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谈谈文学城文化走廊里的新鲜事儿
个人资料
正文

闲话刘子衡

(2010-08-04 07:25:36) 下一个
闲话之八闲话刘子衡

刘子衡是王耀武的经史老师。

刘子衡不但是王耀武的老师,还是谁谁谁的老师。

这谁谁谁可都是些大名鼎鼎的党国精英:冯玉祥、何应钦、白崇禧、李济深、顾祝同、吴化文等。还有两个学生是拜过堂的,一个是所谓“三李不如一王”中的一李——李玉堂,另一个是在大陆期间唯一加上将衔的黄埔生——胡宗南。

刘子衡何德何能,竟如此张扬?

中华大地,历来不乏奇才异能之士。远有吕尚、孔明,近有山东刘子衡。吕尚、孔明给人以不食人间烟火之感,刘子衡则是凡人一个,只不知是从哪里跌落凡尘中。

刘子衡,人称“布衣大师”。

刘子衡一生,做过三件惊天动地的事情:一是学生时代的《子见南子》案,二是公开发表反对内战的《“打不得”九论》,三是1949年国共和谈中的穿针引线。

《子见南子》案

1929年6月8日,曲阜二师学生会组织公演独幕历史剧《子见南子》。孔府的封建势力,在民国时代仍然享受着封建特权的“圣裔”们,以该剧侮辱了先祖孔子的罪名,越级上告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又通过孔祥熙将控告书转呈蒋介石,致老蒋亲令“严究”,教育部下令山东教育厅查办。一场轰动全国的大案,由此拉开序幕。

刘子衡当时正在曲阜二师读书。此前,刘子衡曾被公推为代表,同政府当局进行说理斗争,迫使释放了被捕学生,而受到师生的推崇和信任,选进学生会,随后改任学生会会长。刘子衡在组织学生演出《子见南子》过程中,加进了反对孔府的内容,因此更加激怒了孔府。

案发后,学校师生与孔府孔裔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斗争,报纸上打着笔墨官司,法庭上打着诉讼官司。学生们受到了监察院长蔡元培、教育部长蒋梦麟、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二师校长宋还吾等不同形式的支持,孔裔们则依仗着孔府和孔祥熙的势力,双方互不相让。最后。何思源顶不住压力,把宋还吾撤职,把两任学生会长刘子衡和王宗佩开除,了结此案。

鲁迅当年有文《关于〈子见南子〉案》,发表在《语丝》上,专记此事。现录其最后一节,可见端倪:
十二 结语
有以上十一篇公私文字,已经可无须说明,明白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学校演《子见南子》一案的表里。前几篇呈文,可借以见“圣裔”告状的手段和他们在圣地的威严;中间的会呈,是证明控告的说诳;其次的两段记事,则揭发此案的内幕和记载要人的主张的。待到教育部训令一下,表面上似乎已经无事,而宋校长偏还强项,提出种种问题,于是只得调厅,另有任用,其实就是“撤差”也矣。这即所谓“息事宁人”之举,也还是“强宗大姓”的完全胜利也。
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一夜,鲁迅编讫谨记。


45年后,大陆进行了批林批孔运动,但刘子衡这时拒绝批孔。

《“打不得”九论》

1946年11月,刘子衡在报纸上发表《“打不得”九论》,公开反对内战,举国轰动。

当年10月末,王耀武取代何思源担任省政府主席,对刘子衡说:“《山东公报》是省政府的机关报,有了自己的新闻阵地了,老师可以多发议论”。刘子衡说,我没有好话可说。然而,11月24日,王耀武正在南京述职,刘子衡在《山东公报》上发表了《“打不得”九论》。文中说:“从鸦片战争,想到香港尚未收回,从中苏敦睦,想到外蒙独立,从中美友善,想到中美商约缔订,从抗日胜利,想到内战剧烈,放眼全局,衷心痛伤。数十年来,几乎每年不免战争,……战败者固然苦,战胜者也够痛,所谓为正义而牺牲的老百姓,有名的成了烈士,无名的变为黄土,因此我常寄慨一将功成万骨枯,绝不如一圣功成万民苏,何况万民已死矣,万骨已枯矣,而一将尚未成功乎。国族之危殆,至今日已达极点,倘时贤英俊,在朝在党,不避险阻,蠲弃猜嫌,本赤心以相共,本至诚以相感,则和平可期,民主有赖,倘复各执己见,各走极端,无异剖肝引虎,剖心引狼,灭亡之祸,即在目前,所以说打不得。

