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08中国行(21)历史博物馆(图文)

(2008-09-23 14:54:51) 下一个

21)西安历史博物馆

 

抵达西安第三日的上午,俺们原准备游历历史博物馆,结果打车过来一瞧,博物馆不售票,但是需要身份证明文件方能领票入内,俺们只好去了上文提到的古城墙上逍遥游。

 

下午再来,很长的一支队伍逶迤在街边的人行道上排队等候,走到队尾的时候,却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所阻挡,告知闭馆前一个小时停止派票,明日再来吧。俺们看看表,还有一个半钟么!但是坚守岗位的陕西小伙说,今日人多,提前断流。俺赶紧好言相求:回国一趟不容易,再来一次西安城还不定什么时候?最后,小伙子在检验了俺们的护照甚至机票后,好心地放行了。当然,后来他又将几个漂亮小妞放了进来,陪他一起站在队尾,呵呵。

 

乍一走进历史博物馆的大院,感觉上就像来到了日本,从建筑风格到庭院设计,非常接近日式格调,换句话说,也就是汉唐风格。

 

汉唐时代,中国对于日本的文化辐射是全方位的,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从文化艺术到建筑风格到政府体制到处都打上了汉唐的印迹。其后,中国本土的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无论这种变迁是来自于中国内部的自发诉求,还是来自于中国外部的强制压迫,总之,今日中国,从服饰到饮食到建筑已经与汉唐时代相去甚远,相反,处于世界文化边缘地带的日本,却因为外部压力小,自身求变的动力不足,得以在文化传统上保留了更多的汉唐色彩,尤其是日本的园林与建筑。

 

博物馆内的游客不少,但是还没有多到水泄不通的程度,除了个别的热门展位前人多一些,大多数地段还是可以满足游客悠哉游哉地旅游心态的。每一个展位的解说词都是中英文对照的,因此小童们还是认真地读了若干篇介绍,当然,这其中有俺家掌柜的威逼利诱的因素起作用。俺个人对于小童们的表现还算满意,仿佛看到了中华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的希望之烛,正在俺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嘿嘿。

 

博物馆中的展品之丰富,远远超过俺们的想象。其实如果时间充裕(至少半天时间),最好是能够静下心来,细细阅读感兴趣的展品的说明,慢慢品味其中的奥妙所在。很可惜,俺们的时间有限,不得不拼命的赶时间,一个展厅接一个展厅,马不停蹄地四下乱看,因为俺们总共只有1个半小时的参观时间。

 

出于安全的考量,入馆前,游客的随身背包是不能携入的,俺们不得不将之存放在寄存处。当时,寄存处的工作人员明明白白地告诉俺,必须在闭馆前来领取寄存物品,否则,过时不候。因此,接近闭馆时间,俺只好匆匆离馆,取包去也,家中其余成员却多逗留了小半个钟头。

 

独自背包在博物馆外面等候的时候,心中颇为不忿:为何每回总是俺冲锋在前享受在后?很不公平地说。哼哼。

 

 

(基本上,俺的历史知识尤其是文物知识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因此下面图片的有关解说都是当不得真的。如果有信口开河之处,还望高抬贵手,原谅则个。嘿嘿)

 

历史博物馆平面图。历史博物馆平面图。

历史博物馆平面图。

历史博物馆平面图。

 

 

博物馆前庭。

 

 

正门。

 

 

前庭的石灯。

 

 

古代文明馆。

 

 

西周大鼎。可想而知,西周的大餐有多难吃,大部分美味都不应该是炖出来的。印象中,孔老夫子最爱吃的是小羊肉烧烤,显然也是对于大鼎燉食不大感冒:)

 

 

西周车马坑

 

 

西周马车。中国古代没有发明和使用四轮马车,是一个令人迷惑的地方。

 

 

取材于古代墓穴壁画的现代浮雕。

 

 

商代酒器?抱歉,俺基本上没有读展品的文字说明,很懒惰地说。

 

 

这个金属器皿的造型风格很异样,似乎与商周代主流不合。

 

 

又见兵马俑。

 

 

咸阳宫复原图。俺一直很困惑于,如何复制已经腐烂掉的木制宫殿?

 

 

马字在战国时代的写法。想起来的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

 

 

千人千面的秦俑。为什么在人像塑造上,汉朝退化了呢?

 

 

这便是木纳的汉俑。

 

 

汉朝瓦当,是俺最喜欢的汉朝遗物!

 

 

汉俑群。

 

 

唐代的佛像。显然受印度风格影响很大。

 

 

别致的小院。

 

 

门环。这一风格传承到了明清。

 

 

大唐宫殿。

 

 

兽首。似乎星球大战里面的那个大癞蛤蟆的形象是从这儿COPY的?

 

 

俺很喜欢这个塑像。大唐之后的门神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了。

 

 

汉代的龙?

 

 

很古朴的佛像。

 

 

俺巨喜欢这个东东,却没有注意是否为玉雕?

 

 

我佛慈悲。

 

 

骑马的唐瓷。

 

 

俺手持钢鞭将你打!

 

 

兽首人身群像。很罕见的形象。

 

 

明朝官吏群像。

 

 

 

邻出门前,又瞧见唐朝的石马。俺实在不懂,这马美在何处?为什么不能延续秦代时期的写实风格?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