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yuanyuan8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一个新浏阳河你怕啥

(2015-11-24 18:54:46) 下一个



一位喜欢听我唱歌的朋友点我唱浏阳河,准备唱时颇为犹豫,我是唱大家熟悉的歌颂毛泽东的老歌词呢,还是改词,浏阳河这首歌可算是家喻户晓了,时代不一样了,我想赋予这首歌新时代的气息,网上古狗了解了不少有关浏阳河的地理人文风景等,根据这些知识我改写了歌词,我赞美的是浏阳河的自然风景和家乡美。我改的歌词里保留了原歌词一问一答的形式,还保留了部分原词,所以我把原词作者也放到了视频里。

所谓红歌,维基上是这么解释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以红色为其主要颜色,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其领袖、歌颂军队。。。,形式和內容有明显的政治性,这些就是红色经典歌曲。在几十年里,中国紅歌的广泛传唱影响了几代人。红歌中不泛有好听的旋律,深为很多人喜欢,传唱的人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都成了经典。改革开放以来,港澳台及西方等境外文化的涌入,大量流行歌曲进入中国大陆,有了百花齐放的色彩。此外,在北韩、越南、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类似歌曲也被称作是“红色经典歌曲”。而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后,红色歌曲也随之衰落,除俄罗斯以外的国家已经很少听到红色歌曲的公开演唱与发行;而俄国紅色歌曲的演唱场合多半纪念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俄国的部分紅色歌曲也随着苏联解体而改变了歌词,淡化了歌颂的色彩。

当人们陶醉在《浏阳河》优美的唱段时,却不知道两位老人为了《浏阳河》的词曲署名权打了多年的官司。

原词作者徐叔华的故事是这样的。

徐叔华,湖南长沙市人,1931年生。离休前任湖南戏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9年9月参加湖南省湘江文工团任演员,曾成功演出过《哑巴劳军》、《白毛女》、《兄妹开荒》、《女社员》等名剧。 后从事编剧工作,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戏剧作品,为人们所熟悉的有歌舞剧《双送粮》、土家族大型神话剧《春哥与锦鸡 》、花鼓戏《花鼓戏》、《还牛》等。

1950年9月,年仅19岁的徐叔华随湖南省湘江文工团土改工作队来到长沙市东郊浏阳河畔的黎托乡体验生活。很快就秋收了,分到地的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交公粮也变得十分爽快,送粮路上,颇有些你追我赶的味道。 徐叔华受到启发,打算编一个小戏“送粮路上”。当时,由于晚上老是开会,徐叔华经常要很晚才能回到住处。一天,他回来 得又很晚,天黑路不平,他脚下一滑,差点一头栽进路边的水沟。但正是这个趔趄触发了他的灵感:爷孙二人推着小车送公粮 ,路上与一位青年农民你追我赶,一不小心,车轮陷入一条水沟。因为粮食装得多,爷孙俩力气小抬不动,就请那个青年农民 帮忙。而那青年农民有意逗乐,就对小孩儿说:你答得出我的问题,我就帮你抬。于是便引出如下的唱段:“浏阳河弯过了几 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县,出了个什么人世界把名扬……”。15分钟的《双送粮》是徐叔华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由于该剧继承了我国“以歌舞演故事的结构方法”,比较充分地发挥了湖南花鼓戏载歌载舞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厚,再加上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感情真挚,很快就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1951年5月,《双送粮》被选调到北京参加会演,并于22日晚上搬上了中南海的舞台,为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从此《双送粮》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向全国播放,由中国唱片公司灌制成唱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出现了一股上演《双送粮》的热潮。而其中的核心唱段《浏阳河》更是深入人心,逐渐脱离了《双送粮》,成为传唱全国的名歌。

谁也不曾料到,1957年徐叔华无心的几句错话使他成了右派。从此由于当时政治的原因,已经家喻户晓的《浏阳河》不再署徐叔华的名字 。可能连徐叔华自己都没有想到,1997年6月第一次为《浏阳河》打官司的经历开启了他10年的维权之幕。直到1994年5月,国家版权局为纪念著作权法实施3周年,与中央电视台举办了一场晚会。徐叔华和《浏阳河》的曲作者唐碧光接到了该晚会的入场券。

更多内容请看 http://news.sina.com.cn/c/2006-03-14/14469349512.shtml

曲作家唐壁光的故事是这样的。

浏阳河这首欢快流畅的旋律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的星空里回荡,征服了亿万听众。数十年前,一家知名外国音乐团每次来华演出总要演唱《浏阳河》,富有感染力的旋律令外国艺术家赞叹。他们打听《浏阳河》作曲者的姓名,要当面向他致敬,可每次得到的答复都是一句客套的外交辞令:对不起,无可奉告。后来,中方接待人员则干脆回答:《浏阳河》是首“湖南民歌”,作曲是谁,无从稽考。后来《浏阳河》的作曲者终于从神秘的幕后走到世人面前,他是一位前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联络参谋! 一个国民党的联络参谋,放下与共产党作对的枪杆,拿起笔讴歌毛泽东,真是一件戏剧性的事! 这位前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联络参谋叫唐璧光。

