到如此赤裸裸的歧视,在遇到老公前,也曾交过许多当地白人朋友,华人与白人在行为举止上,在文化观念上也许有许多差别,但在南非,一直以来所遇到的白人都是很友好的,我还甚至遇到过一对老龄白人夫妇,伸出胳膊与我进行肤色对比,然后说,“看,我们的肤色差不多是一样的!”

庆幸儿子目前年龄还小,他或许还不知道,也不能理解离开 C 学校的真正原因,我希望他永远都不要知道,更不希望在将来懂事的年纪里遇到这样的种族歧视,我无法预测那将是怎样的心灵伤害。

通过了解得知,儿子的学前班里还有一位小女孩,是英国人家庭,家庭所属英系教会,而非阿菲利康人的教会,此外,这个小女孩只能讲英文,不懂阿菲利康语。如果这个小女孩在学校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儿子的被遣退便是绝对的无可争议的种族歧视。

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切身利益

我和老公谁也咽不下这口气,不能就这么无动于衷,不了了之。老公通过好友找到了一个多年前的老朋友,该朋友如今在约堡做法庭辩护律师。在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后,该律师说种族歧视问题在南非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把此事政治化,对学校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甚至关闭学校,停止教学。

考虑到家庭里还有三个孩子在此学校读书,而且那么多无辜对华人非常友好的学生和家庭将有可能受牵累。我和老公决定,通过其父亲转达要求学校对我们对孩子进行道歉的意愿,如果学校愿意对此事进行书面道歉,我们将不继续追究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校方对道歉要求的回答是“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我们只好斗争下去。我和老公与律师进行了会面,要求其着手准备正式要求学校道歉的律师函。我对律师说,我不希望此类事件在将来再次发生,当他们懂得事理时,再遇到这种歧视,那么在孩子的心灵上所留下的伤疤将会是非常巨大的。律师则对我说:“ Be prepare, it will be happened again. (做好准备,此事会再发生。)”听到此言,心情真是无比沉重。

那天,我在 skype 的心情中写道:“ I have to fight, for my kids, for their future, and for justice (我不得不斗争,为了我的孩子,为了他们的将来,为了正义)。”

遭遇歧视后的反思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口大量地涌入世界各地,先是世界各地发达国家如欧美、加拿大等国,后来,由于前往这些国家所需大量资金和办签证难的问题,世界各发展中国家,甚至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都成为了中国人,特别中国小业主们的商家落脚点。

华人受歧视的案例,以前多在欧美地区发生,随着移民第二代的崛起,“三刀”变成“三师”,大多数华人随着工作职位和社会地位的转变而与当地人融为一体,也因此赢得了本土人的尊敬。

如今,这种歧视发生在南非,发生在自己身上。纵观南非的华人移民史,除了 20 世纪初少数早期矿工移民外,近十多年来,大多数的新移民则是第一代移民,因此,我们身上携带着深深的中国人印记。这里,不防自戳伤疤,揭露一下我们受歧视,或者说未能得到外族尊敬的几个原因。

1. 贫穷:

中国曾经的贫穷与落后不是我们个人所能左右的,贫困在我们身上所留下的印记是明显的。比如我们不喜欢用信用卡,偏向于现金交易;我们不喜欢贷款消费,偏向于储蓄型消费;我们不喜欢买各种保险,而偏向于保留一定的备用金。这些都是因我们曾经有过的贫困而做出自然而然的选择,这些行为证明了我们是不同的族类,但却不是说说就可以改变消费思想的。

2. 脏乱:

贫穷落后的地方总是脏乱,黑人区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然而,在曾经脏乱的地区发达起来并走出去的中国人,如果还保持着脏乱的习惯,就会引起周边环境居民的反感。比较一下自家与邻居家的院子,草坪割得勤不勤?如果能够,最好养些花草,以提高主人的生活品味。店铺里的物品要保持干净整齐有序,试衣间要尽量规范些。走一走看一看当地人的做法,找到你想要看齐的标准,花一点小钱,却可以提高店铺的档次。

此外,提醒一下,许多华人店铺开在黑人区或黑人区附近,近墨者黑,门口放着高音呗的音乐,甚至是黑人音乐,这种行为无疑增加了黑人区的脏乱形象,在你讨好黑人顾客的同时,也毁了你在白人心中的形象。有时候,黑白是绝对分明的,问题是你想站在哪一边。

3. 举止不雅:

一个人经意或是不经意间的行为举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 / 她的形象。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当地人面前吃东西大声咀嚼,甚至还吧吧作响,嘴里吃的东西未咽下去就与人讲话,吐痰,挖鼻孔,许多男士天热就把上衣撩起来,还有许多不注意的小细节,都可能是让人很反感的,这些不雅行为在黑人家庭中都是被人耻笑的。我们在家里无人介意也就罢了,在外人或有当地人的场合就一定要注意,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习惯,不是夹着尾巴做人,而是对当地人的尊重,也是外族人获得本土人尊重的首要条件。

以前经常遇到一些人,总说中国人受歧视,是因为我们国家穷,那看看今天的中国,不能说富,但绝不是当年的穷。腰包是鼓起来了,可是思想品行却越来越穷,有些人甚至认为自己有钱有地位,别人就得尊重他,这真是没有道理的。

4. 粗鲁无礼:

一个人粗鲁与否不是看他怒发冲冠的时候,而是平时生活中的小事。来访前不打招呼,临行时不与主人一一告别,都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另外,我们华人常说大恩不言谢,可是,在当地人看来,大恩小恩都是恩,哪怕给你借个光,让个路都要说声谢谢,以示礼貌。这种礼貌不分级别,不管对方是你的老板,还是你的下属,亦或是店里公司里打工的白人黑人,甚至是底层工作的清洁工。这也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最好表现。

俗话说,入乡随俗,在国内,城市与城市之间还要讲入乡随俗,那就更别提国内与国外如此巨大差别,更需要入乡随俗。

总之,我们既然来到国外,无论你生活在华人圈子里,还是生活在当地人的圈子里,你都会接触到当地人,那就要最好以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为准则,言行行多观察。这样,哪怕你拥有华人的面孔,但一样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

C 学校简介:

C 学校是南非一所全国范围的私立基督学校, LTX 市分校成立于 1994 年,并于 1995 初正式运作。该学校所承认的基督教派的一大特征是,必须信仰圣父、圣子和圣灵同为上帝一体,学生及学生的家庭必须生活在这种信仰环境的教会里。学校因其私立性质,并无政府资金救济,所有运营资金均来自于民间。

注:此文已于发表于2月19日的《华侨新闻报》中华新周刊中。

补记:

目前,律师信已于本周一已(3月7日)经发出。昨天,校总部governing body负责人致电与老公,询问事情缘由,并表示LTX分校的做法非常不妥,将召集紧急会议商讨。

我的儿子在遭到退学后的下周一转到另外一所招收学前班的幼儿园上学,我和老公向各自的公司提出弹性工作时间要求,并安排孩子们于上月末回家,继续返回以前的幼儿园入学。

今年二月不太平,各种意外不顺事件不断,希望孩子的归来将扫平生活中所有突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hhtt 回复 悄悄话 Good. Support you to fight for your kids' rights.
pingrossouw 回复 悄悄话 给学校的信于上周一发出,并要求10天做出答复。昨天收到了学校的答复,校方仍然强调当初的藉口,并一概否认任何人提到过有关中国人的言论。育人的学校却满口谎言来粉饰自己的清白!

It is not over! So glad my whole family is supporting thi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