把这样一篇文章,发表在政府机关报上,刘子衡是动了脑筋的。趁着王耀武赴南京不在济南,刘子衡把刚脱稿的《“打不得”九论》,拿给吴忠匡看,吴忠匡看后称赞不已。这吴忠匡是钱基博的得意门生,是钱钟书的好友,著有《吾师钱基博先生传略》和《记钱钟书先生》,当时在司令部任秘书,王耀武十分器重。刘子衡便让他批上“即日在《山东公报》全文发表”并加盖上王耀武的官印。刘子衡再找到《山东公报》代社长马温如,文章得以全文刊出。

在南京的王耀武得知后,赶忙写了一份检讨,称“笔者刘子衡是我的老师,也是顾总司令的先生,事实如何,容济处理”,立即请俞济时陪着去见校长,呈上检讨。蒋介石大骂王耀武一通,转而在王耀武的检讨上批了“刘子衡这个人我知道,乃一狂士,书生之见,何足为怪。”

王耀武回到济南,改《山东公报》为《山东新报》,撤了吴忠匡,调了马温如。他拿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礼送回老家省亲。

1949年国共和谈

1949年4月初,国共双方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但会谈陷入僵局。李济深为早日结束战争,组织代表团去南京对李宗仁进行最后劝告,让他签字下令停战,以期和谈成功。刘子衡是代表团的4人之一。周恩来接见他们时说:“为了顾念江南人民,减少流血牺牲,请各位要不辞劳苦到南京对李宗仁作最后劝告,意义重大。此行如能让李宗仁悬崖勒马,功莫大焉。不过南京方面困兽犹斗,还请各位珍重小心。”

4月5日,刘子衡等在南京走下专机,遇到新闻记者,刘子衡拒不披露身份与使命,京沪各报以“神秘人物”、“神秘客”,加以报道。

4月7日,刘子衡等与李宗仁举行会谈。谈到战犯问题,李宗仁为蒋介石开脱。刘子衡说:“如果在今天毅然决然停战谈和,便是人民功臣,何虑‘战犯’二字之不可免呢?德邻先生和与战两难之情,我能理解。既有此意,不妨直接发电向毛润之提出个人意见。我料想为有利于停战,造福于人民,他是会全面考虑的。谅不至吝于‘战犯’二字上,或斤斤于对某一人的如何上。”李宗仁以为刘子衡言之有理,夜11点请刘子衡代拟电文,李宗仁一字未改即发。

果不出刘子衡所料,次日毛泽东复电表示战犯问题亦有商量余地。搁浅一周的北平谈判旋即恢复。刘子衡又找李宗仁单独晤谈,并针对毛泽东的复电,代李宗仁又拟了第二个电稿。但李宗仁遭到弹劾,又受中央系军队的制约,犹豫不决,二稿未能发出。

4月15日,《申报》与《大公报》同时报道《刘子衡发表和谈声明》。

4月21日,百万雄师过大江。

刘子衡一生,交游甚广,遍及军界、政界、学界。

王昭建
这是刘子衡的同窗好友。

王耀武到山东当省府主席后,刘子衡把这位同学介绍给王耀武,做了省府秘书。在济南战役期间,王昭建一直陪着王耀武。据王昭建介绍:

1946年初冬,王耀武打通胶济、津浦两线,受到表彰。王耀武约刘子衡喝茶。他得意地说:“老师,您看我打仗本事还可以吧?”闻听此言,刘子衡把茶杯重重掷在桌上,厉声道:“佐民,你别高兴得太早!我看不出两年,你就要当俘虏!”19个月后,王耀武兵败大明湖,逃亡途中,在寿光被俘。刘子衡“一语成谶”!

