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生

人生随缘 看不惯别人是自寻烦恼 .可以不拥有任何东西,除了对生活的激情。好好生活,你的生命是一次性的。
个人资料
正文

子宫腺肌病

(2008-06-22 18:59:50) 下一个
子宫腺肌病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侵入和扩散至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痛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不孕、肛门坠胀痛或性交痛等。西医治疗本病副作用大,且易复发。而中医药在缓解症状和控制病灶上疗效确切。笔者导师陈少春主任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何子淮,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子宫腺肌病潜心研究,从肾虚为本、痰瘀为标论治子宫腺肌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导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
  导师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素问·奇病论》云“八脉皆属于肾”,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人体脏腑阴阳之根本。肾阳温煦是血液保持常温,不致因寒而瘀的重要保证。若先天禀赋不足或劳逸失度,命门火衰则温煦鼓动无力,血液运行不畅,且虚寒内生,凝滞血液,则可形成瘀血。瘀血阻滞局部,致气机阻滞,从而影响气血的运行,由于气血同病,津血同源,血赖气行,津赖气布,血瘀则气滞水停,血瘀则津聚湿阻,故本病的根本是由于肾阳不足而产生了气血瘀滞、痰瘀交阻的标实症状。
  
  2 治疗原则
  
  由于本病病机是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故笔者导师治疗本病以扶正化瘀为治疗原则,采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化痰。而肾阳不足是产生痰瘀的关键,所以温补肾阳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的始终,再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配合中药调周法更能调整机体阴阳,从而缩短疗程。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温阳补肾药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吞噬细胞的活性,控制病灶;活血化瘀药能改善子宫内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增加病灶周围血液循环,促进子宫肌层内无包膜的陈旧性出血的吸收;软坚化痰药能促进巨噬细胞增生,促进结缔组织松解,使子宫肌层增生的纤维肌囊软化。
  
  3 验方方药
  
  验方:鹿角片10g,杜仲15g,生黄芪15g,赤白芍各10g,炒丹皮10g,当归10g,半枝莲30g,焦山楂30g,片姜黄10g,川楝子10g,浙贝10g,穿山甲10g,猫爪草15g,炙甘草5g。随症加减: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者加肉桂3g,细辛6g;月经过多,伴有血块者重用生黄芪,并加失笑散10g、茜草6g;子宫增大明显伴肛门坠胀痛,即痰瘀较重者加血竭3g(吞),制乳没各5g,夏枯草10g。再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结合中医调周法进行加减治疗。
  
  4 验案举例
  
  王某,女,31岁,2006年7月14日初诊。患者经行腹痛2年伴进行性加重3月。生育史G1P0,继发不孕2年。月经史14,5~7/30~37,经行量多,腹痛剧烈,平素白带量稍多,伴手足不温,腰膝酸冷,经期加重,二月前B超示:子宫腺肌病。妇检:子宫前位增大,质硬,压痛明显,双附件无特殊。诊断:中医:痛经(肾阳不足,痰瘀交阻),西医:子宫腺肌病。Lmp2006年7月7日,腹痛剧烈2天,量多,至今未净,恶心,舌边紫,苔薄,脉细。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月经淋漓不净。故治以扶正化瘀生新。处方:验方去当归、焦山楂,加血竭3g,大小蓟各10g,蚤休15g。7剂。2006年7月21日二诊:月经已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适值排卵期,治以温补肾阳、调气和血、软坚化结。处方:上方去蚤休、大小蓟、炒丹皮、血竭,加仙灵脾15g,桑寄生15g,三棱10g,莪术10g。7剂。2006年7月29日三诊:月经将届期,乳房略胀,舌淡苔薄,脉沉细。治以温肾暖宫、活血调经。处方:验方去浙贝、半枝莲、穿山甲、焦山楂,加肉桂3g,细辛6g,制乳没各5g。7剂。2006年8月8日四诊:Lmp2006年8月3日,量中,腹痛明显减轻,5天净,苔脉同前。治以滋肾养阴、软坚散结。处方:验方去穿山甲,加炙鳖甲10g(先煎),炒枳壳10g。7剂。经如此调理5月后,月经趋准,经量基本正常,痛经基本消失。目前已妊娠5月,双胎,一切正常。
  
  5 临症体会
  
  子宫腺肌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无本病的病名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的“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曰:“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气血以致体虚,风冷邪气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笔者导师基于本病以肾虚为本,痰瘀为标的病机,总结的经验方结合中医调周法随症加减,在临床上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验方中鹿角片温补肾阳、活血消肿,杜仲补肾助阳、甘润而不燥,生芪补气助阳兼能摄血;炒丹皮、当归、片姜黄、半枝莲、焦山楂活血化瘀止痛,瘀久必生热,半枝莲兼有清热解毒之功,可谓一药二用,恰到好处,川楝子行气止痛,“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故活血药常配伍行气药;浙贝、穿山甲、猫抓草软坚化痰散结,其中穿山甲可走窜透络,抵达病所;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待瘀消痛止后,以扶脾养血而善后,使气调血旺而无留瘀之弊,甘草兼调和诸药。全方既补虚又泻实,立方药时时不忘止痛,活血止痛又时时顾护正气,药物与病机丝丝相扣。
  导师在运用扶正化瘀大法治疗时不忘结合中医调周法,即经前期及经期注重温经散寒、行气止痛。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故加肉桂、细辛;乳香、没药既活血化瘀又行气止痛,即所谓“气行则血行”;经后期注重补肾益阴,调养冲任二脉,扶助人体正气,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炙鳖甲具有滋肾育阴兼软坚散结作用;但滋阴药多滋腻粘滞,配伍行气药可助其运化,故加炒枳壳,理气行气,枳壳兼有化痰消瘀作用。经间期为重阴转化期,冲任气血活动显著,故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同时加强温补肾阳,使标本兼治,临证每多奏效,对要求保留子宫有生育愿望的患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接近绝经期的妇女,则可以帮助她们顺利过渡到绝经,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