唐璧光,湖南东安人,1922年生, 唐璧光天生对音乐有一种敏感,立志要做个东方的贝多芬! 正当唐璧光向音乐圣殿一步一步走近的时候,日本人的入侵改变了唐璧光的选择。从家乡传来噩耗:唐家的房子被日本人一把大火烧为平地,唐璧光的父亲也被日本人的东洋刀劈死。家破人亡的结局使唐璧光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他终止报考省音专的计划,跟随族侄唐德去武冈参加了国民党的“忠义救国军”。唐璧光从1945年5月参加“忠义救国军”,到这年8月脱离“忠义救国军”,前后一共三个月。这三个月的军旅生涯对唐璧光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唐璧光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走过了坎坎坷坷的人生之路,才于1947年考上湖南音乐专科学校。1949年,他以全优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长沙市工人文工团任作曲。1950年,他进湖南大学深造。从湖南大学出来后,立即随团下乡参加土改。这段土改生活对后来《浏阳河》的创作影响很大。唐璧光在谈《浏阳河》的创作经验时曾说:“土改后,劳动人民分得了胜利果实,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对毛主席的感激爱戴之情是难以形容的,从而激发了我的满腔激情,欢快的旋律好似滚滚江流,汹涌澎湃,倾泻直下,我一挥而就。” 这支蜚声中外的欢快旋律最初是长沙市工人文工团排演的歌剧《田寡妇看瓜》中的一个唱段曲谱。《田寡妇看瓜》根据赵树理的小说改编,反映旧社会好吃懒做的无赖秋生在新社会经济地位和思想认识的变化。其中秋生有一段感激毛主席的唱段。唐璧光在谱写这个唱段时,从中国古老的民歌《孟姜女》中汲取了营养,利用其中的音调因素和旋法特点加以提炼、改造、发展和再创造,一支欢快流畅、优美动人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后来蜚声中外的《浏阳河》的原曲。此曲一诞生立即产生巨大的影响,人们纷纷传唱,电台也录音播放。第二年,长沙市湘江文工团排演歌剧《双送粮》赴京汇报演出,其中《浏阳河》的唱段采用的是当时全国流行的小放牛调,领导和专家审查时认为不妥,没有湖南特色,建议重新作曲。有关人员立即想到《田寡妇看瓜》中那支脍炙人口的曲子,主张把它移植过来。试了一下,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上京演出后,获得专家和群众的一致赞誉。于是,《双送粮》中的第三曲(即《浏阳河》)不胫而走,流传开来。朋友们纷纷向唐璧光祝贺。《浏阳河》的成功使唐璧光欢欣鼓舞,不幸的是,当唐璧光在艺术园地里雄心勃勃勤奋耕耘时,厄运降临他的身上。

1952年,在文工团的一次政治学习会上,文工团员各自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谈对共产党、毛主席的认识和感情。刚刚参加土改归来的文工团员们的热情洋溢的发言令唐璧光很激动,他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一个国民党的联络参谋,放下与共产党作对的枪杆子,拿起笔杆子讴歌毛主席,写出脍炙人口的《浏阳河》。于是,唐璧光把自己在武冈参加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的经过和盘托出。在此之前,外人还不知道这件事。唐璧光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情,作了一篇热情洋溢的发言。满以为会引来满堂掌声,不料说完之后,文工团员们一个个露出惊愕之色,注视着党支部书记和团长。党支部书记和团长神色凝重,低声商议一阵,立即宣布唐璧光停职接受审查。最后,唐璧光被认定为“历史反革命”。由于他是主动交代,所以被免予刑事处分,留团管制使用。唐璧光第二次开启潘多拉魔盒是在1957年。他给组织提意见,指名道姓说不该把某人提升为文艺部门的领导。如果说唐璧光第一次蒙难是出于“幼稚”,那么这一次则又显出了他性格中直率的一面。他是个“有尾巴”的人,“有尾巴”的人就该夹着尾巴过日子, 可是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新账老账一齐算,被打成历史和现行双重“反革命”,锒铛入狱,失去了创作的权利。祖父留给他的贝多芬作品集和他自己多年来搜集的民间音乐集被人投入火中付之一炬。后来妻子又提出跟他离婚,还把痴呆的儿子留给了他。几年后出狱,唐也没再能写出像浏阳河那样的名曲了。后来,又爆出与《红太阳》的版权纠纷:全国三十多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的《红太阳》系列磁带、录像带中收录了《浏阳河》,竟然不署作曲者姓名,不付报酬。老年的唐璧光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为《浏阳河》的著作权而奔波。

更多的资料请看 http://www.xzbu.com/1/view-171169.htm

原词:徐叔华

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弯
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什么县呐
出了个什么人
领导人民得解放呀咿呀咿嘚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湘潭县呐
出了个毛主席
领导人民得解放呀咿呀咿嘚哟

毛主席 像太阳
他指引着人民前进的方向
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呀
人民江山万年长呀咿呀咿嘚哟

浏阳河 宽又长
两岸歌声响四方
幸福歌儿唱不尽咧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红太阳咿呀咿嘚哟
歌唱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心中红太阳 红太阳

我改的歌词
新浏阳河 - by yuanyuan88 (2015年11月)(徐叔华的原歌词部份保留)

浏阳河 弯过了几道湾
几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些什么景那
出了首什么歌
老人们都会唱 么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湾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峰峭森林宽那
出了首红歌
年轻人也会唱 么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 弯过了九道湾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水滔滔流不断那
动听的旋律
一代传一代 么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 宽又长
河水弯弯入湘江
两岸歌声响四方那
歌唱我们的家乡
幸福万年长 么咿呀咿子哟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湾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风景美如画那
出了首红歌
人人都会唱 么咿呀咿子哟
出了首红歌
人人都会唱 么咿呀咿子哟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