当初蒋介石发动内战,派王耀武镇守山东。彼时王耀武戎马经年,厌战情绪非常强烈,颇有些迟疑。他去请教刘子衡。刘子衡直截了当地说:“不去!八年抗战,是民族之战,仰仗的是国共合作以及全民支持。在抗战中你屡立战功,将来会青史留名;但如果涉入内战,必然殃及万民。不如急流勇退,免得留下骂名啊!”这番话打动了王耀武,于是他遵从老师之计,住进医院,称病请假。但后来,他还是自食其言,到了济南。

也就是上个月,2010年6月19日,王昭建先生,这位被誉为“老济南活字典”的老人,驾鹤西归,虚岁100。在此顺致哀悼。


孙墨佛
这位辛亥革命老人,是刘子衡的至交好友。

抗战爆发后,刘子衡设帐于八仙庵。孙墨佛到访。两人一见如故,一拍即合,从此风雨同舟,形影不离,携手走天涯,宣传抗日道理。后来又有李济深的加入。三人有张合影,见右图,刘子衡是中间那位。

抗战胜利后,刘子衡和孙墨佛移居徐州。当时驻防徐州的是方先觉,就是那个苦守衡阳40多天的方先觉,也是刘子衡的学生。有次方先觉招待客人,正碰上刘子衡去了南京,就请孙墨佛作陪。饭后,客人执意要去看望刘子衡的老母亲。于是一行人来到简陋破旧的刘家居所。孙墨佛本来有些醉意,又看到眼前刘家的寒伧,心中不满,当着客人面问方先觉:“你看你住的地方,再看看老师住的地方,你看得下去吗?”方先觉推说不能怪他。孙墨佛听后,气上心头,将刘家桌上一碗饺子扣在桌上,怒斥道:“你当着一军司令,富贵荣华,吃香喝辣,还有脸说!”

方先觉一时尴尬无奈,又不敢冒犯孙墨佛,连忙招呼随从人员将孙墨佛扶上轿车回府。车至司令部门口,孙墨佛急叫“停车!”下车后,孙墨佛走到司令部门口,解开腰带,哗哗地撒起尿来…… 那位客人见状,忙上去劝扶孙墨佛,孙墨佛却说:“我还不知道这是他的司令部,但这个司令部,只配我小便,连大便也不配!”

1946年1月,王耀武执掌山东。刘子衡、孙墨佛、李济深三人仍决定继续劝说王耀武“消极”内战。1946年秋,孙墨佛到济南去看王耀武。

孙墨佛好酒,王耀武则以好酒款待他。
孙墨佛:“你送我的是什么酒?莫非民脂民膏吗?若是,我则不敢喝!”
王耀武:“哪里哪里,是我用自己的钱给您置办的!”
孙墨佛:“也罢,即便是民脂民膏,让我喝了,也比他们喝了强!因为我喝多少,也是坚决不打内战的!”

1947年2月24日。夜。徐州。云龙山招待所。刘子衡、孙墨佛睡梦中。枪声响起,玻璃破碎,二人躲避。守卫的士兵奋力还击,互射良久。最后,特务逃窜,守卫一死一伤,孙刘二人幸免于难。

孙墨佛是山东莱阳人。1987年9月逝世,享年104岁。

老舍
这是刘子衡的文友。

老舍曾撰一嵌名联,赠给刘子衡:

析证诸子;衡量百家

此联工巧自然,匠心独运。

沈从文
这是刘子衡的知心朋友。

遇到心事,沈从文愿意写信向刘子衡吐露。1949年7月,沈从文给老友刘子衡写信,谈到了自己可能疯了的问题: “一个与群游离二十年的人,于这个时代中毁废是必然的。解放北平本是一件大事,我适因种种关系荟萃,迫害感与失败感,愧与惧,纠纷成一团,思索复思索,便自以为必成一悲剧结论,方合事实,因之糊涂到自毁。
“有工作在手时,犹能用工作稳住自己,一搁下工作,或思索到一种联想上,即刻就转入半痴状态,对面前种种漠然如不相及,只觉得人生可悯。因为人和人关系如此隔离,竟无可沟通。相熟三十年朋友,不仅将如陌生,甚至于且从疏隔成忌误,即家中孩子,也对于我如路人,只奇怪又发了疯。难道我真疯了?我不能疯的!可是事实上,我可能已近于半疯。”


洪均生
这是刘子衡的挚友。

洪均生是“洪式太极拳”的创始人。1958年暑假, 洪均生的大弟子何淑淦在济南住了一个月,白天跟老师学练,晚上住大明湖畔刘子衡处。刘子衡对他说:“你洪老师从北京回来,收了一些学生,他教的拳与过去的练法我看着改了不少,听着很有道理。我推荐他当了济南市政协委员,社会上都说他教的是洪式太极拳,你可多住几天,认真把他改的学下来。鸣放时在市政协提了些建议,竟被批判,又戴上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在街道受管制,我也不能替他说话,只能在精神上安慰他,思想上开导他,你多住几天,也是对他的宽慰。”1982年冬,何淑淦探望老师,老师对他说:“我在生活陷入极端困苦的时候,刘先生给我以物质和精神上的极大支持,鼓励我把太极拳的研究坚持下来,不然,很难撑到现在。”

刘子衡一生,收了不少鼎鼎有名的学生。讲经布道,鼓动抵御外侮,反对内战。

王耀武
这是让刘子衡最挂心的学生。

王耀武没有听从刘子衡的意见,最终还是去了山东,这让老师很不爽。在1946年夏末,在李济深的劝导下,刘子衡再赴山东。碰巧白崇禧、顾祝同要去山东视察,刘子衡遂同机前往。在王耀武、何思源、庞镜塘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刘子衡被邀发言。刘子衡说:“我只有一点可以发言,那就是现时山东党政军统一指挥部主任是王佐民。佐民是我的学生。”王耀武闻言,应声起立。

刘子衡说:“去年冬,王同学在受命来山东的时候,到我的住处问我,到山东应当怎么做。我告他,抗战八年,山东老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你作为山东人,现在回乡任事,希望你能做到,一、和平待人,体恤百姓,与民休养生息,不妄杀无辜;二、要廉洁奉公,不能贪污分文;三、严整军纪,不得侵扰百姓侮辱妇女,包括不设舞厅。当时佐民答:‘我一定照办,否则,愧为老师的学生。’他到山东半年多了,究竟做得如何呢?白先生、顾先生是他的顶头上司,请大家提意见,私德方面,我应负责。” 说罢,他作手势对王耀武说:“你坐下。”

庞镜塘接话说:“怪不得王司令官严禁开舞厅,原来是有思想根源的。”

刘子衡:“官官相维嘛,大家当然不便当面告状。”他接着说:“七七事变后,我与冯焕章先生来过山东,韩某人不听指挥不战而逃。日寇兵不血刃, 轻易占领了大半个山东,幸赖爱国的地方部队人民武装,在敌后靠小米加步枪保卫了广大的农村和人民,很不容易。而今,抗日胜利了,我希望中央对山东多发小米,以济民困;少发步枪,消灭战争。这是我以山东人的身份对白先生和顾先生的要求,也是我作为一介平民对佐民及诸位掌权柄者的仰望。”

不久,王耀武特意召集师级以上军官三百余人,请刘子衡作了两次演讲。每次演讲,王必亲陪登台,亲手擦一遍黑板,端上一盖杯茶水,而后让部下起立欢迎。

刘先生在黑板上写上“眼光放大,团结爱民,重建家园”十二个大字,下加“刘子衡”三字,以示言责自负。然后,开宗明义便说:“在抗战时听过我讲话的人,都知道我一向是要求大家英勇杀敌,团结抗日。而今天我却要求大家刀枪入库,偃旗息鼓,眼光放大,团结建国。”

两次被王耀武称作“很有教益的讲话”,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于是,一些学校团体纷纷请他演讲,会后还不断有学生前来看望,一天到晚,络绎不绝。刘子衡对来访者一概热情接待,致使司令部楼前门庭若市,王耀武也莫可如何,只好把司令部西墙外的一座小楼腾出来,请刘子衡搬进去住。

因《“打不得”九论》,刘子衡离开了济南。刘子衡此后还见过一次王耀武,那是1948年初冬。刘子衡应邀奔赴北平共商建国大计,途经山东青州,受到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的接待。傍晚谈话之际,刘子衡得知王耀武正收容在此,便提出要见见。

第二天上午,舒同派车把王耀武接到华东局与刘子衡会面。

午餐时让座,王耀武显得十分拘谨、愧疚,连说:“我是战犯、战俘,不敢上座。”席间,刘子衡似毫无觉察,依然纵古论今,谈笑风生。他说:“你提到战犯、战俘,我倒想起有关的两则历史故事;一是春秋时代的齐桓公与管仲,二是三国时孙权和关羽。齐桓公即位,管仲正在狱中,是一名在押囚犯,经鲍叔牙推荐,齐桓公不念旧恶,重用了他,结果完成霸业。孔子赞之谓:‘齐桓公霸诸侯臣天下管仲之力也。微管仲,吾其披发左枉矣。’而孙权与关羽就相去远矣。关羽,麦城被俘,愚忠执拗,孙权也少容量,终竟杀之,厘其首而献之曹操,结果也未免其亡吴。这是两种态度不同,结局也不同的故事。可供今日鉴。刘某姑妄言之,仅供你这当俘虏和待俘虏的参考吧。”

后来,刘子衡又与王耀武作了一次单独谈话。他说:“佐民,老太太很好,宜兰与孩子们都很好,不必挂念。我告诉你,我不是共产党人,但大局已定,国民党是彻底垮台了。只有跟共产党走,投向人民才是唯一出路。跟老太太见面,家人团聚绝对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蒋介石对你已是恩断义绝,不可抱任何幻想。你有你的明智,只要记住我所说的这几点,自会正确对待现实,定有光明前途。”

这是师生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

吴化文
这是刘子衡的一个多次逢凶化吉的学生。

1946年冬,中共中央在给华东局的电示中提到:“1946年在上海,董必武同志和李济深、刘子衡会晤,在冯玉祥先生的建议下,李济深提出,吴化文在山东、河南一带,请在政策上开导,前途上照顾,并请刘子衡去山东活动时,加强对他的思想工作。”
刘子衡去信:望化文能不辜负周恩来副主席和冯玉祥先生对你的一片诚恳爱护和教导。早日实现大义。
吴化文回信:“时事变化证明先生高见,当受指教,深明已到穷途末日,寻求光明适为学生之愿……”

1947年冬,刘子衡到兖州李玉堂处,吴化文得知赶去求教。
刘子衡:“当今的形势朝什么方向转化,已是人所共知的。这时候谁都在预谋自己的前途。如果你打下去,我看你连五天都坚持不了。人一生做尽了坏事,最后做件好事,也不枉此生。”
吴化文:“请老师相信,到一定时机,我当选一名城,伺机行动。”

1948年5月,吴化文飞到徐州,找到刘子衡。
吴化文:“我吴化文和共产党打了十多年的仗,结下了仇,今天我要是投靠共产党,怕共产党和我算老账。如果大师能在济南和我一起举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今天,我就是来同您商量此事。”
刘子衡:“当年,你投靠汪精卫,负有卖国殊民之罪,但你如果能幡然省悟,做出一件有益于人民的事,是可以得到人民的欢迎和谅解的。”
吴化文:“谢谢大师的教诲,我会这样去做的。”

据钟期光上将回忆:“中共中央周恩来、董必武等,通过冯玉祥将军和民主人士李济深、刘子衡、孙墨佛等先生,打通了同吴化文将军的上层关系,共议时局,传达信息,政治争取,影响迟滞其军事行动。”

吴化文在济南战役期间,终于率部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第35军,吴化文任军长。后来,吴化文部攻打南京,把红旗插上了民国总统府,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结。吴化文至此成了中国改朝换代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标志性人物。下面这幅陈逸飞的绘画,记录了此事。

建国后,吴化文转业,定居浙江,历任浙江省交通厅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和全国政协委员。1962年4月病逝于上海。

李玉堂
这是刘子衡的一个有传奇色彩的学生。

李玉堂,这位抗日骁将,青天白日勋章获得者,最后的结局却让人唏嘘。

1948年,李玉堂任第10绥靖区司令,驻守兖州。李玉堂在突围时被俘,冒充士兵未被发觉,在押解途中逃脱。后来投奔薛岳。

李玉堂跟着薛岳守海南岛时,参与了起义的准备。海南失守后,随薛岳败退台湾。后来被关进监狱,与李延年和李天霞成了狱友,相邻而居,但李玉堂没能活着走出监狱,与夫人一起被执行了死刑。

三十年后,1983年7月2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经过国务院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其理由如下:“1949年,李玉堂任海南防卫副总司令期间,中共通过关系策反李玉堂,李接受中共的条件举行起义。因交通中断,李玉堂未及时接到中共关于起义的指示,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后因叛徒出卖,1951年2月5日,李玉堂被国民党当局杀害于台北碧潭。”

又过了二十年,2004年,台湾政府公开发表了一则名为“李玉堂将军及夫人陈伯兰沉冤昭雪并颁予‘恢复名誉证书’”的启事。

顾祝同
这是刘子衡的一个位高权重却身不由己的学生。

1949年4月,在南京,刘子衡到顾祝同家,劝告其要认清形势,识大局。
顾祝同:“明知是死路,就我与蒋公的关系,也一定跟他走到底。否则,不将不食我余。”
刘子衡:“此关系到你的为人之道,我不便说什么,但我认为此乃私谊,大义方面能一点也不考虑吗?历史责任,身后留名,在不失你与他的道义原则下,还是应当考虑的。南京能守吗?作为朋友我请你注意一件事,就是尽量少涂炭老百姓,对于建筑、工业不作破坏。并把我这一要求转告给王敬久、李玉堂、方先觉等,赖有多年师生之谊。”
顾祝同:“相识先生以来对我忠告很多,我无不听从。这次谆告我一定尽力做到,不负先生对我的关怀。”
南京解放时,水、电、交通、工厂及军事设施均无大的破坏,刘子衡功不可没。

刘子衡是山东滕州杏花村人,名气虽大,但年龄并不大,1903年生人,长王耀武一岁,与张灵甫同龄。1929年,在曲阜二师被开除后,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善辩通讲,见识于章太炎、蔡元培。在应邀赴各地讲学时,刘子衡联系现实,借古鉴今,旁征博引,论证团结抗日,反对卖国投降。1935年夏,刘子衡去南京给民国政府主席林森讲学,讲“俱立则治,共同抗日则民族可兴;偏立则乱,内战不休则国家必亡”。

刘子衡生于乱世,成为“春秋说客、战国游侠”式人物。但说客游侠,是以乱世为其表演的舞台,离开了乱世将无用武之地。随着和平建国成为现实,归隐是其不二的选择。刘子衡对此心如明镜。

建国之初,周恩来、董必武、郭沫若邀请刘子衡留京工作,他以为京华非其久居之地,力辞不受,坚持回到老家。在山东,刘子衡担任一些闲职,司法厅副厅长、省人大常委、省政协常委等。当时有评论说“刘子衡先生行动像墨子,思想像孔子,风度像庄子”。刘子衡听后说:“我所想学的是墨子,孔庄非我所愿。”墨子也是山东滕州人,出生在落凤山。

刘子衡博学强记,勤于经史,淹贯群籍,旁及佛道,著有《周易正义稿》、《同文尚书校注》、《孔子编年》、《庄子杂记》、《论学大要》和《孔氏医案注释》。

右图是大明湖畔秋柳园街,刘子衡曾在这里隐居十年,撰写《周易正义稿》。清朝诗人王渔洋的旧居也在这里。王渔洋有《秋柳诗》四章,“秋来何处最消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晚年,刘子衡对一本民间医案青眼有加,索求善本,工笔抄录,考证注释,直到逝世前仍念念于心,并以山东省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的身份,嘱托省中医学院,整理刊行。该书便是成书于清乾嘉年间,在鲁西南民间传为奇书的《孔氏医案》。

总归刘子衡的一生,无非是收了几个学生,交了几位朋友,写了几本书。

1981年3月25日,刘子衡做自诔。4个月后,也就是7月20日,在济南仙逝,享年76岁。

谨以刘子衡这篇诔文结束本回:

吾闻人之生也,各有所秉。其聪明睿智也,得气之清。得气之浊者,或顽或冥。其气之醇也,斯为孝忠。其气之壮也,斯为杰雄。古圣先贤兮,其得气之中也。若彼暴虐残佞,其秉邪恶之气而赋形耶。

吾生也鲁,因学而明。明仅足以自照,奚啻秋宵之流萤。吾少也贱,虽鄙事而未多能。谓我懦耶?每战雨而斗风。谓我和耶?却嫌傲骨之峻峥。谓我孤陋耶?曾遍交无数之国士。谓我有勇耶?尝十年不飞而不鸣。

读书破万卷,而以《易》为经。察大道之消长,悟世运之穷通。庄或曳尾,老亦犹龙。既浮云乎富贵,羌与世而无争。

感朱凤之嗷嗷,悯黄雀之罹刑。分竹实及蝼蚁,实有愿而未能。辙环天下,卒老于行。尚论修齐治平之术,终侪煨芋苦行之僧。生逢盛世而无补,死犹眷眷乎九州之大同。

噫!“厥初生民,靡不有终”。吾将长逝,检点平生。所秉赋者,浊耶?清耶?壮耶?醇耶?端有赖乎苦学力行,以驱邪恶,而致乎中。“道非常道,名无常名。”苦茶濡笔,郑重自评。吾愚实不可及,行将归真,返璞于太清。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五日晚于济南)


(下一回标题:闲话之九闲话军衔)

本文首发在 有文化的军事家——王耀武 ੍ 闲话之八闲话刘子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无中生有 回复 悄悄话 文化走廊的回帖:
* 好文!耐看,意味无穷。悠然神往。辛苦:) -有言- ♂ (0 bytes) (20 reads) 07/14/2010 06:50:08
* 天地贯通了的人物 -kaixinwang- ♂ (0 bytes) (32 reads) 07/14/2010 08:32:05
 * 好像 -上元- ♀ (1002 bytes) (74 reads) 07/14/2010 09:08:09
  * 这样的语言属于烟雾弹似的障眼法:))(ZT) -处方- ♂ (0 bytes) (19 reads) 07/14/2010 09:12:32
   * 说说嘛,为啥?咋就把我骗了呢? -上元- ♀ (0 bytes) (14 reads) 07/14/2010 09:14:10
    * 偶是过路的,顺便借花献佛。。。 -处方- ♂ (0 bytes) (15 reads) 07/14/2010 09:38:02
    * 也常感到水老师的批语很有普适性。 -健- ♂ -处方- ♂ (0 bytes) (35 reads) 07/14/2010 09:41:04
     * 对,咱不合他玩。 -上元- ♀ (0 bytes) (20 reads) 07/14/2010 09:46:01
      * 好吧 -方叔- ♂ -处方- ♂ (0 bytes) (15 reads) 07/14/2010 09:47:00
* 谢谢分享,爱看 -群思- ♂ (0 bytes) (34 reads) 07/14/2010 08:54:36
* 多谢好文。多谢介绍。 -上元- ♀ (170 bytes) (52 reads) 07/14/2010 08:59:31
 * 这是老毛对吴玉章说的 -我不信邪- ♂ (0 bytes) (24 reads) 07/14/2010 14:00:58
* 最喜欢这一集。刘子衡仙风道骨的样子。 -nisky- ♂ (0 bytes) (21 reads) 07/14/2010 11:23:22
 * 幸好这是最后一篇人物记了 -千古一帝- ♂ (64 bytes) (39 reads) 07/14/2010 16:50:03
  * 快贴,不见不明已很久了。 -nisky- ♂ (0 bytes) (17 reads) 07/14/2010 19:29:44
* 谢谢,好文,刘子衡:一个难得的人才,学者,智者。 -我不信邪- ♂ (0 bytes) (26 reads) 07/14/2010 13:59:50
* 谢谢好文:)) -彩云舒- ♀ (93 bytes) (38 reads) 07/14/2010 15:25:51
* 顶,强贴,可以要求出书了,是最近看到的作好的历史系列之一 -夏仲梦- ♀ (0 bytes) (10 reads) 07/14/2010 20:21:33
* 老刘的“打不得九论”确实难得哟! -金笔- ♂ (0 bytes) (20 reads) 07/15/2010 00:32:32
登录后才可评论.